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光全
作品数:
2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国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韩非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庄齐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王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李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主题
2篇
心肺
2篇
心肺复苏
2篇
心跳骤停
1篇
心肺复苏术
1篇
心跳
1篇
心脏
1篇
心脏停搏
1篇
中度低温
1篇
手术
1篇
手术期间
1篇
术中心跳骤停
1篇
停搏
1篇
骤停
1篇
小鼠
1篇
复苏成功率
1篇
复苏后
1篇
复苏术
1篇
成功率
机构
2篇
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2篇
郭光全
2篇
韩非
2篇
王国年
1篇
徐杨
1篇
庄齐伟
1篇
李铭铭
1篇
王玉
1篇
霍星
1篇
李玄
1篇
王玥
传媒
1篇
国际麻醉学与...
1篇
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在小鼠心跳骤停期间应用中度低温对复苏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低温在许多小鼠心跳骤停后复苏模型的研究中被证实是有效的。心跳骤停后释放的氧自由基是产生继发性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索心跳骤停期间应用中度低温对复苏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氯化钾诱导8 min心跳骤停。此实验分为常温心跳骤停组(NCA)、低温心跳骤停组(HCA)及对照组。HCA组在心跳骤停5 min后开始降温使核心温度维持在(30.0±1.0)℃。应用胸部按压和肾上腺素来复苏。在心跳骤停两组各选择三个时间点:复苏后1 h、4 h和24 h。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在心脏和肝脏的活性。结果:实验动物在HCA组比常NCA组生存率高。HCA组比NCA组复苏时间明显延长。与NCA组相比,HCA组复苏后24 h的SOD活性在肝脏表达明显降低。与NCA组相比,HCA组复苏后4 h的CAT活性在肝脏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在心跳骤停过程中,与正常体温相比,应用中度低温能够提高生存率。与正常体温相比较,在心跳骤停中期间应用中度低温不影响心脏的SOD与CAT活性,应用中度低温在肝脏可延迟性抑制SOD的活性并且短暂提高CAT活性。
韩非
霍星
王玉
李玄
徐杨
王国年
李铭铭
郭光全
王玥
关键词: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术
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了分析影响术中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我们搜集了我院术中心跳骤停患者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整理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病历记载的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心跳骤停的病例资料。结果在此期间共有48164例患者(局部麻醉除外)在我院接受麻醉实施非心脏手术。共有16例患者发生术中心跳骤停,发生率为3.32/10000,心跳骤停后的即时复苏成功率为9/16(56%)。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复苏失败组(115±30)g,L显著低于复苏成功组[(133±17)g/L,P〈0.05],复苏成功组ASA分级显著低于复苏失败组(P〈0.05)。与ASA分级为Ⅲ级或更高级别比较,ASA分级为Ⅰ或Ⅱ的患者生存率更高(P〈0.05)。麻醉方法对患者复苏成功与失败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血糖值和心电图(EGG)显示的ST-T改变在复苏成功和失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6例患者中,12例患者(75%)术前有缺血性ECG改变,5例患者(31%)发生心跳骤停主要原因为大量失血。结论术中心跳骤停与术前患者ECG缺血性改变相关。患者术前低血红蛋白浓度和高ASA分级是术中心跳骤停患者难以复苏的危险因素。
郭光全
庄齐伟
孙一荣
王国年
韩非
关键词:
手术期间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