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昕
- 作品数:57 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在高血压领域的评价现状和应用前景被引量:2
- 2019年
-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可有效地提高医生诊疗效率和诊疗规范性,但其在高血压领域的评价证据却十分有限。鉴于其在高血压管理方面的巨大潜力,现就临床辅助决策系统的发展历史、在高血压领域的评价现状以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 宋佳丽郑昕蒋立新
- 关键词:高血压
- 2001年~2011年中国东部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他汀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
- 余苑张丽华李静李希胡爽郑昕张海波蒋立新
- 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猪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定植、分化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90min后再灌注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BM-MNCs组,n=6)和对照组(n=5),分别经冠脉移植PKH26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培养基,术后6周进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血流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结果在BM-MNCs组,心肌梗死后6周在缺血心肌内可找到移植细胞,其Ⅷ因子和desmin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左室等容舒张期压力最大变化率和心排量与心肌梗死后90min比较明显改善(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每搏输出量和心排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小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冠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定植于梗死区心肌,并可分化为肌源性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可促进小血管再生,有改善心功能的潜能。
- 郑昕陈纪林胡奉环杨伟宪赵红宋来凤陈在嘉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血管新生心功能
- 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现状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现状。方法研究基于"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对我国西南地区35~75岁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心血管健康资料,检出高血压患者,并收集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名称、服药剂量和频率。分析不同特征亚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个体影响因素,常用药物类型和联合用药组合模式。结果共394957名研究对象纳入分析。高血压患者159014名,年龄为(58.8±9.5)岁,男性占40.2%,29.8%的患者接受了降压药物治疗。30445名患者上报了具体用药信息,其中22.5%接受了联合用药治疗,在不同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及心脑血管病史组别中联合用药比例基本一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更可能接受联合用药治疗,而家庭年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较低。单药治疗以钙拮抗剂为主(58.6%),联合用药以使用传统复方制剂最常见(31.4%),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钙拮抗剂(22.4%);冠心病患者的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我国西南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低,降压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不规范之处,联合用药率亟待提高。
- 张丹薇宋莉娟李艳宋佳丽刘志洁杨静玮郑昕张海波
- 关键词:高血压降压药物联合用药
- 他汀类药物的抗炎特性与分子机制研究
- 李建军李一石惠汝太高润霖袁晋青陈珏郑昕
- 他汀类药物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除明显改善血脂异常外,他汀尚具有抗炎作用。该研究以自选课题的方式,从基础与临床两个层面上,进行了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的研究。该研究采用基础(以细胞培养为主要方法)与临床观察(以...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药物他汀类药物
- 中国东部城市地区医院心肌标志物检测情况十年趋势
- 王斌郑昕白雪珂吴超群李静李希蒋立新
- 2001~2011年我国中部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长研究
- 张丹薇吴超群霍西茜黄星荷郑昕李静蒋立新
- 2001~2011年我国中部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评价2001~2011年我国中部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长及变化趋势,并探究影响住院时长的因素。方法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01、2006和2011年我国中部农村地区35家医院AMI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AMI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及十年变化趋势,并根据住院时长中位数将医院划分为高中低三类,比较其患者特征、院内诊疗和结局差异,探究医院特征对住院时长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计1475例AMI住院患者纳入研究。2001、2006、2011年的平均住院时长分别为(11.2±6.5)d、(10.6±8.2)d及(11.0±5.9)d,三个年份的住院时长差异及其时间趋势检验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调整患者水平特征后,仍无统计学差异。住院时长高中低三类医院的AMI患者基线特征仅在高血压病史、自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胸痛及现患肺炎上存在统计学差异。诊疗上中住院时长医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率最低(60.2%,P=0.010),低住院时长医院患者入院24 h内肝素使用率最低(68.0%,P=0.003),而住院事件发生率在三类医院间无统计学差异。教学医院及AMI治疗规模小于30例/年的医院AMI患者住院时长更短。结论我国中部农村地区AMI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总体较长且十年来无明显改善。全面合理的缩短住院时长,最优化利用有限的资源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当务之需。
- 张丹薇杨静玮吴超群霍西茜余苑葛怡兰黄星荷郑昕李静蒋立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卫生资源
-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稳定性冠心病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用于确诊冠心病的检查。因其属于有创检查且花费高,评估目前我国冠脉造影检查现状并合理选择状态稳定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此项检查是必要的。方法:本研究使用"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China PEACE)研究"-回顾性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CathPCI)数据,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的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数据。
- 王秀玲白雪珂霍西茜蒋立新郑昕
- 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高血压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检查阳性率
- 我国华中地区三省年龄35~75岁成人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描述我国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三省的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探究患者个体特点与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的关联,并描述该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模式。方法研究基于华中地区三省(河南、湖北、湖南)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数据,描述该地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以及降压药物的应用模式,并利用多水平混合模型探究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与个体特点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68461人,37.9%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6.3±9.7)岁。高血压患者129099例(48.1%),其中49.5%知晓其患有高血压,42.9%接受降压药物治疗,11.5%血压得到控制。在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中,25482例(86.4%)患者仅服用1种降压药物。钙拮抗剂使用最为广泛(54.6%)。此外,年龄大、家庭年收入高、教育程度高、曾患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高(均P<0.05)。结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人群中,华中地区成人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有待提高,联合用药的比例低。
- 宋佳丽杨静玮张丹薇崔建兰吴超群李静郑昕李希
- 关键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