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宁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耐药
  • 1篇毒性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细胞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氧化钛
  • 1篇乙二胺四乙酸
  • 1篇乙二胺四乙酸...
  • 1篇生物学
  • 1篇糖化
  • 1篇糖化血红蛋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化血红蛋白...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体检

机构

  • 6篇天津市胸科医...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6篇袁宁
  • 5篇侯敏
  • 3篇张海霞
  • 3篇张连祥
  • 3篇郭杰
  • 3篇刘运德
  • 3篇李雪
  • 2篇李朝阳
  • 1篇高强
  • 1篇李庆
  • 1篇贺靖冬
  • 1篇吴雪
  • 1篇李银霞
  • 1篇李立方

传媒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血液样本类型对B型钠尿肽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德国西门子公司的ADVIA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B型钠尿肽(B—typeHa—triureticpeptide,BNP)的原理是基于直接化学发光技术的全自动双抗夹心免疫法。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EDTA)抗凝血浆是该仪器检测试剂推荐用于检测BNP的样本类型。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外单位送检到本实验室的血液样本中经常使用枸橼酸钠抗凝或血清样本,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张海霞李立方袁宁郭杰张连祥
关键词:B型钠尿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柠檬酸钠血清
庆大霉素和O-羧甲基壳聚糖对硫酸钙骨水泥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添加O-羧甲基壳聚糖(oxygen-carboxymethylated chitosan,O-CMC)和庆大霉素对硫酸钙骨水泥(calcium sulfate cement,CSC)进行改性,提高其在骨修复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在CSC液相中添加不同浓度O-CMC(0.1wt%、0.3wt%、0.5wt%、0.7wt%、1.0wt%),制备O-CMC/CSC。通过可注射性、抗压强度、降解率、模拟体液pH值及Ca^(2+)浓度测试、成分与形貌表征观察以及细胞毒性测试,分析O-CMC浓度对CSC在可注射性、抗压强度、降解行为及成骨活性方面的影响。综合以上检测指标,确定最佳性能的O-CMC/CSC,并以此复合不同浓度庆大霉素(0.5wt%、1.5wt%、2.5wt%),探究其抗压强度和抗菌性。结果 O-CMC/CSC可注射时间均超过5 min,且随O-CMC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延长(P<0.05)。改良后的骨水泥抗压强度介于11~18 MPa之间,0.5wt%O-CMC/CSC抗压强度最高(P<0.05)。O-CMC/CSC降解速率随O-CMC浓度增加而呈减小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液pH值变化在7.2~7.4之间,Ca^(2+)浓度稳定在6~8 mmol/L。成分与形貌表征观察显示,相比于CSC,O-CMC/CSC在模拟体液中的诱导矿化能力更强,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综合以上检测指标结果,确定0.5wt%O-CMC/CSC性能最佳,加入庆大霉素后其抗压强度均大于5 MPa且具有抗菌性。结论 O-CMC能够有效提高CSC的可注射性、抗压强度和成骨活性,加入庆大霉素后复合骨水泥具有抗菌性。
袁宁刘运德李雪张连祥侯敏李银霞李朝阳
关键词:硫酸钙骨水泥庆大霉素抗菌性
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肺炎支原体属于柔膜体纲,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其可引起成人和儿童上呼吸道与下呼吸道的感染,并可因感染导致部分人群出现过敏性哮喘,此外其亦可加重肺部疾病并引起一些肺外感染。从肺炎支原体的流行病学调查、支原体检测方法、感染的共同诊断指标以及耐药、预后等方面综述近些年来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袁宁侯敏郭杰张海霞李雪刘运德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调查耐药
2015—2019年天津市胸科医院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菌株变迁及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菌株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其合理治疗及控制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天津市胸科医院全血标本分离出的菌株,分析各类多重耐药菌株变迁趋势、耐药性,以及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全血标本共分离菌株1 207株,检出多重耐药菌134株,检出率11.10%。多重耐药菌株总体数量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菌(CRAB)变化趋势均不大。产ESBLs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等耐药严重,CRAB对除替加环素、米诺环素、粘菌素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OR=2.202,P=0.005)、低蛋白血症(OR=9.502,P=0.006)、机械通气(OR=0.051,P=0.002)、行外科手术(OR=8.056,P=0.012)、入住ICU(OR=5.200,P=0.035)是观察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遵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同时,密切关注菌株流行情况,重视感染的早期防控,积极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流行。
李庆吴雪贺靖冬袁宁高强侯敏
关键词:血流感染多重耐药菌
TiO_2纳米管中纳米银的负载、释放及生物活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二氧化钛(Ti O_2)纳米管负载纳米银(Ag)的离子释放及抗菌行为。方法利用多元醇化学还原法向Ti O_2纳米管中负载纳米Ag颗粒,通过形貌观察、细胞毒性及抗菌实验测试不同Ag含量的释放和生物学性能。结果纳米管中Ag颗粒的负载量随还原体系中银离子的增加而增加,但是Ag颗粒在纳米管中的分布均匀程度和抗菌性能出现了先增后减的趋势。结论含有适量纳米银的Ti O_2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菌性。
袁宁刘运德李雪张连祥侯敏冯文超李朝阳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纳米银细胞毒性生物学
老年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健康体检人群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否与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有关。方法利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5408例6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的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 blood count,CBC)和HbA1c等结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研究人群中,RDW与HbA1c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77,95%CI 0.050~0.105,P=0.000),即使在调整混杂因素之后亦是如此。在整个研究人群及无贫血组中,HbA1c>6.3%的个体其RDW水平及RDW>14.0%的比例均高于HbA1c≤6.3%的个体(Z=-7.932,-7.891,χ2=56.591,58.873,均P=0.000);且RDW水平随着HbA1c四分位数水平逐渐升高(H=188.047,P=0.000;经Bonferroni校正后P为0.000,均P<0.05)。而且,RDW>14.0%的比例随着HbA1c四分位数而增加,呈线性趋势(χ2=30.426,趋势性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RDW是HbA1c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后比值比(odds ratio,OR)=1.050,95%CI为1.009~1.093,P=0.016]。HbA1c>6.3%的个体RDW>14.0%出现的风险是HbA1c≤6.3%个体的1.569倍(95%CI为1.395~1.765,P=0.000);而且,RDW>14.0%出现的风险随着HbA1c四分位数增加具有升高的线性趋势(趋势性P=0.000)。结论老年健康体检人群中,RDW与HbA1c呈正相关;RDW是HbA1c的独立风险因素,HbA1c升高的个体其RDW水平升高的风险增加。RDW或许可作为一个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个体的风险评估。
张海霞郭杰袁宁张清泉管新雨郭杰侯敏侯敏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糖化血红蛋白A1C糖尿病2型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