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宁

作品数:1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7篇出血
  • 6篇脑出血
  • 5篇基因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多态性分布
  • 3篇湖南汉族人群
  • 3篇汉族
  • 3篇汉族人
  • 3篇汉族人群
  • 2篇移动抑制因子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内注射
  • 2篇尿激酶
  • 2篇注射
  • 2篇细胞

机构

  • 14篇中南大学
  • 5篇湖南省脑科医...
  • 4篇德州市人民医...
  • 3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袁宁
  • 13篇许宏伟
  • 5篇王依宁
  • 4篇袁长勇
  • 4篇刘学军
  • 2篇杨晓苏
  • 2篇唐北沙
  • 2篇肖波
  • 2篇李鑫
  • 2篇刘玉明
  • 2篇张乐
  • 1篇杨秀娟
  • 1篇胡鸣一
  • 1篇赵真
  • 1篇杜鹃
  • 1篇余国宝
  • 1篇王凡
  • 1篇夏健
  • 1篇艾宇航
  • 1篇陈晓岗

传媒

  • 5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汉族人群ApoA5基因T-1131C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5(ApoA5)基因T-1131C多态位点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梗死和血脂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200例正常对照组和153例脑梗死患者血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ApoA5基因T-1131C多态性在脑梗死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因频率。同时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脂蛋白水平。结果中国湖南地区人群存在ApoA5基因T1131C多态性,在正常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是0.717/0.283,脑梗死组ApoA5T-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G,L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A5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血脂代谢,并与中国湖南汉族人群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许宏伟胡鸣一袁宁袁长勇王依宁张乐
关键词:脑梗死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
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
2012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抢救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因各种原因并发NPE而转入ICU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组)和呼吸机治疗(综合组),治疗后1 h,2 h观察患者肺部啰音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两组比较,治疗后2 h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亚低温治疗组取得更好疗效,且总生存率上升[结论]机械通气联合亚低温治疗能在较短时间内使肺水肿得到缓解,改善病人预后.
余国宝袁宁艾宇航
PON2基因C311S、G148A多态性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2(paraoxonase2,PON2)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别检测PON2基因C311S、G148A多态性在脑出血组(150例)、脑梗死组(180例)和正常对照组(120名)的基因频率。结果发现中国湖南地区人群存在PON2基因C311S、G148A多态性,在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S/C0.77/0.23,A/G0.43/0.57。脑出血组、脑梗死组患者PON2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汉族人群脑卒中发病无关,C/S、G/A等位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宏伟赵真袁宁肖波杨晓苏唐北沙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对氧磷酶2遗传多态性
PPARγ基因C1431T多态性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C1431T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PPARγ基因C1431T多态性在脑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分布情况。结果 PPARγC1431T基因型CC、CT+TT在脑出血患者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3.8%、56.2%,C等位基因频率为70.1%,T等位基因频率为29.9%。CC、CT+TT基因型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1%、37.9%,C等位基因频率为79.8%,T等位基因频率为20.2%。脑出血组PPARγ基因1431 T/X基因型频率(P=0.000)和T等位基因频率(P=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PARγ基因C1431T多态性可能与脑出血存在关联,T等位基因可能与脑出血发病率呈正相关。
袁宁许宏伟刘学军
关键词:脑出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多态性
精准调控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置管引流术术中、术后全程采用精准调控血肿引流模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脑灌注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基底核-丘脑区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精准调控血肿引流组(试验组)和常规血肿引流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长、术后24 h残余血肿量、术后72 h内血肿再扩大情况,术后第5天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区及半暗带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的差异;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侧别、脑实质内血肿量及Graeb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长分别为(108.8±9.1)min、(92.0±5.6)min,术后24 h残余血肿量分别为(18.1±2.2)ml、(25.1±2.8)ml,术后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72.5±22.2)分、(61.5±23.9)分,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 h血肿增大的患者分别为0、5例(P=0.065).术后第5天PWI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肿区、半暗带区的CBF、CBV值均增加,MTT、TTP值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置管引流手术全程采取精准调控血肿引流模式,虽然可能延长手术时间,但更加有利于血肿的引流、改善血肿及其周边区域的血流灌注及患者的预后.
李鑫程名陈姬如王凡刘玉明袁宁
关键词:引流术颅内压灌注成像
尿激酶脑室内注射致过敏样反应的临床特征分析
2009年
尿激酶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是治疗各种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极少发生过敏性反应。使用前无须做皮内试验。本文报道两院3例尿激酶经脑室内灌注给药导致过敏样反应的典型临床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李迪袁宁王依宁许宏伟
关键词:药物过敏
结核性肥厚性硬脊膜炎一例报告
2007年
袁宁许宏伟袁长勇杜鹃
关键词:结核性MRI特征病理特征
灌洗液温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灌洗液温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钻孔引流术治疗的130例幕上单侧CSDH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生理盐水行血肿腔灌洗操作,其中65例使用体温灌洗液(37℃,体温组),65例使用室温灌洗液(20℃,室温组),观察两组术后2周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血肿复发、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体温组术后2周手术相关硬膜下积液发生率(7.7%,5/65)与室温组(9.2%,6/65)无统计学差异(P=0.753)。体温组术后3个月血肿复发率(7.7%,5/65)明显低于室温组(20.0%,13/65;P=0.042)。体温组术后3个月mRS评分[(1.52±1.35)分]明显优于室温组[(2.43±1.44)分;P<0.001]。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时,术中采用接近体温的灌洗液更有利于血肿引流,可减少术后血肿复发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程名袁宁汪浚泉刘玉明李鑫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疗效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伴顽固性幻听及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附五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幻听及失眠的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五例存在顽固性幻听及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予连续2周的1 Hz左背外侧前额叶低频(1 Hz)r TMS刺激治疗,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以SAPS中幻听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疗效,幻听评分减分≥2分为有效,<2分为无效,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减分率≥25%为有效,<25%为无效。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脑电图检查及TESS评定,追踪观察2月。结果 r TMS干预后五名被试有四例幻听评分减少2分以上,睡眠质量评分减分率≥25%(无效的1例病史在10年以上),除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轻度头痛外,余无不适主诉。结论 1Hz左背外侧前额叶r TMS对病程10年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及失眠症状可能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袁宁陈晓岗刘学军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顽固性幻听失眠
湖南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173G/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73G/C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MIF基因-173G/C多态性在脑出血组(162例)和对照组(203例)的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IF基因-173G/C多态性。MIF基因-173G/C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在脑出血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研究后发现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组GC+CC(C/X)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合并糖尿病的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173G/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汉族人脑出血发生无关,G/C等位基因可能不是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袁宁许宏伟刘学军
关键词:脑出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