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文峰
- 作品数:38 被引量:1,6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退化矿山的植被恢复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退化矿山的植被恢复设备,包括轴杆、自胀式导向管、压固膜机构及种浆喷施机构,种浆喷施机构的出口向下倾斜并伸出压固膜机构,种浆喷施机构的进口端与供料管连接;蜂窝状覆层卷装配于轴杆上,蜂窝状覆层卷的一端穿经...
- 党晓宏刘阳蒙仲举高永袁立敏迟文峰韩彦隆高琴张星
-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动态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以遥感手段监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壤风蚀强度,分析了工程区LUCC及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及关系。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前后,LUCC及土壤风蚀强度差异明显。近30a,LUCC过程主要表现了由耕地开垦向生态退耕还林、草转变,伴随生态恢复和沙化有效抑制态势;耕地总体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态势,耕地面积1990~2000年增加面积是2000~2015年减少面积的1.9倍;林地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15年耕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446.1km2和1 129.3km2,西部最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扩张明显;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转换类型以沙地向草地转化为主,面积为1 493.1k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土壤风蚀侵蚀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工程实施后改善趋势明显(P<0.01);总体上,东部、南部地区以高覆盖、中覆盖草地类型为主的地区土壤风蚀量小;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土壤风蚀量较大,但总体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土壤风蚀强度影响较大,土壤风蚀模数依次为沙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旱地>灌木林>水田>高覆盖度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有林地;低覆盖度向高覆盖度草地类型转化有效抑制土壤风蚀量(减少66.12%),植被覆盖度的增加有效降低土壤风蚀模数;沙地周边区域,高/中覆盖度向低覆盖度草地类型转换过程中,土壤风蚀量呈增加(58.26%)态势,草地转化为沙地、旱地土壤风蚀量增加。
- 迟文峰迟文峰匡文慧刘正佳
- 关键词:遥感LUCC土壤风蚀
- 一种草原有机粪肥自动收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原有机粪肥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收集架,收集架包括多根屋顶型支撑杆,且屋顶型支撑杆的一端高于另一端,多根屋顶型支撑杆之间间距相等且通过多根横杆固定连接,位于两头的两根屋顶型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且...
- 党晓宏蒙仲举高永刘阳迟文峰韩彦隆郭春晖王瑞东李鹏李小乐
-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被引量:997
- 2014年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本文采用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信息源和相同的技术方法,对中国1980年代末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发展土地利用动态区划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时空特征。我们发现:1990-2010年的20年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南减北增,总量基本持衡,新增耕地的重心逐步由东北向西北移动"是耕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扩展提速,东部为重心,向中西部蔓延"是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基本特征;"林地前减后增,荒漠前增后减,草地持续减少"是非人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特征。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两个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原有的13个土地利用变化区划单元演变为15个单元,且部分区划单元边界发生变化。主要变化格局特征为黄淮海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城镇工矿用地呈现明显的加速扩张态势;北方地区耕地开垦重心由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转向西北绿洲农业区;东北地区旱作耕地持续转变为水田;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南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初显。近20年间,尽管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的耕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仍然是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2000年后的第一个10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在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方面,应用"动态区划法"开展世纪之交两个10年中国LUCC空间格局变化的分析,有效揭示了20年来中国LUCC"格局的变化过程",即动态区划边界的推移、区划单元内部特征的变化与单元的消长等;以及"变化过程的格局",即土地利用变化过�
-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 关键词:卫星遥感土地利用变化
- 昆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8年共3期昆明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昆明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90-2008年,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逐渐减少,而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逐渐增加,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盘龙区、五华区和官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最快,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换类型。
- 陈桂良杨为民迟文峰谭春阳王跃辉吴月圆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基于GIS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被引量:12
- 2017年
- 在ArcGIS 10.2的支持下,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和生物因子(植被、竹林类型)上的生境选择(动物利用某种生境类型面积占其家域的比例)与利用(动物家域内某生境类型面积与保护区的这一类型面积的比例)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卧龙大熊猫在生境选择过程中,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海拔区间为1 5 00~3 000 m,平均利用率达到了55.9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海拔区间为2 000~3 500 m,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9.64%;大熊猫生境利用在坡度上相对均匀,而生境选择的主要坡度区间为20°~50°,占空间利用面积的85.56%;生境利用率最高的坡向区间为270°~315°,占比达到了31.88%。(2)生物因子:大熊猫生境利用率较高的植被类型区域为亚高山针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林,利用率分别为51.04%和70.20%;而生境选择的主要植被类型区域为针叶林与针阔混交林,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0.23%;生境利用率最高的竹林类型区域为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林,利用率达到了51.63%,而生境选择的主要竹林类型为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和冷箭竹,二者占空间利用面积的95.20%。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不同地形和生物因子分异区间(类型)大熊猫的生境面积分布和空间利用模式特征,丰富了大熊猫生境选择与利用特征的研究手段。
- 白文科张晋东杨霞迟文峰董鑫李程古晓东周材权
- 关键词:GIS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选择
- 资源型城镇空间扩展遥感监测分析——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以RS和GIS作为技术支撑,基于多期Landsat TM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全数字化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提取鄂尔多斯市城镇空间信息特征,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以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镇扩展的强度和紧凑度,同时以评价指标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相结合方式,对鄂尔多斯市城镇扩展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的开发导致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是城镇扩展的重要驱动因子,政府政策性要素在宏观上及区域地理环境作用着城镇的扩展。
- 迟文峰郝润梅苏根成匡文慧王宏亮
- 关键词:GIS
- 基于混合光谱分解模型的城市不透水面遥感估算方法被引量:4
- 2012年
- 城市不透水表面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种地表水不能直接下渗到土壤中的人工地貌特征,包括城市中的公路、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建筑屋顶等。城市不透水面是城市最基本的组分之一,其覆盖状况随城市发展的变化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效应。本文应用Landsat7-TM影像,基于线性混合光谱分解模型,提取了北京城市不透水面分布并对其进行分析。
- 武晓峰苏根成匡文慧王宏亮迟文峰贾静
- 一种基于高寒地区沙化草地的草籽分层种植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寒地区沙化草地的草籽分层种植设备,包括与驱动机构连接并被驱动机构驱动而进行草籽和肥料混合输送的混合输送机构,于所述混合输送机构的出口处装配有分层式种植机构,所述混合输送机构与机架连接,且各混合输送机...
- 党晓宏蒙仲举高永刘阳迟文峰王俊韩彦隆郭春晖王瑞东李鹏
- 近30年京津唐地区城市用地扩张规模与未来情景模拟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人口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巨型城市区迅速兴起,然而,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扩张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矛盾日益增加,因此,研究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特征、驱动力及未...
- 迟文峰
- 关键词:京津唐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