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思晨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福利会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教育
  • 6篇少年
  • 5篇科普
  • 5篇科普资源
  • 4篇对校
  • 4篇普教
  • 4篇科普教育
  • 3篇少年儿童
  • 3篇教育资源
  • 3篇教育资源开发
  • 3篇科技教育
  • 3篇儿童
  • 3篇STEM
  • 2篇少年宫
  • 2篇科技创新实践
  • 2篇辅导
  • 1篇新人
  • 1篇心智
  • 1篇学科
  • 1篇芽体

机构

  • 14篇中国福利会

作者

  • 14篇郑思晨
  • 4篇张昱瑾
  • 4篇沈人骅
  • 1篇陈敏
  • 1篇周建中
  • 1篇陈巍

传媒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科学教育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华夏教师
  • 1篇教育参考
  • 1篇科学教育与博...
  • 1篇2007年中...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活科普资源提高科学素养——对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
本文对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围绕原生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延生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再生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创生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内容展开。
郑思晨张昱瑾沈人骅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科技教育科普资源教育资源开发
文献传递
基于STEM理念的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和项目学习手册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分析了校外科技教育跨界融合发展的背景,探讨了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的内涵与特征,以中福会少年宫为个案,呈现了少年宫科技教育课程的规划,及其基于项目的STEM教学设计和项目学习手册的编制框架和项目案例,并结合实践研究现状,提出了教学内容、形式及资源等方面的反思与展望。
郑思晨
关键词:STEM科技教育项目式学习
成就科学梦想-少年科技智多星工程
郑思晨
为贯彻“科技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营造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氯围,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中福会少年宫郑思晨老师组织、策划了“少年科技智多星”工程,她带领她的团队在...
关键词:
关键词: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少年儿童
风信子试管苗芽体培养中的全息现象初探
2007年
风信子试管苗,取其芽体及切块在离体培养时存在全息现象,主要表现为,在风信子芽体的不同位置的切段上,不定芽发生的数量和频率呈梯度变化;在风信子芽体的不同大小的切段上,循着切段越小不定芽的分化数越少这一规律变化,这些现象都遵循了生物全息律。适当的激素浓度对全息胚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周建中郑思晨陈巍
关键词:风信子不定芽
“双减”政策下校外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在实践与体验中探索科学,需要进一步“整合使用校外资源,发挥校外教育单位的重要阵地作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作为青少年学习科学、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通过挖掘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高效利用多元教育资源与拓展开发新兴科普教育资源,探索对科普教育资源的优化,助推第二课堂的高效发展,致力提高少年儿童科学文化素养,引领学生快乐学习的新风尚。
郑思晨
关键词:科普资源
回归生活 塑造心智 促进创新
一、校外科技教育"回归生活"的深刻内涵校外科技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把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放于生活,融于生活,高于生活。赋予教育"生活"的意义,转变教育活动仅仅关注青少年知识智力增长的倾向,在系列活动(课程)的设计上,注重...
郑思晨陈敏
关键词:驱动力科技实践活动
文献传递
多元视角下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实践体验活动的辅导——兼谈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辅导思路
2007年
多元视角下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实践体验活动的辅导研究,通过丰富的科技创新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实践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为少年儿童提供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不同需要的科技爱好者能根据自身特点和多元化社会的需求,得到充分的发展。辅导活动在长远目标与即时目标的引领下,依托社区构建科技创新教育的资源共享,以体验活动为切入口,积累相应的科学经验,提高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感受科学的乐趣。
郑思晨
多元视角下少年儿童科技创新实践体验活动的辅导——兼谈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辅导思路
上海二期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水平和个性差异,开发儿童的潜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创新需要实践,通过实践才能开发...
张昱瑾郑思晨沈人骅
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群众性创新素质培养
文献传递
“双奶酪模式”下的STEM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2020年
当前的STEM活动设计往往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过程,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教师在设计STEM活动内容时普遍没有关注各活动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双奶酪模式”下的STEM活动设计实践研究,融合了基于证据的学习理论、美国的5E教学模式以及设计思维方法,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科学论证的严谨性,注重过程评价的全面性,注重活动设计的系统性。文章提供了“地球仪的创新设计”的活动设计脉络,并以其中模块“拨动时光的年轮”为例,阐述如何运用“双奶酪模式”完成此活动模块的设计。
叶潇郑思晨
关键词:STEM
基于问题导向的STEM课程“靶向设计”探究
2020年
STEM课程强调基于问题情境的跨学科探究。所以,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认识STEM课程的特征,了解影响STEM课程设计的关键因素,是开展STEM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提出的STEM“靶向设计”模式,是基于教学分析,围绕“项目或问题”,对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学习支架、探究活动、项目评价等环节进行设计,之后,再通过强化练习进行总结提升,系统化地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关注知识的结构化迁移,是符合STEM教育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推进STEM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
郑思晨
关键词:STEM课程跨学科主题内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