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片10 mg口服,每周1次,2周后逐渐增至15 mg,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拉莫德片25 mg餐后口服,bi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明显少于治疗前,晨僵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CRP、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蝶呤较单用甲氨蝶呤更能够提高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进展,且安全性较好。
- 任艳红董伟柳华刘璐
- 关键词:艾拉莫德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功能
- 核苷类抗乙肝药物新进展
- 2006年
- 董伟亓军波
- 关键词:核苷类抗乙肝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 抗乙肝病毒新药——恩替卡韦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恩替卡韦(Entecavir)为环戊基鸟嘌呤核苷类似物,是一种选择性抗HBV的口服抗乙肝病毒类药物,它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乙肝病毒(HBV)在肝脏中的复制。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有肝脏组织学显示活动性病变的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 董伟刘丽王爱荣
-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恩替卡韦嘌呤核苷类似物肝脏组织学新药血清转氨酶
- 莫雷西嗪与心律平的药理作用及治疗并行心律性早搏的疗效
- 2005年
- 并行心律性室早,86%为器质性,一般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差.国内学者报道,并行心律性早搏可试用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等药物治疗,但可能无效[1].为探讨莫雷西嗪和心律平对室性并行早搏的疗效及药理作用,对61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 李颖董伟吴海燕
- 关键词:并行心律早搏莫雷西嗪心律平药理作用疗效
- 柱晶白霉素、白霉素、麦白霉素、麦迪霉素4药名辨析被引量:2
- 2007年
- 董伟刘丽刘敬峰
- 关键词:大环内酯链霉菌
-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6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口服盐酸贝那普利2.5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100 mg,1次/d。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常规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分别为(8.46±0.87)mg/L、(9.89±1.64)mg/L,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水平。
- 董伟刘璐蔺玉亮刘丽
- 关键词:阿司匹林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