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甲东
- 作品数:25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康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分类技术研究及在高校人才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论文以决策树分类算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分类技术对高校人力资源数据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定量的人才识别方法,开发了分类与决策树算法人才识别系统模块,利用过去已有的引进人才的经验数据分析提取规则,为以后的人才识别提供合理的、科学的决策支持。
- 郑春香董甲东
- 关键词:决策树
- 基于信息融合的多维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文中设计了多维系统各子蚁群时间同步方案以及信息融合时间窗口开启策略;针对影响蚁群算法的主要参数,提出动态认知的参数自适应调整改进算法,实现算法初期路径选择的多样性、成熟后可提高算法的寻优效率。以解决TSP问题为例,对启发式因子、信息素挥发因子等主要参数对蚁群最优路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
- 董甲东郑春香
- 关键词:蚁群算法时间同步自适应参数优化
- 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虚拟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对系统功能和模型分析,设计动态监测系统方案,基于LabVIEW设计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虚拟仪器。以带式输送机纠偏监测为例,实时采集、处理带式输送机动态监测信号,显示并发出指令。带式输送机控制装置收到相应指令后,通过调节带式输送机控制机构以实现纠偏。
- 董甲东
- 关键词:虚拟仪器动态监测带式输送机
- 基于信息融合的分布式多维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研究
- 2014年
- 通过参数优化、与其他优化算法融合等手段对蚁群算法进行改进,能有效地提高蚁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改善其收敛性能。随着搜索路径多维,以及复杂分布式系统蚂蚁迭代次数的增加,蚁群动态多样性逐渐消失,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对蚁群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设计了多维系统各子蚁群时间同步方案以及信息融合时间窗口开启策略;针对影响蚁群算法的主要参数,提出动态认知的参数自适应调整改进算法,实现算法初期路径选择的多样性、成熟后可提高算法的寻优效率。以解决TSP问题为例,对启发式因子、信息素挥发因子等主要参数对蚁群最优路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
- 董甲东郑春香
- 关键词:信息融合分布式系统蚁群算法时间同步参数优化
- 分类挖掘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探讨分类挖掘技术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式与应用领域。以高校人事管理为模型,应用数据挖掘中决策树算法,对高校人力资源数据源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数据模式,寻找其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对高校人才规划提供比较客观的决策支持。
- 郑春香董甲东
- 关键词:决策树高校人事管理
- 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
- 该课题在综合讨论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各种时间同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基于水电厂局域网系统的时间同步算法,引入了GPS时钟,并针地基中的被动式算法建立了模型,用套接字Socket进行了程序实现.主要研究的问题:1、时间同步技...
- 董甲东
-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局域网套接字
- 文献传递
- 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教学法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功能强大,环境设置复杂、命令较多。按照传统讲授方式,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并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的案例教学法,将精选与所学专业相关案例,通过案例分解,将案例与教学知识点对应处理,每次课以一幅建筑(或机械零件)图例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工程意识,拉近学业与就业的距离。
- 董甲东郑春香王晓瑜
-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 被动式时间同步算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误差分析被引量:7
- 2002年
- 本文从时间同步着手,分析比较了时间同步技术-网络时间协议(NTP)和直接连接时间传输技术,建立了基于局域网时间同步被动式算法模型,提出了网络传输延迟的估算方法,用Socket编程实现了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误差分析。
- 贺鹏董甲东
- 关键词:电力系统误差分析计算机
- 基于分布式系统的时间同步与容错策略的研究
- 2007年
- 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研究了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技术及时间同步容错策略,给出了误差估算方法,并将滑动窗口演算法应用于时间同步容错策略。
- 董甲东郑春香贺鹏
-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时间同步容错策略
- 三阶段搭建网络教学环境
- 2012年
- 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网络教学公共平台和实时课件制作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网络教学基础设施;第二阶段以学科专业网站和虚拟实验室为重点建设内容,完善资源库的建设;第三阶段以用户箭理系统建设为中心,全面进行网络教学环境的构建。
- 郑春香吴毅安董甲东
- 关键词:网络教学环境课件制作系统教学基础设施学科专业网站虚拟实验室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