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蕾

作品数:12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脉络膜
  • 5篇脉络膜厚度
  • 4篇近视
  • 4篇高度近视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2篇血管
  • 2篇眼底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图像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相干
  • 2篇黄斑
  • 2篇巩膜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相干
  • 2篇病变
  • 2篇病理生理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依未科技(北...
  • 1篇海德堡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作者

  • 12篇邵蕾
  • 9篇魏文斌
  • 1篇王亚星
  • 1篇徐亮
  • 1篇陈长喜
  • 1篇杨琼
  • 1篇王倩
  • 1篇周金琼
  • 1篇佘海澄
  • 1篇周凌霄
  • 1篇游启生
  • 1篇徐捷
  • 1篇董力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健康世界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技术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测量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参数进行全自动定量测量,分析我国北方50岁以上人群视网膜血管参数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50岁以上无眼底病的患者1842例,对纳入的受试者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抽血和眼科检查;收集各受试者任意一眼以视盘为中心的彩色眼底照片,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网络ResNet101-Unet构建血管分割模型,进行全自动视网膜血管参数定量测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视网膜血管分支夹角、血管分形维数、血管平均管径和血管平均弯曲度。比较不同性别间各视网膜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眼部因素和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因素是否是各视网膜血管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模型对于血管分割和视盘分割的准确度均高于0.95。1842例受试者血管分支夹角为(51.023±11.623)°;血管分形维数为1.573(1.542,1.592);血管平均管径为64.124(60.814,69.053)μm;血管平均弯曲度为(0.001062±0.000165)°。男性血管分支夹角大于女性,血管平均管径和血管平均弯曲度小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较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血管平均管径增大1.142μm(B=1.142,P=0.029,95%CI:0.116~2.167);血管平均弯曲度与高血压(B=3.053×10^(-5),P=0.002,95%CI:1.167×10^(-5)~4.934×10^(-5))和饮酒量(B=1.036×10^(-5),P=0.014,95%CI:0.211×10^(-5)~1.860×10^(-5))呈正相关,与高脂血症呈负相关(B=-2.422×10^(-5),P=0.015,95%CI:-4.382×10^(-5)~-0.462×10^(-5))。眼部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眼轴长度每增加1 mm,血管分形维数减小0.004(B=-0.004,P<0.001,95%CI:-0.006~-0.002),血管平均管径减小0.266μm(B=-0.266,P=0.037,95%CI:-0.516~-0.016),血管平均�
史绪晗董力邵蕾凌赛广董洲牛莹张瑞恒周文达魏文斌
关键词:视网膜血管眼底照相人工智能
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及糖尿病和青光眼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群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SFCT )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相关疾病与脉络膜厚度的关系。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数据来源于“北京眼病研究2011”。包括3468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4.6±9.8)岁。对参与者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并采用谱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扫描( EDI SD-OCT)测量脉络膜厚度。分析纳入糖尿病患者246例,青光眼患者128例。计算人群平均SFCT及相关疾病患病率;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SFCT的眼部及全身危险因素。结果人群平均SFCT为(253.8±107.4)μm。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与SFCT相关的因素包括:低龄(b=-4.12, P<0.001)、眼轴长度短(b=-44.7, P<0.001)、男性(b=-28.5, P<0.001)、前房深度(b=39.3, P<0.001)、晶状体厚度(b=26.8, P<0.001)、角膜曲率(b=46.0, P<0.001)及BCVA(b=-48.4, P=0.001)。糖尿病组平均SFCT 为(266±108)μm。多因素分析示SFCT与确诊糖尿病显著相关(b=21.2, P=0.001),但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0.61)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级别( P=0.14)均无显著相关性。青光眼组平均 SFCT 为(201.4±102.4.1)μm,其中开角型青光眼为(210.1±104.7)μm, PACG为(184.2±93.6)μm。多因素分析SFCT与闭角型青光眼显著相关( b=-32.3, P=0.04);而与开角型青光眼无显著相关( P=0.44)。结论本研究人群平均SFCT为(253.8±107.4)μm。 SFCT随年龄和近视屈光度数的增加而下降,并且与男性、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BCVA相关。糖尿病人群的SFCT较健康人稍厚,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发展并不能加重脉络膜的改变。闭角型青光眼的SFCT较健康人薄,而开角型青光眼的SFCT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中华眼科杂志,2014,50:414-420)
邵蕾王亚星徐捷陈长喜游启生周金琼徐亮Jost B.Jonas魏文斌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脉络膜
玻璃体后脱离的分级及其与黄斑区病变的关系
2011年
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最常见的年龄相关性改变。近年的研究表明,完全性与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急性发生;而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始于旁中心凹的局限性玻璃体脱离,缓慢、隐匿发展,并可能引发多种黄斑区病理性改变,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及牵拉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相关研究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诊断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及黄斑区相关病变最为敏感,故以其断层影像为基础,将玻璃体后脱离的分级进行细化,可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
邵蕾魏文斌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病理生理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囊样水肿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及其与高血压其他靶器官风险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为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眼底病变。近年来,其传统分级方法饱受争议。一系列多焦视网膜电图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将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传统分级的1、2级合并为轻度病变,3、4级合并为重度病变,而不是根据眼底镜检查得到的形态学差异进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分级,可能更适应现代临床实践。目前认为视网膜病变与多种高血压靶器官的受累情况具有相关性。研究证实存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者,而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渗出期表现可作为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邵蕾魏文斌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
Thickness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Bruch's membrane complex and interdigitation band in adult Chinese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陈梦曦邵蕾
玻璃体腔穿刺辅助工具及玻璃体腔穿刺手术器械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玻璃体腔穿刺辅助工具及玻璃体腔穿刺手术器械,玻璃体腔穿刺辅助工具包括手持部和按压部,按压部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面和工作面,按压部的连接面和手持部连接,按压部的工作面适于与眼球的巩膜表面...
延艳妮魏文斌王倩杨琼邵蕾佘海澄
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断层影像学特征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研究
目的:利用相干光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高度近视脉络膜断层影像学特征,并比较高度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组,高度近视眼底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密(CCD)的差异、高度近视CCD及最佳矫正视...
秦书琪邵蕾魏文斌
关键词:高度近视新生血管
限定人群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分布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人群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方法资料来自北京眼病研究2011,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方法。等效球镜度≤-6. 00 D并满足测量要求的78例(103只眼)纳入高度近视组,对照组随机抽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227例(227只眼)正常眼。使用谱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术(EDI SD-OCT)对黄斑区进行扫描,专用软件测量脉络膜厚度。结果两组均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63. 0±92. 9)μm高度近视组(110. 6±85. 2)μm,对照组最小值出现在中心凹鼻侧略偏下方,平均厚度为(182. 2±89. 7)μm,高度近视组最小值出现在鼻下方,平均(60. 0±62. 7)μm。结论在高度近视人群中,脉络膜平均厚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脉络膜的血管状态及血流灌注变化可能对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有密切的影响。
周凌霄魏文斌邵蕾
关键词: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厚度的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脉络膜厚度的评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眼底图像,检测待评估眼底图像中脉络膜的呈现状态,若脉络膜的呈现状态为破损状态,则检测脉络膜的破损区域,根据破损区域评估脉络膜厚度,若脉络膜的呈现...
邵蕾凌赛广董洲魏文斌
重视对脉络膜厚度及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近年来,随着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技术的出现,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可更好地观察脉络膜断层结构并定点测量脉络膜的厚度。目前关于EDI SD-OC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该技术还可用于观察脉络膜病变的断层结构特征,测量脉络膜血管的直径,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多种眼底病,随访药物或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魏文斌邵蕾
关键词:图像增强脉络膜人体测量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