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百宁
- 作品数:23 被引量:39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寒牧区燕麦分期播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1988—1989年在铁卜加地区进行燕麦分期播种试验,根据两年22个播期的试验得到,燕麦各个播期的平均气温与出苗天数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1988年为 Y=81.22-9.51X,1989年为 Y=18.2287e^(1.0826/x);播种至成熟平均气温和天数的关系两年为 Y=273.668-16.373x。出苗的起点温度为0—4℃,开花和成熟均为10℃。1988年产草量、产籽量最高的是5月中旬播种的,1989年是4月下旬播种的。高寒牧区燕麦播种期以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宜。
- 杨有仓黄国胜郎百宁
- 关键词:燕麦高寒牧区栽培分期播种
- 浅谈我省牧草种子产业化问题
- 1998年
- 杨力军郎百宁
- 关键词:牧业牧草种子
- 燕麦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及我省种植区初议被引量:5
- 1990年
- 燕麦喜温凉,不耐高温。我省种植的燕麦全生育期需要≥0℃积温1350—1600℃,生长季内320mm降水基本上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我省燕麦适宜的种植区应以气温≥10℃的天数不少于50天,生长期内降水320mm,无霜期50天为限,否则成熟不稳定或不能成熟。依此指标初步把我省分成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 郎百宁车敦仁
- 关键词:燕麦生态条件
- 建立草业系统恢复青藏高原“黑土型”退化草地被引量:94
- 1998年
- 通过对“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面积和成因的调查与分析,查明青藏高原有较严重的“黑土型”退化草地703.19万hm2,其成因主要是不合理的放牧制度和长期超载以及鼠类危害。据此,提出了通过建立草业系统,加强天然草地管理,建立人工草地,调整畜群结构,发展季节畜牧业,实行系统耦合等设想,以提高本地区畜牧业经济效益,减轻天然草地压力,逐步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
- 马玉寿郎百宁
- 关键词:青藏高原退化草地人工草地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40
- 1997年
- 通过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气侯条件和高寒草甸草地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草地生态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水土流失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阻碍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利用天然草地,优化草地生产结构,培育家育优良品种,开展季节畜牧业生产,建立稳产高产人工草地,并建立健全草地资源监测、预测预报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研究是防治草地退化,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 王启基景增春王文颖郎百宁马玉寿蒋卫平
- 关键词:青藏高原草地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被引量:142
- 2002年
-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 ,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 4类 ,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
- 关键词:高寒草甸退化草地
- 施氮量与施氮时间对小嵩草草甸草地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3年
- 通过不同施肥时间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是恢复高寒草甸小嵩草退化草地植被,提高其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青藏高原小嵩草草甸尿素的最佳施用时间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较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应在300kg/hm2左右。
-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
- 关键词:施氮量草甸草地
- “利用荒漠和盐碱地建立人工草地的研究”总结报告被引量:2
- 1995年
- 课题在柴达木盆地实施,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碱茅是利用盐渍地建立人工草地的首选牧草,可在中一重度含盐量(0.5%~1.47%)的土壤上生长,种植第三年产青干草4500kg/hm ̄2;②在荒漠地区采用围栏封育2年后产草量比对照提高3.91倍,封育十灌溉提高4.29倍,灌溉十补播十封育提高1.42~6.2倍;③用沙棘、小红柳、绵柳建生物围栏5km,成活率分别为76%,96.8%和94%;④以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作指标确定牧草最佳收获期:沙打旺为8月下旬,首稽花期一结荚期,草木樨现蕾一初花期,碱茅抽穗一扬花期;⑤牧草生长季节内耕层土壤盐分春秋两季高,夏季低,最低期为6月。人工草地建植三年后土壤耕层盐分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45.91%,71.72%和86.26%。
- 郎百宁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人工草地
- 碱茅生长发育节律的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通过小区及大田的调查研究,论述了碱茅各生育期株高及生物量的发育规律和动态。研究结果:前期碱茅的株高及地上生物量生长缓慢,后期增长迅速,地上风干物质增长峰值出现在孕穗-抽穗期,达5.33g/(d.m ̄2),最高产量出现在成熟期为316.2g.m ̄(-2)地下生物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与地上生物量恰成相反趋势,在拔节-孕穗期产量达峰值,日增重达1.93g.m ̄(-2)。研究结果表明,碱茅是一种抗旱、耐盐碱、草质优良,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优良牧草。
- 郎百宁马玉寿李青云陆家宝
- 关键词:碱茅盐渍化牧草
- 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的改良被引量:7
- 1995年
- 对柴达木盆地退耕撂荒地进行封育+灌溉改良试验。结果表明:改良第1、2、3年地上生物量较改良前分别提高62.1%,148.3%,369.0%;草群中优良牧草比例由几乎为零上升到69.3%;群落组成由刺儿菜-苦苣菜-阔叶独行菜为主,演变为芦苇-星星草-刺儿菜为主,植物种类由改良前的4科4种增加到6科12种,植被盖度由15%上升到90%,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
- 马玉寿郎百宁李青云英陶
- 关键词:撂荒地柴达木盆地草地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