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毓英 作品数:11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 封志明 李飞 刘爱民 樊江文 王智平 田长彦 王德健 姚治君 陈同斌 李继由 许毓英 李季 胡春胜 吕昭智 吕耀 梁飙 周健民 曾江海 黄文秀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不同类型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模式与技术体系集成”,隶属于国家“九五”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技术”项目中的专题研究成果。课题设立的主要背景是中国的人口和资源的矛盾趋于加剧,特别...关键词:关键词:农业资源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根据西藏和国内主要麦区代表小麦品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收 获样品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明确种植环境条件、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 共同作用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形成,提出了建立西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期生产 上改进栽培技术、科研上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以期最终实现西藏小麦优质生产的 建议。 强小林 曹广才 许毓英 冬梅 吴东兵 寇嗥 侯立白 张乾舫 次珍关键词:小麦品质 系统研究 综合利用 关于合理利用砂生槐资源之设想 1991年 砂生槐(SOYPH YA Mocrcro FHJAnA)是西藏一特有物种,大多分布于海拔3600—4500米范围的河漫滩、河积阶地、山前洪积扇.山麓坡脚坡积堆积物、乃至于石山坡.是该地带植被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它耐干旱、耐瘠薄、挡风沙、在养分极其贫乏、环境十分恶劣.其它植物无法生存的土地上都能较好的生长.并形成强大的灌丛群落.对干旱半干旱高原荒漠山地水土保持、河谷防风固沙.保持生态环境. 许毓英 邓和关键词:砂生槐 堆积物 洪积扇 建群种 生态作用 西藏“一江两河”区域社会经济资源特征分析与评价 1994年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社会经济在整个自治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产业结构发育水平低,具有待开发区的典型特征,经济发展水平低,但温饱已基本解决,农业经营粗放,属福利型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征十分明显。该区区位适中,便于外引内联,基础设施较好,人才相对集中,有利于开发。能源交通为区域开发之“瓶颈”,且自我开发能力不足。 杨改河 成升魁 许毓英关键词:社会经济资源 区域经济 论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8 1994年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农业面临的七大问题;中国现代化农业道路的选择;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成升魁 许毓英关键词:农业 主要作物品种资源潜力及其开发的区域性对策 被引量:4 1999年 作物及其品种是特殊的农业资源,通过育种改良作物种性,可以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品种改良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巨大;作物品种的品质改良依然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北山前平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西北绿洲农业区及农牧交错地带作物品种资源利用的区域性对策。 许毓英关键词:作物 品种资源 西藏砂生槐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995年 西藏砂生槐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其核型公式为2n=2x=18=12m(4SAT)+6sm,即6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3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2对染色体的短臂和第4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各带1对随体。 王善敏 刘玉红 许毓英关键词:砂生槐 核型 染色体 豆科 桂东南的甘蔗种植与糖业发展 1989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的梧州地区、梧州市、南宁地区和南宁市、玉林地区、饮州地区和北海市(简称桂东南),绝大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作物可一年三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门类繁多,以分布普遍的甘蔗为本区第一大经济作物。 桂东南甘蔗栽培历史已有200多年,起初的甘蔗加工都是土榨加工。在本世纪70年代后期,本区甘蔗发展迅速,在广西甘蔗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与广东。 许毓英 赵建安关键词:甘蔗 制糖业 西藏小麦品质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根据西藏和国内主要麦区代表小麦品种异地分期播种试验收获样品化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初步明确种植环境条件、品种遗传特性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影响西藏小麦品质形成 ,在小结中提出了建立西藏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近期生产上以改进栽培技术、科研上加快优质品种选育以期最终实现西藏小麦优质生产的建议。 强小林 曹广才 许毓英 冬梅 吴东兵 寇嗥 侯立白关键词:小麦品质 栽培 西藏玉米生物生产力及其光能利用率特征 被引量:16 2001年 利用实测资料 ,对高原玉米田的干物质累积及太阳能利用率特征等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①高原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高达 2 5t hm2 ~ 30t hm2 :其中露地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 2 5t hm2 ,地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可达 30t hm2 ,比露地玉米高 1 5%左右 ;②地膜玉米鲜重也明显高于露地玉米 ,最终鲜重可达 90t hm2 ,比露地玉米高 5%左右 ;③西藏玉米干物质累积量比内地平原地区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高 2 0 %~ 33% ;④高原露地玉米田的最大太阳能利用率出现在灌浆期 ,可达 3 5% ,拔节到成熟期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为1 8% ;⑤高原露地玉米田和高原冬小麦田的平均太阳能利用率没有明显差别 ;⑥从西藏玉米资源开发前景看 ,在青藏高源海拔 370 0m以下的广大农牧区 ,发展地膜籽粒玉米和露地青贮玉米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 成升魁 张宪洲 许毓英 钟志明关键词:青藏高原 玉米 生产力 光能利用率 生物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