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庆林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肿瘤
  • 5篇腺癌
  • 4篇细胞
  • 4篇疗法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术后
  • 3篇腺肿瘤
  • 3篇化学疗法
  • 3篇放疗
  • 3篇放射疗法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预后
  • 2篇术后放疗
  • 2篇肿瘤细胞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2篇辅助化疗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荣庆林
  • 4篇李晔雄
  • 4篇金晶
  • 4篇刘跃平
  • 4篇宋永文
  • 4篇房辉
  • 3篇王淑莲
  • 3篇王维虎
  • 3篇王芹
  • 3篇唐玉
  • 2篇任骅
  • 2篇刘新帆
  • 2篇刘强
  • 2篇余子豪
  • 2篇张江鹄
  • 2篇李进
  • 2篇唐源
  • 1篇亓姝楠
  • 1篇穆传杰
  • 1篇李宁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离辐射致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经X线照射后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与存活分数的潜在关系。方法选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4种肿瘤细胞系,经0Gy到8Gy X线照射后,采用克隆形成法测得存活分数,巢式PCR法检测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结果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Hela细胞、HepG2细胞、EC-9706细胞和PC-3细胞。Hela细胞经1Gy X线照射后,HepG2细胞、EC-9706细胞和PC-3细胞经2Gy X线照射后均检测到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1Gy X线照射后,4种细胞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y X线照射后,Hela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其余3种细胞(P<0.01);4Gy和8Gy X线照射后,Hela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其余3种细胞(P<0.05),HepG2细胞和EC-9706细胞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率高于PC-3细胞(P<0.01)。Hela细胞、HepG2细胞和EC-9706细胞的存活分数和缺失率之间呈负相关(r=―0.951,P<0.05;r=―0.976,P<0.01;r=―0.986,P<0.01)。结论线粒体DNA 4 977bp缺失可能是一个反映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生物标记。
荣庆林刘莉王芹刘强陈艳芳姜文华李小东
关键词:巢式PCR辐射耐受性
正常青年男性胸腔共鸣特征与共鸣腔体积和肺活量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了解正常青年男性胸腔共鸣腔体积、肺活量与胸腔共鸣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正常青年男性,应用多通道语音分析系统检测受试者发/a:/音时胸腔共鸣的频谱特征,统计0~999Hz(FR1)、1 000~1 999Hz(FR2)、2 000~2 999Hz(FR3)、3 000~4 000Hz(FR4)频段能量分布情况;应用多层螺旋CT快速三维重建方法对深吸气末胸腔进行快速成像,计算共鸣腔(气管、支气管及肺部)体积;应用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系统行肺活量检测,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正常青年男性肺活量为4.31±0.63L,胸腔共鸣腔体积为5.69±0.52L,共振能量集中在FR1(53.38%±2.14%),其他频段依次递减(FR230.72%±1.59%,FR310.53%±2.75%,FR45.35%±2.32%);共鸣腔体积与FR1高度正相关(r=0.854),与FR2中度正相关(r=0.740),与FR3中度负相关(r=-0.587),与FR4中度负相关(r=-0.565);肺活量与FR1中度正相关(r=0.744),与FR2中度正相关(r=0.699),与FR3中度负相关(r=-0.632),与FR4低度负相关(r=-0.429)。结论正常青年男性胸腔共鸣腔体积及肺活量与胸腔共鸣能量分布有很高的相关性,胸腔共鸣腔体积、肺活量可能是影响发音效果的因素之一。
赵春娜黄永望田德润戴越荣庆林傅德慧庄丕伟
关键词:胸腔共鸣肺活量CT三维重建
mtDNA4977bp缺失预测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单次剂量X射线照射前列腺癌细胞/(PC-3/)、肝癌细胞/(HepG/_2/)和食管癌细胞/(EC-9706/)所诱导的mtDNA4977bp缺失,比较经照射后细胞的存活分数,探讨mtDNA4...
荣庆林
关键词:人肿瘤细胞系巢式PCRMTT
文献传递
白细胞介素21基因联合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2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IL-21)联合不同剂量叮射线照射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立空白对照组、β-半乳糖苷酶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LacZ)对照组、Ad.IL.21组、γ射线照射组和Ad—IL-21联合γ射线照射组(联合照射组),将Ad—IL-21于体外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转染6h后进行0~10GymCs1射线照射,用噻唑蓝法检测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Ad—IL-21转染MCF-γ细胞后,MCF-γ细胞生长受到的抑制效应显著高于Ad—lacZ组(F=26.34,P〈0.05),单独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Ad—IL-21组(F=23.51,F=27.55,P均〈0.05),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细胞抑制率逐渐增高。同一照射剂量中,联合照射组对MCF-γ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γ射线照射组,联合照射组抑制率最高,与Ad—IL-21组和γ射线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68,F=38.67,P均〈0.05)。结论IL-21基因联合吖射线照射对乳腺癌细胞的抑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王芹刘晓秋李进荣庆林宋力刘强张恒樊飞跃
关键词:基因白细胞介素21放射疗法基因疗法
临床T1~3N1M0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阴性患者术后放疗的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临床T1~3N1M0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NAC)和改良根治术后达到腋窝淋巴结病理阴性(ypN0)患者术后放疗的价值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1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85例临床诊断为T1~3N1M0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NAC和改良根治术,术后达ypN0。89例行术后放疗,96例未行放疗。Ⅱ期患者101例,Ⅲ期患者84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并行Log 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临床特征和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5%、10.4%、86.6%和97.1%。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1%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1%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0%和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脉管瘤栓是影响患者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的主要因素(P=0.001),年龄和有无辅助放疗是影响患者5年远处转移率的主要因素(均P〈0.05),有无放疗是影响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08),病理T分期、原发灶NAC病理反应是影响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均P〈0.05)。Ⅲ期患者中,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9%和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1.9%和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Ⅱ期患者中,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和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临床T1~3N1M0期乳�
荣庆林王淑莲唐玉金晶宋永文王维虎刘跃平房辉任骅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化疗顺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顺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54例T1~2N0~3单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放疗和化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先放疗后化疗组(先放疗组)603例,先化疗后放疗组(先化疗组)551例。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3.0%和97.8%。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和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7%和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0)。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Luminal A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6%和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Luminal B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2%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先放疗组和先化疗组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1%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先放疗与先化疗比较,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先化疗组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优于先放疗组,先放疗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优于先化疗组。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放化疗顺序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钟秋子王智唐玉荣庆林王淑莲金晶王维虎刘跃平宋永文房辉陈波亓姝楠李宁唐源张江鹄李晔雄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预后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价值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neoCT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价值,以及探讨能否根据化疗疗效进行个体化放疗。 方法 选取本院1999—2013年收治的临床ⅢA、ⅢB期乳腺癌病例,完成neoCT和改良根治术的 523例纳入分析,其中 404例术后行放疗,119例未行放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和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放疗组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组(13.9%∶24.8%,P=0.013),DFS显著高于未放疗组(64.1%∶53.9%,P=0.048),OS相近(83.2%∶78.2%,P=0.389)。ypT3—T4、ypN2—N3以及病理Ⅲ期亚组中放疗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患者(P〈0.05),放疗患者 5年OS显著高于未放疗患者(P〈0.05)。158例ypN0期放疗患者 5年LRR显著低于未放疗患者(P=0.004)。41例ypCR患者仅 2例LRR,均未放疗。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是影响全组及ypN0期患者LRR的因素。 结论 放疗显著降低临ⅢA、ⅢB期乳腺癌neoCT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LRR,同时降低ypT3—T4、ypN2—N3和病理Ⅲ期亚组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目前尚无充足证据可以根据化疗反应免除ypN0期和pCR患者术后放疗。
荣庆林王淑莲唐玉金晶宋永文王维虎刘跃平房辉任骅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分析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13年1376例Ⅰ、Ⅱ期(T1-2N0-1/T3N0)单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疗效。930例(67.6%)同时接受化疗,先放疗后化疗 517例,先化疗后放疗 413例。1055例(76.7%)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86例(39.6%) HER-2阳性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55个月,10年样本量 90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6%和91.5%,DFS率分别为94.6%和82.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16)、T分期(P=0.006)、N分期(P=0.004)、脉管癌栓(P=0.038)和放疗距手术时间(P=0.048)是DFS独立预后因素。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P=0.044)和ER水平(P=0.026)是DFS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临床疗效满意。影响DFS率的因素包括年龄、T分期、N分期、脉管癌栓和放疗距手术时间。保乳术后单纯放疗组的DFS率和N分期与ER水平有关。
钟秋子荣庆林唐玉杨勇隆榴花金晶刘跃平宋永文房辉陈波亓妹楠李宁唐源张江鹄卢宁宁李晔雄
关键词:预后
重组腺病毒Ad-Rb94基因联合放疗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Ad-Rb94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人肝癌细胞的联合抑瘤作用。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Rb94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观察联合放射治疗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d-Rb94基因组、放疗组和Ad-Rb94基因联合放疗组HepG2细胞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尤其在转染后96h细胞存活数量最低,与Ad-lacZ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HepG2细胞生长最为缓慢,Rb94基因转染后96hAd-Rb94联合放疗组的抑制作用均明显高于Ad-Rb94组和放疗组(P(0.05)。Ad-Rb94组、放疗组及Ad-Rb94联合放疗组HepG2停留在G2/M期的细胞增加,G0/G1期和S期细胞数量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增加,其中以联合治疗组G2/M期细胞和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最高。结论Ad-Rb94基因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张耀文王芹李进穆传杰曹永珍荣庆林
关键词:RB94基因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