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迎秋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纳米银对流感病毒H3N2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NaAg)对流感病毒H3N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血球凝集试验、MTT分析法、血球吸附试验和鸡胚培养法,探讨NaAg对流感病毒H3N2的抑制作用。结果NaAg/H3N2组和H3N2对照组血球凝集试验效价分别为<1∶4和1∶1 024(P<0.001);NaAg溶液在MD-25细胞上最大无毒浓度为25μg/ml;H3N2在MD-25细胞上的细胞半数感染浓度(TCID50)为10-3.5/0.1 ml。等体积的50μg/ml NaAg与40TCID50流感病毒H3N2溶液室温充分混和作用2 h后感染MD-25细胞,细胞存活率为(96.77±2.07)%;20TCID50流感病毒H3N2感染MD-25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为(33.09±1.48)%(P<0.001)。结论NaAg对流感病毒H3N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苗迎秋向冬喜于舒郑丛龙
- 关键词:纳米银流感病毒
- 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62人分为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首先进行理论讲授,然后采用临床病案教学,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阶段考试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C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组与对照组学生比,考试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掌握知识更系统、临床思维能力更强。结论:CBL与传统式教学法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杨春光胡学军高清波苗迎秋王辉高卫
-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药理学教学改革
- 纳米银对流感病毒H3N2灭活作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银(Nanosilver,NaAg)对流感病毒H3N2的灭活作用。[方法]采用血球凝集试验、鸡胚培养法、MTT分析法、血球吸附试验探讨NaAg对流感病毒H3N2的灭活作用。利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诱导细胞的凋亡。[结果]NaAg/H3N2组血球凝集试验效价为1∶2,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低于1∶2,流感病毒H3N2对照组血球凝集试验效价、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均为1∶1024,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NaAg溶液在狗肾MDCK细胞上最大无毒浓度为25μg/mL;流感病毒H3N2在MDCK细胞上半数感染浓度(TC ID50)为10-3.5/0.1 mL。等体积的50μg/mL NaAg与40 TC ID50流感病毒H3N2溶液室温充分混和作用2 h后感染MDCK细胞,细胞的存活率为(98.16±2.67)%,而20 TC ID50流感病毒H3N2感染MDCK细胞,细胞的存活率为(35.21±1.4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25μg/mLNaAg溶液有效抑制了20 TC ID50流感病毒H3N2诱导MDCK的细胞凋亡。[结论]纳米银对流感病毒H3N2具有直接灭活作用。
- 苗迎秋郑丛龙
- 关键词:纳米银灭活作用
- 双歧杆菌耗尽培养上清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耗尽培养上清(SCS)对菌群失调小鼠肠道生理菌群的影响.[方法]首先腹腔注射青霉素液造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然后分别以双歧杆菌菌液、耗尽培养上清液对菌群失调小鼠进行灌胃治疗.[结果]Bif组、SCS组同自然恢复组的肠道生理菌群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SCS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恢复具有调整作用,尤其对双歧杆菌及乳杆菌有更明显的扶持作用.
- 伦永志刘亚力苗迎秋王东
- 关键词:双歧杆菌菌群失调SCS乳杆菌微生态学药物滥用
-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的制作与应用
- 2002年
- 作者根据个人利用Powerpoint制作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演示多媒体的经验,简单地介绍了制作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对如何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作论述。
- 孙慎侠苗迎秋
-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 长白山东坡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的生境特征被引量:2
- 2013年
- 为深入了解长白山笃斯越桔群落的生态习性,对长白山东坡笃斯越桔群落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东坡于海拔1317m处首次开始出现笃斯越桔群落,其立木环境是杂木林,林地叶面积指数约1.7,样地的立木径级分布大多都在<10cm之内,最大径级出现在24~26cm内。高度级分布大多出现在2~12m,最大高度出现在16~18m。落叶松-笃斯越桔群落样地立木主要为落叶松,偶有白桦,样地叶面积指数在0.85~2.04之间,10~12cm径级树木最多,14~16cm径级树次之。14~16m高度级树分布最多,其次是6~8m树。笃斯越桔数量与叶面积指数呈反比率关系,适宜具有一定光照的环境。长白山东坡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的生长基质是以苔藓和凋落物为主的土壤基质,基质垂直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分为4层,即活苔藓层、死苔藓层、泥炭层和火山灰层。死苔藓层平均厚度6.0cm,笃斯越桔根系的分布最多。落叶松林下笃斯越桔群落中,笃斯越桔的平均基径在(2.61±1.40)~(4.57±1.49)mm之间,笃斯越桔均高在(33.36±10.16)~(59.50±13.54)cm之间,笃斯越桔是群落优势种。
- 李根柱王贺新陈英敏张自川乌凤章苗迎秋徐国辉
- 关键词:笃斯越桔生境特征落叶松
-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 60只 ,随机分组 ,分为炒紫苏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及十全大补阳性对照组 5组。按 2 0ml/kg (体重 ) ,连续灌胃 16d ,摘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取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血清用于测定白细胞介素 -2 (IL -2 )、γ -干扰素 (IFN -γ)、溶菌酶和溶血素水平 ,脾细胞悬液用于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观察炒紫苏子醇提物对小鼠特异免疫功能、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炒紫苏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各组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显著增强(P <0 0 1,P <0 0 1,P <0 0 1) ,溶血素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5 ,P <0 0 5 ) ;炒紫苏子醇提物高、中剂量组IL -2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1)及γ -干扰素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5 ) ,溶菌酶含量显著提高 (P <0 0 5 ,P <0 0 5 ) ,而低剂量组提高不显著。结论 炒紫苏子醇提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非特异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刺激IL -2和IFN -γ产生和释放 ,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 王钦富于超张巍峨赵彩虹苗迎秋王永奇
- 关键词:免疫测定
- 大连市部分面部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 2001年
- 目的:了解面部皮肤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挤粘结合法对大连市210名面部皮肤病患者进行蠕形螨感染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91.90%,男女感染率和感染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皮肤病患者均以重度感染多见,且感染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毛囊蠕形螨为优势螨种;蠕形螨面部寄生部位正确排序为鼻、额、下颌、颊部;不同职业间蠕形螨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学生感染率最低为碎69.57%,以工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感染率最高,分别为97.30%和96.88%.
- 陶雅军苗迎秋于洁马素琴温冬青宋光
- 关键词:皮肤病蠕形螨
- 兔抗大肠杆菌O157H7抗血清制备及鉴定
- 1999年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主要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并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近年来国外多次报道过该菌引起的暴发流行。患者死亡率较高,我国除个别地区国际海关检疫局检出该菌外,还未见报道。国外一些国家的疾病控制中心已规定医疗单位门诊及住院部细菌检测室应将该...
- 张丽娟田延东宫文湖才迎伦永志苗迎秋刘阳宋筠
- 关键词:抗血清
- 硝酸银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证实硝酸银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血凝试验和鸡胚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副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腺病毒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菌培养法观察硝酸银对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结果 硝酸银对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
- 郑丛龙周慧敏苗迎秋刘亚丽张卓然
- 关键词:呼吸道病原体硝酸银副流感病毒细胞培养法血凝试验鸡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