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虎
- 作品数:45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脂的研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满足车辆底盘集中润滑系统的要求,研究了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脂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要求。采用一步法皂化工艺,并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探讨了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脂的极压抗磨性能。得出了具有良好的抗磨性、防锈性和抗氧性的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脂产品。
- 曹泰峰董元虎尹兴林陈世江王婷
- 关键词:锂基润滑脂
- CNG/汽油发动机润滑油抗磨与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分析了T205、T706、MoDDP作为抗磨剂以及抗氧剂的作用机理。根据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对润滑油抗磨性能、抗氧化性能的要求,选择了常用的几种添加剂,通过试验考察了基础油对单一添加剂的感受性,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几种添加剂之间的复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几种添加剂的配比为:T205M∶oDDPT∶706L∶135∶L57=4∶2∶2∶1∶1时,复合效果最佳。
- 董元虎尹兴林王娇高玉侠
- 关键词:添加剂
- 汽车驾驶员选择反应检测仪
- 一种汽车驾驶员选择反应检测仪,包括:输入信号的键输入电路、单片计算机、数据显示电路、串行通信接口电路、指示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显示电路。它采用了单片计算机,一箱设计,能准确检测驾驶员对复杂情况的反应...
- 杨立本李百川张校贵刘浩学林广宇郭志信董元虎
- 文献传递
- 非公路运输自卸汽车齿轮油组合物
- 一种非公路运输自卸汽车齿轮油组合物,其原料的质量份配比为调和基础油100份、含硫量40%的硫化异丁烯1~5份、含硫量10%含磷量8.5%的硫代磷酸铵盐0.1~1.1份、含硫量14%含磷量7.5%的硫磷双锌基碱性锌盐0.2...
- 董元虎王婷尹兴林贾文于唯
- 甲醇汽油对发动机油低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为考察甲醇汽油对发动机油低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向发动机油中添加甲醇汽油及其模拟燃烧产物甲酸、甲醛,分析其对油样的倾点、凝点、低温动力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汽油及其模拟燃烧产物甲醛、甲酸对油样的倾点、凝点影响较小;随着甲醇添加量的增加,油样的低温动力黏度有增大的趋势;在甲酸质量分数为0.8%~1.2%时,油样的低温动力黏度值较大,但其增大的趋势平缓。因此甲醇汽油及其模拟燃烧产物对发动机油的低温性能影响不大。
- 尹兴林王娇董元虎
- 关键词:甲醇汽油发动机油
- 废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油絮凝再生工艺被引量:6
- 2010年
- 针对废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油,采用正交试验方案,优化设计絮凝试验,考察了硅酸钠溶液浓度、硅酸钠溶液加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沉降温度和沉降时间等因素对废机油再生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废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油再生的最佳工艺参数:硅酸钠溶液浓度为20%,硅酸钠溶液加量为10%,搅拌温度为75℃,搅拌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沉降温度为70℃~80℃,沉降时间为16 h以上。
- 董元虎陈世江尹兴林曹泰峰王婷
- 关键词:汽车工程废油再生正交试验絮凝
- 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润滑脂组合物
- 一种车辆底盘集中润滑专用润滑脂组合物,它由基础油78.4%~84.1%、12-羟基硬脂酸9.4%~11.4%、单水氢氧化锂2.3%~2.7%、烷基化二苯胺0.3%~1.0%、硫化异丁烯2.0%~4.0%、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 董元虎曹泰峰尹兴林陈世江王婷王稳杨超
- 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乳化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其利用油酸、氨水、正丁醇、OP-10以及三乙醇胺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复合乳化剂,用正丁醇与甲醇按照4:1的比例配制成复合助乳剂,从而配制出一种外观澄清透明、黏度高、稳定性能好、价格...
- 董元虎尹兴林贾文于唯王浩许自立王稳
- 文献传递
- 废发动机油絮凝吸附再生处理方法
- 一种废发动机油絮凝吸附再生处理方法,由沉降过滤、一次絮凝、二次絮凝、吸附脱色步骤组成。本发明通过两次絮凝过程使油中杂质、烃类、积炭、颗粒、胶泥等沉降分离,再结合双氧水的漂白性和白土的吸附脱色性,使油品的颜色、安定性和电气...
- 董元虎陈世江尹兴林曹泰峰王婷王稳
-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配置的规范性与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发展的同时,有关检测的标准法规也不断建立并完善,一方面检测系统的规范性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提高的,而另一方面,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配置也存在着趋同、个性不足的问题,检测系统配置脱离检测需求的现象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充分分析检测需求,以满足检测规范与检测需求为依据,实现检测系统结构与配置的规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合理配置检测资源与提高检测系统效益的必然要求与途径。
- 徐双应董元虎杨俊儒
- 关键词:汽车检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