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端明
-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E4、CA125和CA19-9联合检测在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在诊断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我科检查的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HE4、CA125、CA19-9水平,并建立ROC工作曲线比较HE4、CA125、CA19-9联合检查在E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HE4、CA125、CA19-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单一CA125、CA19-9检测(P<0.05),与单一HE4检测比较(P>0.05)。ROC曲线分析,其中HE4、CA125、CA19-9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922、0.905、0.772,而三者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70。结论HE4、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价值。
- 董志豪贺端明
- 关键词:HE4CA125CA19-9子宫内膜癌
- HBP与CD6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CD64表达水平,了解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12月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97例,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223例,根据标本中下呼吸道细菌浓度>107 cfu/m L作为细菌感染导致AECOPD的诊断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11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115例),及26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各组分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6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换算成CD64指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评价HBP与CD64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患者治疗前CD64指数、HBP、CRP、WBC及PCT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HBP、CD64、CRP、WBC及PCT水平都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后HBP、CD64、CRP、WBC及PCT水平明显下降,与非细菌感染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取截断值为4.0时,CD64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2%,特异度为86.2%。HBP取截断值为49 ng/m L,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92.3%,可作为检测细菌性感染AECOPD的敏感指标。结论:HBP、CD64在AECOPD患者细菌感染组治疗前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但在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HBP与CD64诊断AECO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HBP与CD64指数可以作为急性期COPD患者辅助诊断的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 贺端明江雁琼张春云伍慧研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D6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HBP与CD64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与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100例,AECOPD 100例。使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法测定CD6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评价HBP与CD64对AECOPD的诊断价值。AECOPD患者同时送检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送检鼻拭子进行PCR呼吸道病毒检测明确病因,比较不同病原体所致AECOPD的HBP与CD64的水平差异。结果 AECOPD患者HBP与CD64水平分别为(86.84±38.91)ng/mL、(6.85±2.82)MFI,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56.24±24.58)ng/mL、(3.32±1.09)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与混合感染AECOPD患者HBP与CD64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的AECOPD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P与CD64对细菌感染AECOPD的敏感性均在85%以上,特异性在90%以上,明显高于混合感染及病毒感染AECOPD。结论 HBP与CD64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
- 江雁琼贺端明伍慧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D64
- %MicroR、%Hypo-He联合RDW对缺铁性贫血与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红细胞百分比例(%MicroR)、低色素细胞百分比例(%Hypo-He)联合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缺铁性贫血(IDA)与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这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tem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已确诊IDA患者30例、α-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72例,β-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36例及160例健康人的%MicroR、%Hypo-He和RDW的值,并计算得到%MicroR-%Hypo-He-RDW(M-H-RDW)值。结果 3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MicroR、%Hypo-He、RDW、M-H-RDW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oR、%Hypo-He联合的RDW对IDA与α、β-地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鉴别有诊断价值。
- 贺端明蓝惠森
-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 Sysmex XE-5000检测浆膜腔积液的可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及手工法使用改良牛鲍计数板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测的差异,分析这两种方法的可比性。方法随机取患者送检的浆膜腔积液液标本58份,在XE-5000的体液模式下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及白细胞分类,对仪器法与手工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E-5000在总体标本检测中,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结果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r=0.98,红细胞计数r=0.52,单个核细胞r=0.42,多个核细胞r=0.58。白细胞数大于或等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r=0.98,红细胞计数r=0.62,单个核细胞r=0.73,多个核细胞r=0.73。白细胞数小于2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31,红细胞计数r=0.99,单个核细胞r=0.18,多个核细胞r=0.50。在红细胞细胞数大于或等于1 000×106/L的标本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99,红细胞计数r=0.46,单个核细胞r=0.80,多个核细胞r=0.80。在红细胞数小于1 000×106/L的标本经检测中,各项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白细胞计数r=0.97,红细胞计数r=0.00,单个核细胞r=0.07,多个核细胞r=0.30。结论 XE-5000血液分析仪体液模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白细胞数较多的体液标本,可以部分代替人工镜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 贺端明蓝惠森江雁琼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手工法
- 新鲜全血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的比对试验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评价4种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使用重复性试验和对比试验,用新鲜全血检测4种仪器的精密度,评价4种仪器检测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定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88)标准(1/2)来判断实验仪器与比对仪器的相对偏差是否符合判断标准。结果 4种仪器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均较好,其变异系数(CV)值均小于5%;与ABX 120相比,3种仪器的检测结果与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根据判断标准,CD3700的RBC及BC5300的RBC和Hb相对偏差均超出允许误差,其他项目的相对偏差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调整后,所以项目的相对偏差都在判断标准内。结论在保证每台仪器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的前提下,定期对仪器进行比对分析,能够及时发现仪器存在的系统误差,通过调整与校准可以确保检验科为临床出具准确和一致的报告结果。
- 贺端明林该胃任婷婷
-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分析自动化
- 肝素结合蛋白与1,25-(OH)_2D_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与1,25-(OH)_2D_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ECOPD组48例、COPD稳定期组34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5-(OH)_2D_3、HBP水平,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WBC水平,同步行肺功能及相关检查。结果:AECOPD患者HBP水平为(74.15±13.24)ng/m L,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51.57±10.22)ng/m L(P<0.05);AECOPD患者1,25-(OH)_2D_3水平为(14.85±5.32)ng/m L,明显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19.46±6.52)ng/m L(P<0.05)。AECOPD患者PCT、hs-CRP及WBC水平均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COPD稳定患者(P<0.05)。血清1,25-(OH)_2D_3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HB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1,25-(OH)_2D_3、HBP可作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指标,二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重塑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江雁琼张艳玲贺端明伍慧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介素-6水平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随放置时间的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肝癌、冠心病患者血清标本30例,即刻分离血清后室温放置,在0、2、6、12、18h分别测定IL-6浓度,并与10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各组IL-6初始水平分别为肝癌组(43.96±15.87)μg/L、冠心病组(42.17±10.34)μg/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94.43±20.32)μg/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4.53±6.06)μg/L与健康对照组(2.71±0.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标本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其IL-6水平有一定的变化规律,0~2h内IL-6水平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及以后与各组IL-6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血液离心后室温放置2h内,IL-6水平稳定,而随放置时间的延长,IL-6水平变化大,故临床检测IL-6需在2h内完成,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 贺端明江雁琼方容伍慧妍蓝惠森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标本放置时间原发性肝癌冠心病
- Sysmex UF-500i检测尿红细胞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对Sysmex UF-500i全自动型尿沉渣分析仪在红细胞(RBC)检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Sysmex UF-500i和显微镜两种方法分别对该院门诊患者870份新鲜尿液标本进行RBC检查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ysmex UF-500i检测尿RBC阳性率为30.0%,显微镜镜检阳性率为24.0%,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ysmex UF-500i检测尿RBC会出现假性结果,结晶、真菌孢子、细菌群是导致假阳性的主要因素,而破碎RBC和影形RBC则是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上采用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RBC时,需结合显微镜镜检以避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 贺端明江雁琼蓝惠森
- 关键词:SYSMEXUF-500I尿沉渣尿红细胞
- IL-10和IL-12与肿瘤坏死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住院的CHB患者42例作为CHB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2例作为急性乙型肝炎组,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10、IL-12及TNF-α水平。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CHB组血清IL-10、IL-12和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血清IL-10、IL-12和TNF-α显著高于CHB组(P<0.05)。CHB组IL-12/IL-10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急性乙型肝炎组(P<0.05)。CHBⅢ级患者血清IL-10、IL-12和IL-12/IL-10显著低于CHBⅠ级和CHBⅡ级患者(P<0.05),CHBⅡ患者血清IL-10、IL-12和IL-12/IL-10显著低于CHBⅠ级患者(P<0.05),3组不同临床分级CHB患者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CHB患者治疗后好转35例,未愈7例。好转患者IL-10、IL-12和IL-12/IL-10显著高于未愈患者(P<0.05),两者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的免疫反应,IL-12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中起到重要作用,TNF-α在肝细胞纤维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三者在CHB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江雁琼贺端明伍慧妍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