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静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80岁以上老年人肺栓塞溶栓治疗二例被引量:1
- 2000年
- 郑欲知高红梅贾静侍晓云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肺栓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病死率
- 全文增补中
- 咬合创伤大鼠牙槽骨中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NF 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蛋白(OPG)) 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牙槽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RANKL和OPG在咬合创伤牙槽骨改建中的意义。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实验组大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咬合面上粘结厚度为1mm的方丝,用Super bond复合树脂堆积法粘结,形成同侧下颌第1磨牙的咬合创伤模型;对照组未作粘结处理。在1、3、7、14、28天处死大鼠后,提取其左下颌第1磨牙区牙槽骨组织总RNA。用RT PCR检测RANKL和OPGmRNA表达水平。结果 持续性咬合创伤导致牙槽骨内RANKL mRNA表达增强,与对照组在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PG mRNA表达减弱,与对照组在第14、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RANKL/OPG mRNA值偏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咬合创伤后RANKL mRNA表达增强、OPG mRNA表达减弱,可能与牙周组织适应性改建有关。
- 章捍东刘洪臣贾静
- 关键词:骨保护蛋白咬合创伤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在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疗效评定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评估化疗效果及病情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92例肺癌、32例良性肺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血清NSE水平。结果肺癌组血清NSE的阳性检出率为59.78%,明显高于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阳性率水平显著高于肺腺癌及肺鳞癌(P〈0.05或P〈0.01)。小细胞肺癌组NSE平均水平随肿瘤临床分期而升高。SCLC组化疗后NSE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01或P〈0.01)。结论血清NSE水平对小细胞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 贾静张健鹏焦宏彬
- 关键词: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绝经期女性口干症发生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 2017年
- 唾液在口腔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消化、摄食、防御以及保护口腔软硬组织等,正常成年人唾液分泌量为每天600-800 ml。当唾液分泌异常时,就会引起许多口腔系统性疾病,甚至全身系统性疾病,最常见的口腔系统疾病有口干和龋病。女性绝经前后,由于生物因素和内分泌的改变,特别是激素方面的改变,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其中,口干症是更年期女性最常见的问题之一。70%患有口干症的更年期女性唾液流量减少,目前的研究对于口干症的病因并不十分明确。
- 白芸贾静
- 关键词:绝经期口腔干燥口干症病因学
- 咬合创伤大鼠行为学及营养状况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建立大鼠咬合创伤动物模型,观察创伤后大鼠行为学及营养状况变化。方法:将直径0.5mm方丝粘固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造成对牙合牙的创伤。粘固一个月内观察大鼠行为学及体重变化并拍摄上下颌磨牙根尖片。结果:咬合创伤后大鼠体重增长低于对照组,反应敏感性降低,X线片显示创伤牙牙周膜增宽,牙槽骨吸收。结论:咬合创伤使大鼠产生行为学变化,并抑制体重增长。
- 贾静刘洪臣黄湛章捍东
- 关键词:咬合创伤行为学营养状况
- 伴慢性广泛性疼痛的慢性口颌面疼痛与社会因素及睡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刘芳曲妍逯文华牛凯宇贾静
- 磨牙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磨牙症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磨牙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磨牙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张燕贾静
- 关键词:磨牙症情绪应激人格
- 咬合创伤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fos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c-fos(核磷酸蛋白原癌基因)对咬合创伤的反应,探讨神经元在咬合创伤中的功能变化。方法:将直径0.5mm方丝粘固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观察咬合创伤后1,3,7d,2w,4w,5w时Sp5C中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Sp5C中偶见极少量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咬合创伤后7d,c-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2w时达到高峰,4w时开始下降。结论:咬合创伤刺激诱导了Sp5C中神经元的激活。
- 贾静刘洪臣国文邓宏燕杨德圣刘雪梅
- 关键词:咬合创伤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 围绝经期口干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45-55岁围绝经期女性口干症的患病率在50%以上。口干症的发生与唾液腺功能障碍有关,唾液减少可造成口腔的自洁作用减弱,患龋风险随之升高,严重危害口腔健康。本文主要就围绝经期唾液腺的改变及口干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
- 刘姝雅郭亚娟贾静
- 关键词:围绝经期口干症雌激素唾液腺
-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星形胶质细胞对咬合创伤的反应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大鼠咬合创伤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咬合创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方丝将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咬合抬高0.5mm,形成左侧磨牙早接触的创伤咬合。粘固后1,3,7,14,30d取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见少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呈散在分布,咬合创伤3d时,实验侧GFAP阳性面积增加,荧光强度增强;7d时达到高峰,14d组GFAP阳性反应产物开始减少。结论:咬合创伤激活了星形胶质细胞,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口颌面痛产生及维持中发挥作用。
- 贾静刘雪梅章捍东刘洪臣
- 关键词:咬合创伤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