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实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泵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肺炎86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沐舒坦 )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肺炎 16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86例 ,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2 ml·次 - 1 ,加生理盐水 1ml,每日 2次 ,疗程 3~ 6d;对照组 78例 ,不加雾化 ,两组患儿其它治疗均相同。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93 .0 % ,对照组有效率 71.8% ( P<0 .0 1)。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泵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肺炎能减轻症状 ,缩短病程 。
- 王素香郑忠实许嘉玲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泵雾化吸入新生儿肺炎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35例临床分析
-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宫内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本研究对35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 郑忠实黄恩娥
-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郑忠实黄恩娥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性CMV感染临床症状多系统受损诊治水平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分析与随访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重视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危害性和早期诊断。方法 分析5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脏器损害发生情况及治疗、随访。结果 除1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余4例存活并随访。于6个月时快速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转阴,于1w岁时各脏器损害恢复正常,但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持续阳性。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诊断,正规青霉素治疗及保护脏器功能,支持疗法可改善预后。
- 许嘉玲柯丹红郑忠实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85例分析
- 2001年
- 郑忠实黄恩娥
- 关键词: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 早产儿部分胃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给予部分胃肠外营养是否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方法 对 86例早产儿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胃肠营养。其中观察组 46例加及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部分胃肠外营养对早产儿是种安全有效的支持疗法 。
- 郑忠实黄恩娥
- 关键词:早产儿胃肠外营养
- 二磷酸果糖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100例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探讨二磷酸果糖(FDP)佐治新生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重症肺炎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FDP250mg·kg^(-1)·d^(-1),qd,连用5~10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0%,对照组63.0%,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FDP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 王素香郑忠实石润海李春华
-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
- 更昔洛韦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加腺苷蛋氨酸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婴儿CMV感染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5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均给予一般保肝退黄及补充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和腺苷蛋氨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血清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及肝脏回缩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同时具有明显的血CMV-DNA阴转率(约50%)。结论更昔洛韦职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是目前治疗CMV感染引起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炎较理想的方案,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 郑忠实黄恩娥
- 关键词:更昔洛韦腺苷蛋氨酸巨细胞病毒胆汁淤积性肝炎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颅内多发性钙化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患儿男,33d。因咳嗽、气促3d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出生无窒息史,出生体重2.5kg,父母均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母妊娠期间无异常,否认有遗传病史。体检:头围31cm,身长48cm,体重3.5kg。神志清楚,面色较苍白,呼吸稍促,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或出血点。头颅狭小,前囟0.5cm×0.5cm。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呜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四肢肌张力稍高,未引出病理征。
- 郑忠实黄恩娥林印涛王强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多发性钙化颅内足月顺产妊娠期间
- 微生态制剂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NEC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治疗的2528例新生儿分为微生态制剂预防组与非预防组,观察两组NEC的发病率;以确诊NEC的患儿为病例组,非NEC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1182例中6例诊断为NEC,发病率0.51%;非预防组1346例中19例发生NEC,发病率为1.41%,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及病情危重程度是危险因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是保护因素。结论避免NEC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能够降低NEC发病率。
- 李联侨吴斌高璇璇王素香郑忠实许嘉玲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微生态制剂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