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成

作品数:10 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链霉菌
  • 2篇糖浆
  • 2篇酵母
  • 2篇菊粉
  • 2篇菊粉酶
  • 2篇菌株
  • 2篇抗生素
  • 2篇克鲁维酵母
  • 2篇果糖浆
  • 2篇红树
  • 2篇高果糖浆
  • 2篇S-
  • 1篇钝齿棒状杆菌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植物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效应
  • 1篇秋茄
  • 1篇酶法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0篇郑志成
  • 6篇周美英
  • 3篇魏文铃
  • 3篇刘月英
  • 3篇郑忠辉
  • 1篇杨栋
  • 1篇郑文竹
  • 1篇陈如铭
  • 1篇杨胜利
  • 1篇邱万兴
  • 1篇谢忠
  • 1篇赖素聪

传媒

  • 6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菊粉酶高活力菌株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3
1993年
从101林酵母中筛选出一株高菊粉酶活力的菌株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sp.)y-85,该菌株菊粉酶的合成受木糖或菊粉的诱导,产酶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菊芋抽提液7.0,尿素2.0,玉米浆3.0,产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5~6,在这些条件下,摇瓶培养24h,该菌株产生的酶活力可达1403u/ml。
郑忠辉刘月英蔡文铮魏文铃郑志成
关键词:菊粉酶克鲁维酵母高果糖浆发酵
红树植物秋茄根际链霉菌(Streptomyces)146产生的几丁质酶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报道分离自厦门集美红树植物秋茄根际的链霉菌146菌株(Streptomycessp.146)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条件及该酶的一些性质。结果表明,有机氮源能促进几丁质酶的合成,该菌在添加1.5%玉米浆或2.0%麸皮的诱导培养基中发酵的酶活性较高。产酶适宜培养基初始pH 为7.0,适宜温度30℃,发酵5~6d 酶活性达到高峰。该酶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它对几丁质水解活性pH 范围为3~8.5,最适pH 为5.5,在pH 为4~7.5范围内较稳定。该酶在30~60℃之间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高,而且酶稳定.
郑志成周美英
关键词:红树植物秋茄根际链霉菌
海洋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S-111-9的研究被引量:17
1993年
抗生素S-1119是由分离自厦门地区红树根际海泥的一株暂定名为厦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xiahaiensis Zhou)所产生的,对该菌发酵液含有的抗生素进行了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快原子轰击质谱、核磁共雄谱及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碱性水深性氨基环醇类抗生素,其分子量是614。分子式为C_(27)H_(64)N_2O_5,但与已知的氨基环醇类抗生素比较,在某些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上均有不同。
郑志成周美英
关键词:抗生素纯化
海洋放线菌S-216菌株鉴定及其抗真菌抗生素合成条件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海洋放线菌S-216系从厦门杏林湾海泥中分离获得,根据该菌株在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列入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黄色类群;其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微白黄链霉菌(S.albidoflavus)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该菌全细胞水解液中含l-二氨基庚二酸、甘氮酸、丙氨酸、无门冬氨酸.菌体含有特征性半乳糖、葡萄糖和核糖,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75.2mol.该菌株能产生专一性较强的抗真菌抗生素,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neoformans)、烟曲霉(Aspergilusfumigatus)等十多种真菌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细菌无效;能产生几丁质酶.故认为是微白黄链霉菌一新变种,定名为微白黄链霉菌海洋变种(S.albiboflavusVar.marina,)在发酵培养基A.接种量10%,发酵时间96h,为合成抗生素最佳条件.
周美英郑志成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抗真菌抗生素
闽南地区海岸潮间带链霉菌的分布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道福建南部厦门、龙海、泉州和东山等地湖间带海泥中链霉菌(Streptomyces)的分布及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地区海泥链霉菌的平均含菌量为2.1×10~4个/g(干泥);共包括12个类群,以烬灰、金色和灰红紫类群分布最广,菌株比率最高,青色、蓝色类群分布较窄,比率也低;具有抗菌性能的拮抗性菌株数占34.8%,以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最广,比率最高,抗变形杆菌的居次,抗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比率最低,不少菌株还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海泥链霉菌的类群数、总菌量和拮抗性菌株比率有随环境盐度的不同呈规律性变化;其他生境对链霉菌类群和总菌量的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拮抗性菌株比率无显著差异,此外,生息在潮间带海泥的链霉菌都具有较高的耐盐性,拮抗性菌株比非拮抗性菌株更为明显。
周美英郑志成姚炳新
关键词:海岸潮间带海泥链霉菌抗菌
菊芋块茎制高果糖浆的研究被引量:15
1997年
通过菊芋干片与菊粉提取液的制备、菊粉酶解、精制生产高果糖浆,菊粉酶解的适宜条件为:底物糖浓度12%,加酶量26u/g糖,pH5.0-5.5,最适温度为50℃,酶解6h,底物降解率可达98.5%。菊粉酶解液经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减压浓缩等步骤,制得糖浆的固形物含量为73.8%,果糖含量(占固形物)为83.6%,同时对糖浆的DE值、色度、灰分、微生物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
魏文铃郑志成郑忠辉刘月英庄殊珊谢忠郑文竹陈如铭姚炳新
关键词:酶法水解高果糖浆糖浆果糖
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的组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22
1989年
讨论红树林根际放线菌的数量、组成及其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规律。结果表明,放线菌的数量与海滩潮区、红树生长龄及生长密茂程度有关。高潮滩区及生长密茂的红树根际放线菌数量比中潮滩区、幼苗及生长稀疏多,红树植物及其根际与放线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岸边菜园上相比,虽然红树根际放线菌的数量较少,但组成却比较复杂,有6个属,链霉菌有 12个类群,并具有产生抗生素、固氮酶、几丁质酶、α-淀粉酶抑制剂、胃及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菌株。表明红树林根际放线菌有可能成为新的有效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郑志成周美英姚炳新
关键词:生物活性
海洋链霉菌产生几丁质酶的研究被引量:13
1992年
从闽南地区潮间带红树林根际海泥中分离到能产生几丁质酶(Chitinase)的放线菌(Actinomyces)300余株,研究了各种诱导物、碳氮源及培养条件对链霉菌S-128(Streptomyces sp.S-128)菌株几丁质酶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几丁质酶的合成能被多种几丁质所诱导,是一种诱导酶,添加氮源尤其是有机氢源能促进酶的合成,而碳源却没有这种作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2.O%脱矿质几丁质和1.5%玉米浆,在28℃发酵5d,发酵液的几丁质酶活性可达290u/ml,该酶对几丁质的水解反应显出较宽的pH范围(pH3~8)和较好的pH稳定性,最适pH5.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该酶的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高,并以65℃的酶活性最高。
郑志成周美英姚炳新
关键词:几丁质酶几丁质
N_2激光对钝齿棒状杆菌的效应被引量:1
1989年
应用不同剂量的N_2激光辐照钝齿棒状杆菌,探讨其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N_2 激光对细胞的生理生化和遗传特性有明显的诱变效应,效应强度因辐照剂量的不同而不同。16 min以下剂量的辐照组,其细胞的生长速度、呼吸强度、酶活力、细胞膜透性及主要代谢产物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量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辐照12 min的效果最好,谷氨酸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8.8%。说明激光引起的诱变效应可用于微生物的良种选育。
赖素聪郑志成黄伟杨胜利邱万兴杨栋
关键词:N2激光钝齿棒状杆菌生物学效应
克鲁维酵母Y-85合成菊粉酶最适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采用响应面方法(ResponseSurfaceMethod,RSM)对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sp.)Y-85产菊粉酶培养基成份进行了优选,和正交试验相比,该法选出的最适培养基的酶发酵水平提高28%。用15L自控发酵罐进行产酶条件控制试验,并在1000L罐上进行5批次酶发酵中试,平均菊粉酶活性达68.9u/ml。
魏文铃郑忠辉郑志成刘月英庄殊珊
关键词:菊粉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