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喆
- 作品数:95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农林害虫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 一种农作物害虫的调查取样和统计计数的方法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害虫为叶螨,所述方法包括:将采集的植物叶片放入自封袋,并将所述自封袋置于采样箱中保存;将所述采样箱带回室内,测定叶片面积;检查不同叶螨的种类和不同螨的...
- 李海强朱晓锋宋博徐兵强郝敬喆陈浩宇
- 一种实验器械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器械清洗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操作台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右侧设置有水泵...
- 刘海洋姚举张仁福王伟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古丽阿斯曼·米吉提丁瑞峰郝敬喆玉山江·麦麦提
- 文献传递
- 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fmoxadone+霜脲氰(cymoxanil)(甲氧基亚胺基)乙酰胺、氟吗啉、嘧菌酯等5种药剂防治设施黄瓜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2.5%famoxadone+霜脲氰(cymoxanil)(甲氧基亚胺基)乙酰胺WG236.25 g/hm^2,25%嘧菌酯SC 187.5g/hm^2,60%氟吗啉WP 108.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93.71%、92.94%和90.87%。在发病初期每7 d施药1次,共2次,14 d供试杀菌剂防效均在90%以上,可在生产中选择应用。对设施黄瓜霜霉病防治策略上采取利用霜霉病菌和黄瓜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要求的生态防治和农业防治,合理化防的综合治理策略。
- 郝敬喆文勇林范咏梅李力李文生王国平张新华
- 关键词:黄瓜霜霉病药剂田间防治效果
- 一种适用于磷化铝熏蒸杀虫药剂实验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磷化铝熏蒸杀虫药剂实验的装置,包括箱体和盖体,箱体外部设有控制台,螺杆一端与电机轴性相连,螺杆另一端穿过箱体顶部设置,箱体顶端设置实验托盘,实验托盘上呈圆周阵列设置实验容器,实验托盘上设置一个药剂...
- 贾培松魏鹏丁丽丽贾文捷罗影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郝敬喆吴兵
- 文献传递
- 不同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的毒力测定被引量:3
- 2009年
-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d后7种新型杀菌药剂的0.625—10g/L五个浓度梯度对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Mycospharella melonis)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ZH的抑制作用最强,对新疆哈密瓜蔓枯病病菌中浓度10~1.25g/L的抑制率均为100%,测试中最低浓度0.625g/L抑制率达89.85%,其次为扑海因,两种药剂在浓度为10—2.5g/L的抑制率均在90%以上。各药剂高浓度时,哈密瓜蔓枯病病原菌对7种药剂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采用spss数据处理,7种杀菌剂有效成分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甲基托布津〉秀苗〉多菌灵〉翠贝〉绿本色〉生物制剂〉扑海因。其中甲基托布津最高为2.507μg/mL,扑海因最低0.054μg/mL。
- 郝敬喆范咏梅竞中梅张娟王惠卿张明智曾继勇吴玉华
- 关键词:杀菌剂毒力测定
- 一种白灵菇野外就地保育出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灵菇野外就地保育出菇的方法,通过采用白灵菇菌种活化制备固体菌种,将白灵菇固体菌种野外接种于阿魏植物根部,建立了白灵菇固体菌种野外接种阿魏植物的技术,并实现了白灵菇菌丝体在阿魏植物根基部组织的定植和出菇,...
- 贾培松魏鹏贾文捷罗影管建华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丁丽丽郝敬喆高加强 赛力克·阿克孜木别克王明智
- 文献传递
- 外源营养因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营养因子,包括碳源、氮源、培养料、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新疆野生巴尔喀什蘑菇分离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平板实验法进行试验。【结果】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培养巴尔喀什蘑菇较为合适的培养料有木屑、棉籽壳发酵料和芦苇基质,无机盐(MnSO4、FeSO4、CaCl2、CaSO4、CaCO3),维生素(B1、B2、B6、H、B9、B-h、C),及植物生长调节剂(IAA、NAA、6-BA、6-KT、赤霉素和腐殖酸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的生长。【结论】不同外源营养因子对巴尔喀什蘑菇菌丝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罗影关永强祁正祥郝敬喆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魏鹏贾文捷贾培松
- 关键词:无机盐植物生长调节剂
- 野生平菇菌株的培养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的野生平菇菌株进行生物学培养特征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评价供试菌株的多样性水平,为丰富和开发平菇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创制材料及基础数据支撑。【方法】利用生物学方法和ISSR标记技术对15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菌丝培养特征方面,各平菇菌株菌丝颜色基本为白色,菌株间无明显差异;而菌落形态、菌丝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来自中国云南菌株04131菌丝长速最快,来自新西兰的菌株00440长速最慢;5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62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比率为95.16%;各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8~0.84,在遗传相似系数0.60水平上15个供试菌株分为5个类群,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性。【结论】15个不同来源的野生平菇菌株菌落形态、菌丝长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平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较为相关,而与生物学性状无明显相关,供试菌株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较好的驯化育种潜力。
-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贾文捷郝敬喆罗影贾培松魏鹏温切木·阿布列孜
- 关键词:分子标记
- 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开发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以提高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培养料发酵水平,为双孢蘑菇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简易通气发酵装备,辅之以全覆盖双层塑料膜,对双孢蘑菇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检测和分析培养料发酵效果。【结果】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缩小了料堆厌氧区面积,提高了料堆保温保湿性,促进了放线菌生长,保障了发酵的均一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培养料发酵效果,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以缩短发酵时间3~5 d,放线菌层面积提高60.19%。【结论】简易通气增氧发酵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并有效提高了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质量和效率,适宜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贾文捷贾培松管建华郝敬喆罗影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魏鹏赛力克.阿克孜木别克
- 关键词:双孢蘑菇培养料
- 葡萄园蚧壳虫防治技术规程
- 本文件适用于吐鲁番市葡萄园蚧壳虫的防治
- 赵荣华郝敬喆陈浩宇古丽加汗张伟马西欣陈光蔡军社王勇谢奋慧马玲侯丽丽杨小平马秀丽柯宏英罗燕沙勇龙阿不都外力·库尔班吾尼其古丽·阿不都热合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