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真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德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血糖
  • 3篇昼夜节律
  • 3篇节律
  • 3篇痴呆
  • 2篇实验性糖尿病
  • 2篇实验性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模型
  • 2篇糖尿病小鼠
  • 2篇统血
  • 2篇脾不统血
  • 2篇小鼠
  • 2篇老年期
  • 2篇健脾
  • 2篇健脾法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症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昼夜...

机构

  • 7篇常州市德安医...
  • 5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8篇郑真
  • 6篇许良银
  • 3篇胡剑北
  • 2篇程宜福
  • 1篇邵洪娟
  • 1篇糜盘英
  • 1篇张金凤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讨以非典型Whipple三联征为表现的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以非典型Whipple三联征为表现的低血糖症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8例具有典型Whipple三联征临床表现者设为A组,24例表现为非典型Whipple三联征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酐、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两组年龄、肾功能、高血压及糖尿病病程和血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重指数、平均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可能呈非典型Whipple三联征表现,临床易误诊误治。
牛建生许良银郑真
关键词:低血糖症WHIPPLE三联征糖尿病
健脾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健脾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200 mg/kg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B 2组,分别给予健脾方水煎剂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与正常动物对照,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1周、给药2周测定各组昼夜6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描绘各组昼夜血糖-时间曲线图,对各组血糖值的生物时间序列进行宏观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小鼠昼夜血糖浓度的波动呈明显的峰值与谷值交替,在所检测的24 h之内,出现2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00和20:00)和2次谷值(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且昼夜血糖浓度均低于10.0 mmol/L。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昼夜节律与正常小鼠相比,其峰值与谷值时间发生移位,出现明显的节律紊乱,其血糖浓度也有2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00和14:00),2次谷值时间(分别为14:00和6:00),且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10.0 mmol/L,但是,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峰值浓度与谷值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小鼠经给药2周后血糖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而给予生理盐水对糖尿病小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和昼夜节律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机制在于调整血糖节律。
许良银郑真程宜福
关键词:健脾法糖尿病模型血糖昼夜节律
糖尿病合并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特点被引量:6
2006年
许良银郑真张金凤邵洪娟糜盘英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期痴呆
从脾胰一体说研制脾不统血证模型的理论与方法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中医脏腑实体说对中医脾的认识(即中医脾包括脾脏和胰腺)寻找一种更能反映脾不统血证实质的建模思路与方法。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验论证结果表明破坏胰腺外分泌功能并利用脾脏抗体学说、脾内阻留学说与出血性疾病的关系来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的思路方法较传统造模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郑真胡剑北
关键词:脾脏胰腺
健脾法择时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健脾法择时给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200mg/kg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6am、6pm给予健脾方水煎剂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给药前1d、给药1w、给药2w测定昼夜6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描绘各组昼夜血糖-时间曲线图。对各组动物血糖值的生物时间序列进行宏观分析并比较。结果正常小鼠昼夜血糖浓度的波动呈明显的峰值与谷值交替,在所检测的24h之内,出现两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am和10pm)和两次谷值(时间分别为6am和6pm),且昼夜血糖浓度均低于10.0mmol/L。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昼夜节律与正常小鼠相比,其峰值与谷值时间发生移位,出现明显的节律紊乱,其血糖浓度也有两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am和2am)、两次谷值时间(分别为2pm和6am),且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10.0mmol/L,但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峰值浓度与谷值浓度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小鼠给药2w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而给予生理盐水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不同时间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昼夜节律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6am给药使血糖的昼夜节律恢复得更为理想。结论健脾法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浓度,而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更加明显;不同时间给药对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昼夜节律具有不同的影响,健脾法存在择时给药的问题。
许良银郑真程宜福
关键词:糖尿病模型血糖昼夜节律健脾法择时给药
血管性痴呆并发脾不统血证的临床特点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 (VD)临床脾不统血证的特点 ,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 4 0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表现为脾虚证并发出血的病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 ,分析的项目包括原发病情况、出血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并发症情况。结果 VD并发脾不统血证多见于老年患者 ,其发病隐匿 ,多种疾病并发。结论 VD患者容易并发脾不统血证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郑真许良银胡剑北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脾虚脾不统血证
老年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
2010年
郑真许良银
关键词: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心理症状老年期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损害
从脾胰一体说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在形体医理学有关脾胰一体说指导下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方法:通过设立单纯损伤脾脏功能组(脾组)、单纯损伤胰腺功能组(胰组)和同时损伤脾脏、胰腺功能组(脾胰组),每组又分模型归脾汤干预组和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两个小组(以下简称为模型中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即在造模同时一组给予归脾汤干预,一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豚鼠一般体征、出凝血时间、血象及抗体含量以及脾系数的变化,脾脏、胰腺作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胰组、脾胰组两模型对照组一般体征均表现出神靡、便溏、体重减轻等症状,脾组仅见精神萎靡表现;脾组、脾胰组均见多部位皮下紫癜,胰组无出血症状表现;脾胰组较正常组、胰组、脾组,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降低、PAIgG含量增高、脾系数增大。结论:同时损伤脾脏、胰腺相关功能建立脾不统血证模型可行,合理,更符合脾不统血证本质。
郑真胡剑北
关键词:动物模型脾不统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