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武仁

作品数:114 被引量:1,51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石油与天然气...
  • 52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2篇盆地
  • 65篇四川盆地
  • 31篇勘探
  • 29篇震旦
  • 26篇油气
  • 26篇成藏
  • 26篇储层
  • 21篇三叠
  • 20篇震旦系
  • 19篇三叠统
  • 17篇上三叠统
  • 15篇须家河组
  • 15篇层序
  • 13篇裂陷
  • 12篇气藏
  • 11篇灯影组
  • 11篇地质
  • 11篇寒武系
  • 9篇主控因素
  • 8篇岩性

机构

  • 1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中国石油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江苏通鼎光电...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14篇谢武仁
  • 63篇杨威
  • 42篇魏国齐
  • 41篇金惠
  • 35篇谢增业
  • 27篇马石玉
  • 25篇武赛军
  • 22篇曾富英
  • 19篇李熙喆
  • 17篇张满郎
  • 16篇汪泽成
  • 16篇郝翠果
  • 14篇刘满仓
  • 14篇沈珏红
  • 14篇施振生
  • 13篇姜华
  • 11篇朱秋影
  • 9篇孙爱
  • 8篇文龙
  • 6篇李剑

传媒

  • 17篇石油勘探与开...
  • 17篇天然气地球科...
  • 16篇天然气工业
  • 9篇石油学报
  • 4篇地质科学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沉积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年份

  • 4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1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岩相古地理及生物礁滩发育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露头、岩心、钻井及测井等资料,对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岩相古地理及生物礁滩发育特征进行了详尽分析。结果表明:①石牛栏组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下部发育海侵体系域,上部发育高位体系域;②石牛栏组可划分为三角洲、局限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台地边缘生物礁、台地边缘缓坡和陆棚相沉积;在层序格架内,编制岩相古地理图,台地边缘浅滩和生物礁相主要发育在层序SQ1高位体系域和层序SQ2,岩性主要为生物礁灰岩和生屑灰岩;③研究区主要发育3期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第一期为层序SQ1高位体系域,第二期为层序SQ2海侵体系域中下部,第三期为层序SQ2高位体系域中上部,其中第二期发育规模最大;④台地边缘生物礁滩发育主要受海平面升降、古隆起和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共同控制,海平面升降控制生物礁滩纵向上发育厚度及向台缘迁移。黔中古隆起抬升使海岸线向北迁移,从而迫使生物向北迁移,雪峰古隆起提供的陆源碎屑物质造成生物逃亡或死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礁滩发育。
白壮壮杨威李堃宇谢武仁马石玉计玉冰李文正王志宏武赛军黎荣苏亦晴
关键词: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生物礁滩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缘带类型及油气成藏的意义
谢武仁杨威魏国齐金惠马石玉武赛军苏楠孙爱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被引量:19
2008年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对川西南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岩心、地震及测井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2个体系域,发育海湾、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这4种沉积相类型及20余种沉积微相,有利储集砂体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沉积砂体分布既有继承性,又有分异性,并随不同时期主物源的变化而发生迁移,砂体发育情况主要受构造、物源供给、古地貌等因素的控制。
李熙喆张满郎谢武仁李晓革盛日正
关键词:晚三叠世层序地层体系域三角洲沉积相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绿泥石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被引量:53
2010年
对川中地区钻井岩心样品中黏土矿物进行X-衍射分析、岩心铸体测试及电镜扫描微观图像观察,进而对研究区黏土矿物绿泥石的微观特征及其在碎屑岩中的各种赋存状态、成因以及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进行研究。川中地区绿泥石主要为三八面体铁—镁过渡型偏富铁绿泥石,呈包膜或孔隙衬里出现,多形成于中成岩阶段,并与富铁沉积环境有关。研究区绿泥石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绿泥石在储集层中的分布和赋存状态对储集层孔渗性有重要的影响,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而且降低了自生石英与孔隙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使砂岩中的孔隙得以保存。
谢武仁杨威赵杏媛魏国齐谢增业金惠陈刚
关键词:上三叠统绿泥石储集层物性
四川盆地寒武系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规模储层发育特征及勘探意义被引量:7
2022年
寒武系洗象池组是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层系,规模储层控制了低勘探程度区的勘探发现。采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原岩结构恢复,开展了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发育模式等研究。(1)滩相白云岩储层岩石类型包括砂屑白云岩、含砾屑砂屑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鲕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等,主要发育在滩—滩多期叠置、坪—滩—坪、潟湖—滩—潟湖和坪—滩—潟湖等多种沉积微相组合序列。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溶蚀)孔、粒间(溶蚀)孔和溶洞为主,少量(溶蚀)裂缝发育。储层段孔隙度在3%~6%之间,最高可达10%以上。(2)在同沉积古隆起影响下,洗象池组滩相白云岩受同生—准同生期高频次暴露形成了大量溶蚀孔洞,后期叠加了加里东期多幕次构造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规模发育的滩相白云岩储层。其中,洗象池组沉积末期的郁南运动影响范围大,全盆地广泛发生暴露,对洗象池组中—上部储层有进一步改造作用;都匀运动和广西运动可能对川中古隆起及周缘储层有改造作用。(3)全盆地洗象池组以Ⅱ类储层和Ⅲ类储层为主,其中,古隆起周缘斜坡带(合川—营山)规模储层分布面积过万平方千米,有望成为目前最有利勘探区带。
石书缘胡素云汪泽成文龙徐祖新刘伟谢武仁姜华卞从胜刘静江陆彬苏旺冯庆付周刚郝涛
关键词:加里东运动寒武系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震旦系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特征被引量:24
2014年
四川盆地震旦系是我国最古老的含油气层系之一,历经了60多年的勘探研究,先后发现了威远气田和资阳含气构造,近期又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为了对该区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进行预测和评价,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震旦系露头、岩心和钻井资料,结合大量分析化验数据,对震旦系沉积相和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桐湾运动和澄江运动所形成界面为界,可将震旦系划分为陡山沱组和灯影组,陡山沱组以砂泥岩沉积为主,灯影组以厚层白云岩沉积为主;②灯影组主要发育潮坪相,潮坪包括泥云坪、藻云坪、膏盐坪、颗粒滩和灰泥坪;③陡山沱组以陆棚相沉积为主。结论认为:灯影组在四川盆地内部大面积发育白云岩坪和颗粒滩两类有利的储集相带,为盆地内储层大面积分布提供了物质基础,优质储层在威远、资阳、高石梯、磨溪、安平店和盘龙场等地区较为发育,储层分布面积约6×104 km2。
张健谢武仁谢增业黄平辉李德江邱声义曾富英
关键词:四川盆地震旦纪岩相古地理天然气勘探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储层特征及其形成主控因素
基于岩心、成像测井,铸体薄片、CT扫描、核磁共振、压汞等分析手段,对安岳气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开展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岩溶模式研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王庙组识别出溶蚀孔洞、溶蚀孔隙、基质孔隙三...
张满郎郭振华张林郑国强谢武仁马石玉
关键词:储集空间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碎屑组分对源区分析及印支运动的指示被引量:31
2010年
沉积物源分析是认识盆山演化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的砾岩碎屑、砂岩骨架颗粒、碎屑重矿物组分显示,晚三叠世存在5大物源,它们分布于龙门山北段-中段、大巴山、龙门山南段、盆地东南和盆地南部。碎屑物源总体以"再旋回造山带"和"大陆板块"类型为主,其中,龙门山北段-中段和龙门山南段以"再旋回造山带"类型为主,而盆地东南部和南部以"大陆板块"类型为主。"再旋回造山带"类型可细分为"混合造山带"及"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两种类型,龙门山北段和龙门山南段均以"混合造山带"及"碰撞造山和褶皱冲断带"类型为特征。盆地物源分布存在阶段性特征:早期,龙门山北段-中段、大巴山物源规模较大,盆地东南和南部规模较小;晚期,盆地东南和南部规模增大,各方向呈均衡分布格局,这与周缘板块构造活动的阶段性有关。晚三叠世,龙门山北段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挤压,构造活动强度总体具有弱-强-弱的演变趋势。须二期,龙门山北段逆冲-推覆开始形成,并暴露水面遭受剥蚀,向盆地提供物源;须四期为盆地最活跃期,龙门山北段进一步挤压抬升剥蚀,盆内沉积中心也由西北向东南迁移;须四期后,龙门山北段剥蚀区继续向东南推进,但构造活动强度渐趋和缓。
施振生杨威谢增业金惠谢武仁
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碎屑组分源区印支运动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综合评价被引量:16
2008年
通过大量岩心、薄片观察和钻测井、储集物性资料分析,发现川西南地区须家河组储集体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其分布广泛,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为残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裂缝,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是有利储集体;储层在须二段和须四段发育(须二段储层物性好于须四段),以Ⅱ、Ⅲ类储层为主,Ⅰ类储层分布较少,优质储层受控于构造、沉积相带和岩石粒度。
谢武仁李熙喆张满郎杨威杨萧程娣
关键词:储层评价孔隙类型须家河组上三叠统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被引量:58
2009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勘探潜力巨大。对其主要含气层段的天然气分布特点及气水关系研究表明,山西组底部的区域性海退面和石盒子组底部的侵蚀不整合面控制主力气层的发育,气藏平面分布受控于(烃、物)源—(古地)貌—(沉积)相。岩性气藏主要分布于SQ8(山2)、SQ11(盒8下)低位体系域中上部,其中大型—特大型岩性气藏发育在生烃强度大于20×108m3/km2的平缓斜坡区。天然气储层主要为富石英质的粗粒沉积体系,且从东向西含气层位向上迁移。从SQ8(山2)、SQ9(山1)到SQ11(盒8),聚气相带由三角洲前缘向三角洲平原及河流相带迁移。
李熙喆张满郎谢武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不整合面古地貌天然气分布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