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士雷
-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 下寺湾李家塔油田长2段储层敏感性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针对李家塔油田低渗-特低渗油藏的特点,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敏感性成因机制,并根据下寺湾探区储层岩石分析结果及塔15井岩心敏感性室内试验结果,仔细研究长2段储层的各种敏感性,得出油田长2段储层具有中等水敏、酸敏、速敏和弱的碱敏性的认识,为油田注水开发和施工作业提供了依据。
- 夏长淮周海彬邹士雷
-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储层伤害机理油气层保护
- 钻井液混原油后气测异常的解释探讨
- 2004年
- 在钻井施工中,为预防和解除工程事故,常用原油作为润滑剂加入钻井液中,达到施工顺利的目的。但在钻井液中加入原油后,无疑给地质录井资料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目前主要用于发现油气层的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影响较大。该文从气测录井的基本原理入手,就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举证,提出了基值扣除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取样及分析解释过程,较有效地解决了因钻井液混原油后对气测资料解释的影响。
- 陈万辉潘晓辉何明慧邹士雷
- 关键词:钻井液气测录井
- 岩屑自然伽玛放射性录井方法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在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地质录井方法作为实时跟踪钻进过程,及时获取地层岩性及其地层流体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钻井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地层的岩性在录井现场已难以判断,造成传统的录井方法已难以适应现场施工要求。该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应对这种挑战的录井方法——岩屑自然伽玛放射性录井方法。文中介绍了该录井方法的理论依据,还通过大量的试验对该录井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得出该方法切实可行的明确结论。
- 佘明军潘晓辉邹士雷邵国军
- 关键词:岩屑地质录井放射性自然伽玛
- 振动式钻井岩屑清洗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式岩屑清洗机。它由底座、振动电机、弹簧、壳体组成,底座上装有振动电机,壳体通过弹簧与底座相连,壳体由筛网横隔成分离仓和污水仓两部分,污水仓底部设有排污口,分离仓的顶部开有进料口,侧面设有进水口,在...
- 邹士雷李力方勇佘明军岳喜枫裴新玉耿江波
- 文献传递
- 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0
- 2007年
- 空气钻井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钻井新工艺,在大幅度提高钻井效率、提高钻井施工队伍经济效益的同时,给地质录井工作者在施工现场判断地层岩性和确定油气异常显示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结合空气钻井在川东北普光气田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了空气钻井原理,详细分析了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其原因,结合实例提出了充分利用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以应对空气钻井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地质录井质量。
- 华学理佘明军张建立赵电波邹士雷李胜利
- 关键词:空气钻井岩屑岩性剖面图像识别技术
- 钻井液混原油后气测异常的解释探讨被引量:14
- 2003年
- 在钻井施工中,为预防和解除工程事故,常用原油作为润滑剂加入钻井液中,达到施工顺利的目的。但在钻井液中加入原油后,无疑给地质录井资料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目前主要用于发现油气层的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影响较大。该文从气测录井的基本原理入手就消除这一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和举证,提出了基值扣除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取样及分析解释过程,较有效地解决了因钻井液混原油后对气测资料解释的影响。
- 陈万辉潘晓辉何明慧邹士雷
- 关键词:石油钻井钻井液气测录井
- 东濮凹陷胡96块构造、储层特征新认识及开发潜力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胡96-2井、96-3井的钻探,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精细解释和剖面对比,在构造、储层特征研究、地层对比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①刑庄断层向东移近100m。②胡96-2井没有钻遇胡96块主力含油层位。③通过地层对比认为胡96-1井下部有一断距30m的断层,该断层为胡109断层。从构造剖面上看,胡109断层向北逐渐向刑庄断层靠拢,至到与其相交,胡109断层成为了一个单独的断块。通过砂岩发育特征研究及砂岩等厚图,确定了胡96块砂体类型及平面展布特征,预测了物源方向来自西边,存在砂岩变化快,延伸距离短的特点。通过研究对胡96块局部构造格局进行了修正,明确了胡96块的潜力区块,为下一步井位合理部署提供了依据。
- 刘军郑玲刘强鸿盖春华刘文英邹士雷
- 关键词:东濮凹陷储层构造储层特征
- 下寺湾地区油气富集特点及勘探方略被引量:8
- 2009年
- 下寺湾地区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目的层段上三叠统延长组地层平缓、构造简单,断裂褶皱不发育,发育的构造为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因此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岩性变化是油气聚集的主控因素,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聚集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积相带、古地貌、岩性变化和水动力条件等,其中鼻状构造对油气聚集仍然起控制作用,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油藏均在一定构造背景下形成。油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岩性油藏多但规模小。油气在纵向上主要在长2段富集,平面上油气聚集具有鲜明特点,次级分流河道、河道前缘、侧缘等储层物性相对好部位油气富集,主河道高渗储层油气难以保存,多为水层,因此,构造+沉积相研究是油气勘探重点和关键。
- 戴胜群夏长淮周海彬邹士雷
- 关键词:油藏类型陕北斜坡鄂尔多斯盆地
- 石油钻井气测录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气测录井装置,由气体检测装置、放大电路、A/D转换器和计算机处理与显示装置组成,气体检测装置是由气体检测元件、补偿元件和电阻组成一个电桥,气体传感器安装在石油钻井现场上返泥浆出口处,实时监测地...
- 岳喜枫潘晓辉周海彬邹士雷卢立泽方勇刘振宇李力裴新玉宁守方
- 文献传递
- 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岩心、水分析化验、油井试油、测井等资料,结合油井开发现状,研究下寺湾油田长2段储层电性特征对可动用储层识别方法,进而指导挖掘老井潜力层及为新投井提供投产依据。
- 刘军邹士雷盖春华李健
- 关键词:下寺湾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