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占营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精子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5篇单精子
  • 5篇胚胎
  • 5篇注射
  • 5篇无精
  • 5篇胞浆
  • 5篇胞浆内
  • 4篇单精子注射
  • 4篇受精
  • 4篇无精子
  • 4篇卵胞浆内单精...
  • 4篇精子注射
  • 4篇核型
  • 4篇核型分析
  • 4篇胞浆内单精子...
  • 3篇冻融
  • 3篇婴儿
  • 3篇试管婴儿

机构

  • 23篇九江市妇幼保...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24篇苏占营
  • 23篇吴成亮
  • 19篇辜敏
  • 12篇巢时斌
  • 8篇张琴
  • 3篇王清
  • 2篇张杰
  • 1篇李霞
  • 1篇温国亮
  • 1篇胡志坚
  • 1篇周会祥
  • 1篇帅丽华
  • 1篇李建春
  • 1篇谢福生
  • 1篇孙晓红

传媒

  • 6篇中国现代医生
  • 5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药品评价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过夜受精与短时受精在继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探讨传统过夜受精与短时受精在继发不孕患者体外受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因不孕不育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462个周期继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IVF方案分为短时受精组[239个周期,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除外]与传统过夜受精组(223个周期,ICSI周期除外)。两组移植周期均为49个周期。比较两组受精情况、两原核(2PN)率、卵裂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胚胎利用率及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两组MⅡ卵率、0PN率、1PN率、≥3PN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过夜受精组2PN率高于短时受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裂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传统过夜受精组受精率高于短时受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过夜受精可作为继发不孕患者首选受精方式之一,可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及受精率,且不影响胚胎发育质量。
吴成亮苏占营江旺航辜敏巢时斌
关键词:继发性不孕短时受精试管婴儿
分析检测精子来源与活力对ICSI结局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常规手淫取精、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睾丸活检术三种不同方式获得新鲜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科室采用ICSI助孕的103新鲜周期。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45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常规手淫取精获得精子助孕、B组:23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获得附睾精子助孕、C组: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睾丸活检获得睾丸精子助孕)女方均为年龄在25岁到37岁生育力筛查正常或单纯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育。比较三组的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B组、C组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为72.91%VS 76.91%VS 71.91%;42.55%VS 51.55%VS 48.55%;32.14%VS 38.14%VS 35.27%;53.33%VS 56.52%VS 54.29%(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精子行ICSI助孕后结局相近,来源不同精子可能不是影响ICSI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张琴苏占营吴成亮辜敏巢时斌
关键词:无精子症
卵子激活提高冻融睾丸精子ICSI效率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卵子激活能否改善冻融睾丸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时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行冻融睾丸精子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ICSI后是否进行人工卵子激活(AOA)随机分为(普通冻融睾丸精子)对照组(n=23)和卵子激活组(n=19),对两组受精率和优质胚胎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卵子激活组有更高的受精率(53.21%vs 71.65%,P<0.05),更多的平均优质胚胎数(1.96 vs 4.13,P<0.05),更多的平均可利用胚胎(2.58 vs5.58,P<0.05),更高的临床妊娠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5%vs 66.67%,P>0.05)。结论卵子激活提高冻融睾丸精子行ICSI效率。
巢时斌吴成亮张杰苏占营辜敏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无精子症及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进行ICSI治疗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精子来源为附睾、睾丸的无精症患者与通过正常射精获得精子的严重少弱精症患者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治疗不育症的临床结局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门诊因单独男方因素行ICSI的128例无精子症与256例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的新鲜治疗周期,将精子来源为附睾的无精子症患者分为A组(67个周期),精子来源为睾丸的无精子症患者为B组(61个周期),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为C组(256个周期)。比较各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C组男方平均年龄、不孕年限显著高于A、B组,三组女方年龄无显著差异;B组(96.22%、73.34%)和C组(96.13%、72.49%)的卵裂率、受精率明显低于A组(98.62%、79.50%),P<0.05;C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57.23%、43.75%)显著低于A组(66.74%、56.72%)和B组(66.18%、57.38%),P<0.05;三组间的流产率、活产率、出生缺陷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子来源为睾丸、附睾的无精子症患者行ICSI治疗的临床妊娠率高于通过正常射精获得精子的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未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及子代出生缺陷率。
张杰吴成亮李霞温国亮苏占营
关键词:无精子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
106例无精子及死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对106例无精子及死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无精子及死精子症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按常规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106例无精子及死精子症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36例,异常率为33.96%;其中性染色异常14例,占全部的13.21%。多态性变异18例,占全部的16.98%;易位携带者4例,占全部的3.7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精子及死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类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遗传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辜敏王清吴成亮苏占营
关键词:无精子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合理布局药敏纸片联检ESBLs和AmpC酶效果观察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直观地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的纸片表型检测法,尽快为临床提供准确药敏结果。方法采用K—B法,对药敏纸片进行合理布局,观察待检菌株耐药表型.采用头孢西丁(FOX)纸片检测法对耐三代头孢菌素且FOX押菌圈≤18mm的83株大肠埃希菌和50株肺炎克雷伯酋进行AmpC酶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107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扣肺交克雷伯茼.回顾性分析发现,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酋,在三代头孢茼素耐药的同时,头孢西丁(FOX)押菌目≤11mm的菌株,均为产AmpC酶株;或12mm≤FOX押菌圈≤14mm,同时伴有TZP,SCF,CTX/C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的押茼圈≤17mm的菌株,亦为产AmpC酶株。结论该室分离的致病菌株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用该室方法对药敏纸片进行布局,有利于对产ESBLs和AmpC酶菌株的联合检测,该法简便、快速,缩短了对产酶株的检测时间,为重症感染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阃,可在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孙晓红帅丽华谢福生胡志坚苏占营周会祥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AMPC酶
1272例外周血染色体细胞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九江地区1272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探讨外周血染色体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方法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备,用常规G显带技术对中期分裂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对结果进行探讨。结果1272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异常183例,检出率为14.39%,其中21-三体95例,占异常染色体51.91%;平衡易位16例,占异常染色体8.74%;克氏症16例,占异常染色体8.74%,Turner's症14例,占异常染色体7.65%;倒位9例,占异常染色体4.92%,多态性变异20例,占异常染色体10.93%;环状染色体2例,占异常染色体1.09%;超雌症1例,占异常染色体0.55%;超雄症1例,占异常染色体0.55%;性反转6例,占异常染色体3.28%;18-三体2例,占异常染色体1.09%;22-三体1例,占异常染色体0.55%。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染色体病的主要方法,同时为遗传咨询提供主要依据。
辜敏苏占营吴成亮巢时斌
关键词: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
Y染色体长度与男性异常精子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Y染色体的长度与异常精子的关系。方法选取大Y染色体患者126例、小Y染色体患者143例、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精液浓度、总活动力和畸形率。结果通过对大/小Y染色体精液的分析发现大/小Y染色体组的异常精子的浓度和总活力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异常精子畸形率却比对照组大幅增加(P<0.05)。将大/小Y染色体组中的异常精子相互比较,发现小Y染色体组的异常精子浓度,总活力比大Y染色体组中的有所减少,畸形率略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大/小Y染色体精液的分析发现,小Y染色体的精子异常发生率高于大Y染色体的精子异常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Y染色体长度的改变会影响男性正常精子的形成。
吴成亮巢时斌辜敏苏占营
关键词:精子浓度精子畸形率
探讨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助孕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选择合理受精助孕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5月3年来在我中心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39对夫妇助孕结局,其男性患者均为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女性患者为年龄在25岁-37岁单纯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不育患者,其中21对夫妇(总共23治疗周期:其中2对夫妇治疗2周期)采用常规体外受精技术(A:常规受精组),12对(12周期)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B:单精组),6对(6周期)采取补救单精子技术(C:补救组)助孕。结果 A:常规受精组、B:单精组、C:补救组,三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3.75%、75.54%、72.46%;96.05%、94.29%、94.00%;48.82%、51.52%、44.68%;(P>0.05)。其中常规组临床妊娠12例,单精组妊娠5例(1例中期流产),补救组临床妊娠3例。结论单纯男性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不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绝对适应症,谨慎运用此技术不会造成受精率降低或失败。
苏占营吴成亮辜敏巢时斌张琴
基础性激素联合抗苗勒管激素、窦卵泡数评价生长激素药物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效果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通过基础性激素联合抗苗勒管激素并结合窦卵泡数的检测对生长激素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且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患者资料,将其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例患者,POI诊断标准依据2015年12月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ESHRE)的POI指南。A组为均未接受生长激素规范化治疗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B组为均接受生长激素药物规范化治疗3个月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为卵巢功能正常组,100例。结果:A与对照组间结果比较如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窦卵泡数(AFC)、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抗苗勒管激素(A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孕酮(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AFC呈现一致性且两者均与E2、T呈正相关(P<0.05),与FSH、LH呈明显负相关(P<0.05)。B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如下: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C、E2、FSH、T、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及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基础性激素联合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和窦卵泡数,对于生长激素规范化治疗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的评估,可以精准的评判POI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为生长激素治疗POI患者提供可靠思路。
张琴苏占营吴成亮
关键词: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管激素生长激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