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强
  • 1篇照射
  • 1篇照射剂量
  • 1篇肿瘤
  • 1篇伽玛刀
  • 1篇伽玛刀治疗
  • 1篇外科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脑肿瘤
  • 1篇胶质
  • 1篇胶质瘤
  • 1篇放疗
  • 1篇放射外科
  • 1篇复发
  • 1篇复发性
  • 1篇复发性鼻咽癌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 1篇IMRT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3篇袁士毅
  • 3篇潘力
  • 2篇戴嘉中
  • 1篇王恩敏
  • 1篇张南
  • 1篇盛晓芳
  • 1篇鲁飞
  • 1篇王晨
  • 1篇王滨江
  • 1篇董海波
  • 1篇孙磊
  • 1篇蔡佩武
  • 1篇张斌
  • 1篇周良辅
  • 1篇徐伟民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年份

  • 2篇2001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调强(IMRT)放疗复发性鼻咽癌初期报道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复发性鼻咽癌剂量分布及可行性。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10例病理确诊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接受了调强放疗。复发距初次治疗中位时间 :2 5 (14— 5 0 )个月。首程放疗均采用单纯外放射 ,中位剂量 :5 2天共 6 9Gy 35次。调强放疗通过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再程放疗处方剂量 :4周共 5 7Gy 19次。结果 :除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和轻度口腔粘膜反应外 ,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这一治疗。即期疗效 :完全缓解 6例 ,部分缓解 4例。 2例局部再次复发 ,1例肺转移 ,2例病人死亡。全组中位生存时间 14个月。全组中位计划靶体积 (PTV) :95 .8(6 0— 134 )cm3。PTV剂量分布 :平均 :2 5— 2 8天 5 9.6 5± 2 .47Gy 19次 ;均匀指数 (最大剂量 处方剂量 ) :1.18± 0 .0 6 ,95 %PTV的接受剂量为 5 3.2± 1.36Gy以上 ,低于 95 %处方剂量的体积 (5 .4± 1.2 ) %。危险组织器官 (OAR)平均剂量均值 :脊髓 (9.46± 5 .2 3)Gy ;脑干 (2 0 .2 4± 3.5 5 )Gy ;腮腺 (18.5 3± 5 .30 )Gy(左 ) ,(19.6 8± 6 .2 1)Gy(右 ) ;晶体 (2 .11± 0 .6 5 )Gy(左 ) ,(2 .94± 0 .5 7)Gy(右 ) ;视交叉 (12 .34± 2 .47)Gy ;视神经 :(13.14± 3.6 5 )Gy(左 ) ,(17.6 5± 3.2 1)Gy(右 )。结论 :该治疗能被患者耐受 ,即期?
盛晓芳鲁飞孙磊董海波袁士毅戴嘉中潘力
关键词:放疗复发性鼻咽癌IMRT
伽玛刀剂量计划系统照射容积和靶区容积的相关性比较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伽玛刀治疗计划中照射容积和靶区容积的差异比较 ,进行剂量计划的优选 ,以准确设定照射范围 ,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方法 将 86 0例病人的靶区容积、照射容积及靶区 (照射 )容积直方图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中位数百分比合格率最高为脑膜瘤 ,其次为垂体瘤 ,听神经瘤和AVM ,最低为淋巴瘤。结论 进一步缩小靶区容积和照射容积差异 ,对提高伽玛刀剂量计划设计的最优化。
袁士毅潘力张南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脑肿瘤
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结果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报告应用γ-刀治疗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或)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平均38岁(7~74)岁。肿瘤最大直径11.3~69.8 mm,平均35mm。最大中心照射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照射的等中心点数1~15个,平均7个。随访40例,随访率83.3%,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死亡16例,3例症状好转,9例病情无加重。40例的存活时间;2~22个月,平均10.9个月。肿瘤直径小治疗效果好,而肿瘤直径大疗效不佳。
王恩敏周良辅潘力王滨江王晨袁士毅徐伟民张斌蔡佩武戴嘉中
关键词:胶质瘤伽玛刀照射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