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会秋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被引量:9
- 2012年
- 本文通过对中国周边的中亚地区的三个早期铜器发展序列的分析,了解到亚洲地区早期铜器的一般发展规律以及本地发展与外来传入的区别;并收集了欧亚草原早期金属器的相关地区的资料,明确了这些铜器的年代;最后以此为基础审视中国最早并且集中的齐家文化金属器,对这些金属器可能的发展阶段以及来源做出有根据的推测。论文根据金属器的形态研究认为,中国早期金属器在形态方面很多都是外来的,但是没有解决中国金属器的制作能力是否也是外来的,这有待考古与冶金史更好的结合。
- 杨建华邵会秋
- 关键词:冶金史齐家文化青铜文化
- 欧亚草原东部金属之路的形成被引量:4
- 2017年
- 中国北方地区是欧亚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器反映出来的两地文化交往可分两个方向:一个是中国北方与蒙古高原东部和外贝加尔地区交往的东区,另一个是中国北方与亚洲内陆地带交往的西区。东区最发达时期是公元前2千纪后半叶的商末周初,中国北方青铜器的影响范围最西到达了米努辛斯克盆地;在战国晚期的长城以北又孕育了匈奴文化,这些都说明中国北方是亚洲草原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西区的交往始于公元前2千纪初,公元前1千纪中叶的东周时期是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后阶段,中国北方先后受到来自西萨彦岭、阿尔泰山和天山的影响,新疆作为东西交流的通道是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以前已经存在着上千年的民间草原金属之路。
- 杨建华邵会秋
- 关键词:欧亚草原欧亚大陆金属人类历史农业文明牧业
- 从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看草原金属之路被引量:12
- 2015年
- 夏家店上层文化经历了形成期、繁荣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繁荣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最为发达,其青铜武器、车马器及动物纹装饰艺术除部分与中原地区相似外,还出现了较多欧亚大陆草原青铜文化的因素。夏家店上层文化是欧亚大陆草原金属之路东部草原最为典型的代表,为揭示草原金属之路提供了重要证据。
- 邵会秋杨建华
- 关键词:夏家店上层文化欧亚草原文化交往
- 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存探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安德罗诺沃文化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最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欧美考古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新疆地区也存在着一些与境外安德罗诺沃文化相似的遗存,20世纪90年代初,梅建军先生就曾对这些遗存进行过初步的分析。近年来又有一系列的相关遗存资料发表,这些资料既包括部分遗址和墓葬,还包括窖藏青铜器以及一些零星采集的青铜器。那么这些遗存文化属性是什么?它们与境外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正是本文所想要探讨的问题。
- 邵会秋
- 关键词:文化类型考古学文化青铜时代
- 新疆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迹调查2015年度调查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2014年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罗布泊地区自然与文化遗产综合科学考察'正式启动。2015年度继续开展工作,考察区域位于楼兰古城东南,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另外对楼兰古城、楼兰古墓群09LE31号墓地中的一座被盗墓等也进行了调查和考古学考察,新发现房址2座、墓地2处。采集一大批珍贵遗物,已编号的有465件。器类有陶、铜、铁、玉石器、瓷、玻璃、贝、钱币等,更有个别遗物堪称精品,如铜印、花押、玉斧等。通过2014和2015两个年度的调查对楼兰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与文化遗产分布概况、保存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2015年新发现的居址、墓葬和采集的遗物更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该地区人类活动的认识,对于深入了解、研究罗布泊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 秦小光许冰张磊唐自华刘丽穆桂金林永崇潘燕芳魏东邵会秋崔有生吴勇田小红胡兴军张蕊侠于志勇
- 关键词:村落墓葬
- 考古学中碳十四数据使用问题的讨论被引量:3
- 2012年
- 关于考古学遗存绝对年代的科学测定方法有很多,像碳十四断代法、树木年轮法和古地磁法等,但其中碳十四断代法无疑是目前考古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年手段。然而碳十四测年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体现在其测年的误差上,由于在国内和国外不同实验室、选取不同标本、使用不同方法,都会得到差异很大的结果,而且还存在着所测标本的污染问题,其准确度存在很多争议和质疑。
- 邵会秋
- 关键词:考古学污染问题实验室断代
- 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被引量:12
- 2015年
- 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交往是以亚洲草原为主,分为东部文化交往区和西部交往区。东区最发达的时期是商末周初,它的范围向西推到了米努辛斯克盆地;西区最发达的时期是东周时期,它的东界到达蒙古国中部到太行山一线。到了战国晚期和汉代初期,长城的建立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人群产生了分化,部分早先南下的北亚人群则退到长城以北并结合了西面欧亚草原的文化因素形成了特有的匈奴文化。在强大的匈奴联盟时期,中国北方与东部的蒙古高原以及与西部内陆亚洲山麓地带的交往几乎停滞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欧亚大陆交往的前沿是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这种交往路线和方式的改变,导致中国和欧亚大陆交往进入了新的时代。
- 杨建华邵会秋
- 关键词:丝绸之路欧亚草原文化交往
- 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被引量:5
- 2009年
- 从2001年起,由A·A·科瓦列夫组织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亚洲腹地考古考察队与圣彼得堡学院Roerich家族博物馆、蒙古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及乌兰巴托大学联合对蒙古地区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在为期7年的工作中,
- A.A.科瓦列夫Д.额尔德涅巴特尔邵会秋潘玲
- 关键词:青铜时代文化人骨石棺古尔
- 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空首斧的传布被引量:6
- 2011年
- 塞伊玛一图尔宾诺遗存(Seima-Turbino)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最早1912年塞伊玛墓地的发掘至今,很多学者对该类型遗存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然而由于早先的发掘是非专业的,对墓地本身破坏严重,随葬品都失去了出土位置等详细信息,而后来的发现也多为零星采集,少有完整的墓地资料发表,所以虽然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很长一段时间相关研究一直不能够深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学者切尔内赫对塞伊玛—图尔宾诺类型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塞伊玛—图尔宾诺跨文化现象的概念。近些年来的研究也都是在切尔内赫的成果基础之上进行的。最近,切尔内赫相关专著《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一书被译成中文,这为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本文就是以此为基础。
- 邵会秋杨建华
- 关键词:空首青铜时代青铜文化
- 河套东部地区东周墓葬出土工具武器研究
- 2010年
- 本文结合新发现的东周时期墓葬材料,揭示河套东部地区东周墓葬中出土的工具武器特征,并对其所反映的墓地特点和文化渊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文研究表明,这一地区东周墓地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不同墓地的人群对随葬器物种类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墓地男女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另外,该地区受到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晚期中原文化因素有加强的趋势。
- 邵会秋曹建恩
- 关键词:东周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