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晓宁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磁共振
  • 7篇心肌
  • 5篇心肌病
  • 5篇型心
  • 5篇扩张型
  • 5篇扩张型心肌
  • 5篇扩张型心肌病
  • 5篇肌病
  • 3篇心肌纤维
  • 3篇心肌纤维化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磁共振
  • 3篇血管
  • 3篇直方图
  • 3篇纤维化
  • 3篇肌纤维化
  • 3篇成像
  • 2篇对比剂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14篇邵晓宁
  • 12篇程敬亮
  • 4篇孟炯
  • 3篇张文博
  • 3篇孙英杰
  • 2篇金红瑞
  • 2篇尹刚
  • 2篇赵世华
  • 2篇陆敏杰
  • 2篇张雪萍
  • 2篇靳雅楠
  • 1篇文宝红
  • 1篇杨子涛

传媒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设备工程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_1-mapping直方图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对3.0 T MRI设备扫描得到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T_1-mapping图像进行直方图分析,找出扩张型心肌病与正常对照组直方图参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直方图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从而判断直方图对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研究组),其中男性38例,女性10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7.40岁。24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7.67岁。行3.0 T心血管MRI(CMR)检查。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回复(MOLLI)序列进行左心室成像,获取左心室基底段、中央段及心尖段心肌T_1-mapping图像。提取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峰度系数、偏度系数、百分位数等。用AUC评价直方图参数对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均值、方差、最大值及10%分位数、25%分位数、50%分位数、75%分位数、90%分位数等直方图参数对比正常对照组显著上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最小值、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外,均值、最大值、方差、10%分位数、25%分位数、50%分位数、75%分位数、90%分位数AUC均>0.7。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大多数直方图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AUC集中在0.70~0.92,直方图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可能提供帮助。
邵晓宁孙英杰程敬亮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血管磁共振直方图
国内在用磁共振线圈的配置和使用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评价国内在用磁共振线圈的配置和使用效果,为行业发展和政策实施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调查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8家医疗机构的磁共振设备线圈的配置与使用情况。结果通过对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三级医疗机构在磁共振设备线圈配置率上高于基层医疗机构,进口磁共振设备的线圈配置率高于国产磁共振设备线圈;在配置比例方面,基础线圈配置丰富,专用线圈配置较少;在线圈的使用情况方面,线圈故障率随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而出现增长趋势,三级医疗机构和进口的磁共振设备线圈故障率较高。通过使用德尔菲问卷法建立的线圈使用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线圈使用情况,发现进口磁共振设备线圈的使用表现整体优于国产磁共振设备线圈,不同厂家的磁共振设备线圈在使用表现上各有优缺点。结论目前国内在用磁共振线圈主要根据以临床业务开展需求为主导的原则进行配置,在不同医疗机构和设备厂家中线圈的配置情况不同,随着医疗改革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和国产厂家要注意提升影像检查新技术和配套专用线圈的配置,同时对磁共振线圈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业务水平,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刘良张晓盼韩少强文宝红邵晓宁吕佩颖孟炯薛浩程敬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功能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采用MR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纤维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44例DCM患者(DCM组)和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DCM患者心肌是否存在LGE,将DCM组再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所有被检者首先行左心室短轴电影扫描;并于注射对比剂前、后分别行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和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扫描,以取得短轴位T1mapping和延迟增强图像。通过短轴电影序列获得左心室心功能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心排出量(LVCO)、左心室心肌质量(LVMM),并获得除LVEF外其余参数的标准化指数;获得左心室短轴平均T1值。对以上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CM组LVEF和LVEDV指数、LVESV指数、LVSV指数及LVMM指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LGE(+)亚组LVEDV指数[(214.63±66.62)ml/m^2]明显大于LGE(-)亚组[(178.61±44.68)ml/m^2,P<0.05];DCM组心肌T1值[(1 326.90±59.75)ms]显示明显大于对照组[(1 238.68±51.90)ms,P<0.001];DCM组心肌T1值与LVEF呈负相关(r=-0.324,P<0.05),与LVEDV指数、LVESV指数呈正相关(r=0.385、0.384,P均<0.05)。结论 T1mapping技术和LGE均可检测DCM心肌纤维化,且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与左心功能存在一定关系。
孙英杰张文博程敬亮金红瑞邵晓宁
关键词:纤维化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颅脑病变患者,采用3.0 T超导MRI仪,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 DWI,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MRI所提示颅脑占位的图像,评价两种扫描序列的DWI图像,并进行图像综合评分。测量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病灶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作为客观图像评价标准,并比较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综合评分、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ADC值的差异。结果:RESOLVE DWI序列评分显著高于ss-EPI DWI序列,信噪比显著增加,图像畸变面积显著减小,两种扫描序列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RESOLVE DWI序列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脑占位病变而不改变ADC值,有利于颅脑占位病变的诊断。
邵晓宁张雪萍杨子涛程敬亮
关键词:颅脑病变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
T1 mapping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T1 mapping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DCM患者(DCM组)和1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T1mapping和延迟钆增强(LGE)扫描。根据DCM患者是否存在LGE分为LGE(+)亚组和LGE(-)亚组。根据LGE形态和区域,将LGE(+)亚组心肌分为线状LGE区、斑片状LGE区、弥漫性LGE区及远程区(正常心肌区)。分别测量对照组、DCM组、线状LGE区、斑片状LGE区、弥漫性LGE区、远程区T1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CM组T1值[(1332.55±61.34)ms]明显高于对照组[(1222.52±45.59)ms,P<0.001]。对照组心肌T1值与线状LGE区[(1359.44±77.93)ms]、斑片状LGE区[(1456.49±110.27)ms]、弥漫性LGE区[(1524.17±52.30)ms]及远程区[(1329.11±64.12)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GE(+)亚组T1值[(1341.35±65.01)ms]与LGE(-)亚组[(1310.06±45.5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LGE和T1mapping成像诊断DCM组心肌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95。结论 T1mapping评价DCM心肌纤维化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孙英杰程敬亮张文博邵晓宁金红瑞
关键词:心肌疾病纤维化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扩张型心肌病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2023年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确诊过程相对繁琐,为帮助临床医生诊断DCM,本研究在分析DCM患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心肌短轴T1-mapping图像的直方图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半自动计算机辅助诊断DCM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图像,并对2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3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改进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dified Look-Locker inversion recovery,MOLLI)序列获得T1-mapping图像。由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短轴层面T1-mapping图像上绘制心内膜和心外膜,从而提取出心肌区域并计算心肌T1值的直方图参数,包括均值、方差、最大值、最小值、众数、百分位数等。随机选取70%被试者的直方图参数作为SVM的训练集,余下30%为测试集。测试程序共运行了100次,平均准确度作为整体准确度。结果DCM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值、最大值、众数等直方图特征参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12个直方图参数为分类依据的SVM分类器的诊断准确率为0.81±0.07。结论基于SVM的磁共振心肌短轴T1-mapping图像直方图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半自动计算机辅助诊断DCM的方法。
邵晓宁靳雅楠张文博程敬亮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血管磁共振直方图分析支持向量机
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成像仪射频系统故障三例
2024年
磁共振成像无电离辐射且软组织成像效果较好,已成为常规体检和疾病诊断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诊疗技术之一。磁共振设备结构复杂,维修及维护成本较高,长期高负荷的运转会导致磁共振设备故障率增加。本文总结了本院飞利浦Ingenia 3.0 T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三例,包括de-tuned印刷电路板故障、射频放大器故障及体线圈故障。文中对三例飞利浦磁共振设备射频系统故障的表现进行了描述,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故障排除过程,包括观察外观、提取后台日志参数、测量疑似受损部件指标、更换受损部件以及系统测试。通过深入分析射频系统故障案例,分享维修经验,以期提高设备使用率。
邵晓宁吕佩颖刘良程敬亮
关键词:射频系统射频放大器体线圈
医用3.0 T磁共振成像仪梯度系统故障三例
2024年
梯度系统是磁共振成像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产生X轴,Y轴及Z轴三个方向的梯度信号,从而对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确定信号的空间位置。梯度系统功率高、散热量大,需要对梯度线圈及梯度放大器进行冷却。梯度系统及其冷却系统故障将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甚至设备停机。本文总结了三例梯度系统故障,包括梯度线圈水冷系统故障、梯度放大器线路故障及梯度放大器散热风扇故障,包括三例故障的表现、探究了故障原因并给出故障排除方法,供同行参考,以期共同提升维修水平,提高设备使用率。
邵晓宁吕佩颖刘良孟炯程敬亮
关键词:散热风扇
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附属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扫描过程无辐射、扫描图像分辨率高等优点使其成为医学影像检查方法中的主力军。日常工作中,院方作为用户通常专注于磁共振主磁体的使用和维保管理,但其附属设备的性能和状态会直接影响MRI系统的工作质量和进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精密空调、冷水机和不间断电源。磁共振系统设备昂贵且内部架构复杂,附属设备一般需要24h持续运行以保证主磁体系统的稳定,为避免故障频发,除厂家授权的专业维保人员,院方也应配备专人定期对此类设备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
吕佩颖邵晓宁刘良孟炯程敬亮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附属设备精密空调冷水机不间断电源
基于战略分析方法的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时常陷入“管理难、质控难、维保难、效益分析难”的困境。采用管理经济学领域的两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和八何分析法,对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并从医院管理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与解决方案,旨在全面掌握管理现状中的难点与重点,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发挥其所具备的功能和性能。同时,对设备管理工作的分析和规划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为医院开展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提供决策依据。
吕佩颖邵晓宁刘良孟炯程敬亮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SWOT分析法医院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