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小立

作品数:49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白血
  • 14篇输注
  • 14篇白血病
  • 13篇血小板
  • 13篇血小板输注
  • 11篇血液
  • 11篇急性
  • 10篇细胞
  • 10篇疗效
  • 9篇急性白血
  • 9篇急性白血病
  • 8篇血液病
  • 8篇免疫
  • 7篇恶性
  • 6篇基因
  • 6篇骨髓
  • 5篇淋巴细胞毒
  • 5篇淋巴细胞毒试...
  • 5篇慢性
  • 5篇病患

机构

  • 45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州器官移植...
  • 4篇广州血液中心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421...

作者

  • 49篇邹小立
  • 32篇林伟
  • 29篇黄梓伦
  • 21篇陈澍英
  • 19篇佘妙容
  • 15篇杜欣
  • 10篇陆泽生
  • 10篇肖露露
  • 9篇吴穗晶
  • 9篇翁建宇
  • 9篇叶欣
  • 7篇黄铮人
  • 7篇邓程新
  • 5篇陈树英
  • 5篇凌伟
  • 4篇李明珍
  • 4篇廖鹏军
  • 4篇赖沛龙
  • 4篇谢蓉
  • 3篇吴萍

传媒

  • 12篇广东医学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临床血液学杂...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山西白血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9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ABC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未缓解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FABC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未缓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10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FABC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8例难治未缓解AL患者。观察造血恢复、植入率、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移植相关病死率、复发、总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移植后14~21 d获得完全供者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2(7~72)d和13(7~60)d;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0%和73.3%。中位随访10.5(3.1~66.6)个月,移植相关病死率5.6%(1/18),复发率为36.8%(7/18)。1年的预期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是(58.9±13.2)%和(53.6±15.5%)。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慢性GVHD是DFS独立有利因素。结论 FABC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难治性未缓解AL安全有效的方法。
翁建宇杜欣罗成伟邹小立凌伟吴穗晶郭荣邓程新陆泽生林伟黄梓伦刘晓力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补体依赖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解决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途径 ,改善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 选择淋巴细胞毒试验(LCT)阳性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 2 0名 ,采用补体依赖交叉试验 (CDC)从随意献血者中选出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结果 所有患者从血小板输注无效转为有效 ,LCT阳性率也逐渐下降至消失。
陈澍英肖露露邹小立龚峻梅佘妙容叶欣林伟黄梓伦
关键词:淋巴细胞毒试验
阿霉素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阿霉素(Adriamycim,ADM)是广谱、强效的蒽环类(Anthracycline)抗癌抗生素,在多种癌症的化疗中参与组成联合化疗方案,获得较好的疗效。我们从1991年1月至1992年3月,用国产阿霉素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病患者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诊断及疗效标准,均按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李明珍黄铮人陈雪英林伟邹小立成婴
关键词:血液病阿霉素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P15甲基化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探讨治疗后P15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变化。方法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31例MDS患者[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RCMD)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I(RAEB-Ⅰ)11例,RAEB-Ⅱ7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8例接受5 d方案,3例接受3 d方案。从中抽取7例RAEB-Ⅰ及RAEB-Ⅱ患者,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连续监测其P15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可评估的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骨髓完全缓解伴血液学改善(m CR+HI)5例,骨髓完全缓解(m CR)7例,单纯血液学改善(HI)3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1例,CR率10.7%,总有效率(CR+m CR+HI)64.3%,2年生存率为46.4%。经地西他滨治疗后,患者P15基因明显降低,且用药后第1周下降幅度最大,达20%~60%。结论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不良事件具有可控性,且治疗后P15基因明显下降。
邓程新吴萍翁建宇王玉春耿素霞陆泽生廖鹏军邹小立杜欣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甲基化P15基因
配型血小板输注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 (LCT)检测 ,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 (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者 ,给予输注补体依赖交叉配型 (CDC)相合的血小板。结果 :87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 2 16次 ,其中CCI有效率为 71% ,CCI无效率为 2 9% ;CCI有效组LCT阳性率为 7.9%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为 2 4 .6 % ,CCI无效组LCT阳性率与CCI有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0 .4 ,P <0 .0 1) ;对 17例LCT阳性而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共进行了 4 6例次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 ,CCI无效率分别为 :配型前 6 3.4 % ,配型后 35 .7% (χ2 =8.0 3,P <0 .0 1)。结论 :在 87例患者中 ,对产生同种抗体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患者 ,采用CDC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较好。
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肖露露林伟叶欣黄铮人佘妙容唐继森杜欣谢蓉吴穗晶
关键词:血液病恶性血小板输注有效性
14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
1995年
146例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7例,分别用VMP和HCTP方案治疗,完全缓解率达52.1%。单因素分析认为治疗前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巨核细胞数、Hb水平、血小板计数及内脏出血对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Hb水平、巨核细胞数、肝肿大及内脏出血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林伟邹小立黄梓伦黄铮人李明珍
关键词:白血病预后药物疗法长春新碱三尖杉
单采血小板输注减少同种免疫反应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SD)与输注随机多供者血小板(MD)疗效的比较。方法:对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病人,SD组78例和MD组35例,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计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MD组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和抗体强度明显高于SD组(P<001),CCI值明显低于SD组(P<001)。结论:输注随机单一供者血小板比输注随机多供者的血小板,无论在同种免疫性抗体形成的比例,还是在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和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
陈澍英肖露露邹小立叶欣林伟林伟马琳雅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恶性血液病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2000年
邹小立陈澍英黄梓伦佘妙容林伟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多药耐药基因基因表达
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66例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分析 66例多发性骨髓瘤 (MM )患者的特征、治疗反应和肾功能可逆性相关的因素及生存期。方法 :对 1992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诊断的MM患者 66例进行研究 ;统计学方法 :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的计算及生存曲线的绘制采用Kaplan Meier方法 ,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所有统计学检验均以α =0 .0 5为显著性水平。统计学计算使用SPSS 9.0软件包在PentiumII计算机上完成。结果 :66例患者 2 6例 ( 3 9.4% )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MM患者更多处于疾病的III期。肾功能不全和正常的MM患者治疗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P =0 .3 98)。 5 3 .8%的患者肾功恢复正常。血清肌酐水平 ( <3 5 4μmol/L)和肾功能不全的可逆性有关。肾功能恢复正常的中位生存期是 2 4个月 ,而肾功能不全不可逆的患者是 8个月 (P =0 .0 2 )。在多变量分析中 ,只有肌酐水平 (P =0 .0 469)和化疗反应 (P =0 .0 117)对预后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MM患者确诊时 ,3 9.4%有肾功能不全 ,可逆的肾功能不全比不可逆的有更长生存期。肾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是肾功能不全的程度、高钙血症。治疗反应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是影响MM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
佘妙容邹小立林伟黄梓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衰竭生存期
血液肿瘤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观察2组血液肿瘤患者,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4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32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后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PTR,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PTR与免疫的关系。结果A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2.5%,判断PTR为17.5%。B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8.0%,判断PTR为71.9%。A组通过CCI判断PTR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21.626,P<0.001)。通过CCI判断为PTR的30例患者中,检出HLA抗体者占13.3%,HPA抗体占3.3%。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TR呈显著的正相关(2=16.359,P<0.001)。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未改善,输注血小板>5次者更易产生PTR(P<0.001)。结论在引起PTR的因素中,主要以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则更易发生同种免疫,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增加出血及死亡率。
于荣秀李萍李敬华欧阳梅花邹小立陈澍英
关键词:无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