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家林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媒介
  • 2篇大众
  • 2篇大众传媒
  • 2篇政治
  • 2篇社会
  • 2篇传媒
  • 1篇当代中国政治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舆论
  • 1篇舆论监督
  • 1篇语言
  • 1篇政治论
  • 1篇政治系统
  • 1篇政治信息
  • 1篇政治学
  • 1篇中国传媒
  • 1篇中国政治
  • 1篇社会成员
  • 1篇社会影响力

机构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 5篇郝家林

传媒

  • 1篇理论前沿
  • 1篇新视野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3篇2007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媒介的权力──一种全景透视方法被引量:9
1998年
“媒介具有权力”是20世纪初西方传播研究所确立的一个普遍的理论假说。它所拓展出的广阔的研究领域及所包容的丰富的理论内涵,正引起国内有关学界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本文在介绍西方媒介权力理论的同时,对大众传媒的正负影响力进行了全方位考察,确立了相关的研究视角和思维逻辑,为进一步的研究建构出理论框架。在方法论上作者主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但更看重批判学派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理论魅力。
郝家林
关键词:媒介权力新闻传播社会影响力
媒介政治论——兼谈媒介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被引量:1
2007年
媒介政治是指政治主体因使用媒介或媒介主动参与政治而形成的某种政治效应。一个国家媒介政治的形态及特征与该国大众媒介普及程度相关,也与该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相关。媒介政治表现为媒介系统与政治系统互动所产生的特定的政治效应,这一效应通常会引起政治系统所在环境发生某种变化,进而引起政治系统的变化。因此双方互动关系的性质、方式及其一般规律,就成为媒介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郝家林
关键词:媒介
论大众传媒培养国民精神的作用
2007年
科学理性的国民精神和健康的国民心态是和谐社会的精神道德基础。大众传媒在宣传主体精神道德、培养国民精神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及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传媒肩负着传播科学知识和重塑国民精神的任务,这是它光荣的时代使命。
郝家林
关键词:大众传媒
传播学的概念、视野与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传播概念的要点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及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历史上每一次传播方式革命都带来"传"的进步与"通"的更大可能性,因此"传播方式"是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范畴。就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而言,重点应在传播史、媒介舆论监督和跨文化传播方面。论文所言方法重点在于传播学为人们认识现实世界所提供的新视角。
郝家林
关键词:传播学舆论监督媒介语言
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政治被引量:2
1998年
大众传媒与当代中国政治郝家林分析大众传媒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应把握的首要标准,就是传媒在一国的普及程度。据统计,截至1995年年中,在我国经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各级各类电视台(无线台、有线台、教育台)总数突破3000大关,比美国、俄罗斯、日本、英...
郝家林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中国政治中国传媒政治信息政治系统社会成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