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涌泉 作品数:30 被引量:116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机械工程 更多>>
肺静脉释放法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静脉释放法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10至2016-09期间,入选38例ASD患者由于常规释放方法无法成功放置封堵器而接受肺静脉释放法,患者平均年龄(16.0±15.6)岁,平均体重(37.2±22.9)kg,ASD平均直径(17.1±4.2)mm。术后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及此后每年在门诊随访。结果:37例患者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使用肺静脉释放法成功完成经皮ASD封堵术,1例患者改为使用可调弯鞘经皮封堵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5.2±5.1)min,ASD封堵器平均直径(22.9±5.6)mm,2例患者术后早期有微量残余分流,无外周血管损伤、肺静脉及心脏穿孔等并发症。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9±0.7)天,术后平均随访(23.9±15.4)个月,且均无残余分流、心包积液、主动脉瓣反流及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肺静脉释放法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封堵术安全、有效,该方法避免了放射线损伤,为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常规方法释放封堵器失败的ASD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欧阳文斌 郭改丽 胡盛寿 赵广智 张凤文 谢涌泉 刘垚 李慕子 邱旭 岳子祺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新型双球囊导管的研制及应用 2020年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新型双球囊导管。方法:结合传统BALT球囊和Swan-Ganz漂浮球囊的优势研制新型双球囊导管,新型导管的远端是引导球囊;中间段是连接导管;近端是工作球囊。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新型导管的可行性。结果:共进行了两次动物实验,每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BALT球囊,实验组使用新型双球囊。第一次实验中每组5只健康小型猪,实验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术中发现连接导管长度过长,操作相对费时,遂对新型导管样品进行改良,并确定为最终样品,增加样本量为每组10只健康小型猪进行了第二次动物实验,结果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 40%,P=0.011)且操作时间短(7.3±1.8 vs 26.7±9.1,P=0.000),实验组球囊滑脱次数、心律失常次数、心肌血肿和肺动脉损伤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新型双球囊导管用于单纯超声引导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是可行的。 邓润迪 逄坤静 赵广智 温彬 王首正 谢涌泉 欧阳文斌 邹孟轩 陈龙 张凤文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可降解壳聚糖血管外周支持与静脉移植物早期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可降解壳聚糖血管外周支持 (CES)对静脉移植物 (VG)早期结构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提高VG通畅率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兔右颈内静脉端 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建立静脉移植模型 ,以有无CES干预分为支架组与无支架组 (每组 2 4只兔 )。术后 1、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指数观察平滑肌细胞增殖程度。 结果 CES在术后 2周开始降解。支架组VG ,术后 1~ 2周内膜、中膜的厚度和面积、PCNA指数在术后 1周轻度增加 ,1~ 2周维持稳定 ,术后 2周分别为(2 6 3± 3 7) μm、(2 6 0± 1 9) μm、(0 5 6± 0 0 8)mm2 、(0 34± 0 0 5 )mm2 与 (11 5± 2 1) % ,明显低于无支架组的 (5 6 4± 9 4 ) μm、(47 6± 4 9) μm、(1 17± 0 0 8)mm2 、(1 2 0± 0 4 3)mm2 与 (36 6± 2 9) % (P <0 0 1) ;术后 4周虽然又增加 ,分别为 (31 7± 1 6 ) μm、(31 7± 1 6 ) μm、(0 72± 0 12 )mm2 、(0 4 2± 0 0 6 )mm2 与 (13 4± 1 2 ) % ,但仍低于无支架组的 (76 8± 8 0 ) μm、(5 7 4± 9 5 ) μm、(1 2 7± 0 17)mm2 、(1 2 7± 0 0 9)mm2 与 (16 8± 2 2 ) % (P <0 0 5 )。结论 CES? 杨斌 吴清玉 李巅远 阮英茆 宋民 谢涌泉关键词:静脉移植物 利用自体肺动脉组织行A型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一例 被引量:2 2002年 吴清玉 闫军 谢涌泉关键词:主动脉弓中断 室间隔缺损 病例报告 吸入一氧化碳对大鼠供体肺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对长时间低温保存的供体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肺移植离体肺灌注试验模型,SD大鼠24只,按照有无CO吸入分为空白对照组、CO吸入组,每组均取6对分别作为肺移植的供体鼠和受体鼠。空白对照组大鼠供肺移植全程吸入100%氧气直至再灌注后1h;一氧化碳组移植全程吸入500ppm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并且供体肺在冷保存的12h期间肺内仍充盈着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余同对照组。于供体肺循环灌注1、20、40、60min测定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平均肺动脉压、气道峰压;灌注结束后切取供体肺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比较肺组织细胞学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比较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实验选取大鼠24只,作为受体的12只(每组6只)进入结果分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的PaO2在再灌注20分钟之后明显高于对照组;mPAP、PawP分别在再灌注20分钟和40分钟之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一氧化碳组供体肺再灌注后湿干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白细胞介素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CO组肺组织细胞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吸入低剂量CO可以减轻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供体肺功能。 谢涌泉 吴清玉 杨斌 王平善关键词:一氧化碳 肺移植 再灌注损伤 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门诊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门诊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门诊手术室对50例门诊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经皮ASD介入封堵术(TTE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6~48(27.40±6.95)岁。选取同期传统放射线引导下经皮封堵50例ASD患者进行配对研究(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5~48(28.58±6.96)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3、6、12个月在门诊复查TTE。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ASD直径、封堵器直径及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TTE组的手术时间短(P<0.01),患者无需住院,医疗费用低(P<0.01),术后随访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门诊开展单纯超声引导经皮ASD介入封堵术安全、有效,且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邓润迪 张凤文 谢涌泉 欧阳文斌 刘垚 邹孟轩 温彬 张戈军 闫朝武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门诊患者 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技术初步实践:MitraClip治疗二尖瓣反流多中心早期结果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MitraClip系统中国上市后在国内患者中的早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MitraClip系统完成经导管缘对缘手术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中位年龄70(47~86)岁,术前二尖瓣反流程度为3+级患者10例(27.8%),4+级患者26例(72.2%)。结果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术毕即刻二尖瓣反流程度较前至少下降2+级,术后3 d二尖瓣反流程度≤2+级患者占91.7%。术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术后二尖瓣前向流速、峰值压差均较术前增快,术后3 d二尖瓣跨瓣平均压差较术毕即刻有所增加(P<0.001)。术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心包积液,穿刺引流后好转。结论MitraClip系统在中国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二尖瓣反流,与国外研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早期结果令人满意。 高漫辰 段福建 张戈军 谢涌泉 王首正 胡晓鹏 胡晓鹏 胡海波 骆志玲 潘家华 张旌 张旌 熊辉 宋会军关键词:二尖瓣反流 MITRACLIP 肺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2000年 孙立忠 谢涌泉 常谦 朱俊明关键词:肺动脉瘤 外科手术 肺肿瘤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中期结果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价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中心接受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连续1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18.27±15.30)岁。术前平均峰值跨瓣压差61.8~110.0(80.30±24.50)mm Hg,50%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主动脉瓣环直径为(18.65±3.17)mm,球囊直径(17.62±3.77)mm,球囊瓣环直径比为0.92±0.07。术后即刻平均峰值跨瓣压差16~51(36.72±12.33)mm Hg,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期内平均峰值跨瓣压差21~58(37.06±13.52)mm Hg,与术后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术后即刻和随访期内58%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反流,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安全可行,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和极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谢涌泉 赵广智 李慕子 龚丁旭 张凤文 欧阳文斌 潘湘斌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心动图 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1~9月我院行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29(24.5~39.5)岁。研究其房间隔缺损病变特征、术中操作特点、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0例成功行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2例中转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行经胸封堵的患者缺损大小17~40(27.22±8.97)mm,使用的封堵器大小36(30~42)m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 d,术后无明显心率失常、出血、心包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3~10)个月。随访期间未见Ⅲ度传导阻滞,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无心包积液。结论胸腔镜辅助超声引导下房间隔缺损经胸封堵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缺损直径较大、缺损边缘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微创的手术选择。 龚丁旭 郑哲 赵广智 谢涌泉 张凤文 潘湘斌关键词:房间隔缺损 胸腔镜 超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