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茂
- 作品数:61 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宁南地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的遥感研究
- 本文在利用LANDSAT-7 ETM+卫星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将地表分成5类,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计算得出宁夏南部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各量的区域分布,并得出其各量的分布图和直方图,分类别讨论了其分布特征...
- 郭建茂陆维松王连喜刘文泉刘建栋朱俊峰
- 关键词:地表辐射平衡卫星遥感资料
- 文献传递
- 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遥感能周期性地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作物信息,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生长状况;而作物生长模型可以在单点尺度上模拟出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对作物长势以及产量变化的做出机理性解释。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已成为目前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了遥感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的两种主要方法,即驱动法和同化法,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常用算法、优缺点及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同时总结了将二者结合的研究趋势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后续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郭建茂郭建茂钱娅李方正李文峰
- 关键词:作物生长模型遥感同化
- 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叶片含水率估算模型被引量:3
- 2019年
- 准确的作物水分监测对于旱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研究区冬小麦多角度光谱特征后,利用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实测叶片含水率和实测多角度光谱数据,基于植被光谱指数法,建立不同观测角度下冬小麦光谱植被指数、水分敏感波段光谱指数与叶片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相对方位角与相对天顶角越小时,观测到的光谱指数与叶片含水率的相关关系越优;敏感波段组合构建的光谱指数中,1450nm波段分别与其他波段组合的NDSI、RSI指数与叶片含水率相关性在各观测角度条件下均较好,1 450 nm波段是冬小麦叶片含水率研究的最佳敏感波段;选取常见的4种植被指数(NDVI、EVI、WI和NDII)中WI和NDVI在各观测角度下与叶片含水率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两种指数,决定系数R2均在0.83以上,P<0.01呈极显著相关;综上建立的多角度光谱叶片含水率估算模型,平均相对误差MRE均小于0.154、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0.098,拟合效果较好,尤其是光谱指数NDSI1160,1450、NDSI980,1450和植被指数NDVI、WI;基于以上4种指数建立的最优观测角度(0°,30°)模型,其中植被指数WI的估算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在各角度均达到5%的相关显著水平,MRE<0.03,可作为最优观测角度反演研究的最优植被指数。
- 郭建茂高云峰李淑婷白玛仁增王阳阳张一甲刘荣花
- 关键词:冬小麦光谱指数
- 三江源地区作物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及未来趋势预测被引量:5
- 2022年
- 基于1979-2014年三江源地区ET_(0)计算值结合NCEP再分析数据建立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通过模型验证发现该方法在三江源地区ET_(0)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然后通过率定的模型将2015-2100年CanESM5模式中ssp1-2.6,ssp2-4.5和ssp5-8.5情景模式下的预测数据降尺度处理为站点数据,最终分析计算出了三江源地区13个气象站点近36年来作为基准期的ET_(0)变化特征,以及ET_(0)值在未来不同情景下相对于基准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基准期空间分布上呈现南部和东北部高,西北和中部地区低的分布格局,其中年平均ET_(0)为855 mm,以0.043 mm/a的增长率增加;(2)2015-2100年夏季和冬季的季节平均ET_(0)在空间分布上与基准期一致,但春季、秋季都以五道梁为低值区中心,存在低值区范围缩小、扩散的分布变化;年平均ET_(0)在3种情景模式下均呈现显著增长趋势,ssp5-8.5增幅最多,其次是ssp2-4.5,ssp1-2.6增幅最少;(3)ssp1-2.6和ssp2-4.5情景模式下的ET_(0)增量秋季大于春季,与ET_(0)值春季高于秋季的季节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总体来看,2015-2100年年平均ET_(0)空间分布特征和基准期保持一致,ET_(0)值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区域增量存在地区差异,玛多、班玛可能成为未来ET_(0)高值区。ET_(0)的不断上升可能导致区域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干旱发生频率增加,需要加强区域生态需水指标构建、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以及干旱分布研究等工作,以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 桑春云王倩金淑媛张占豪郭建茂
- 万荣县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以直线滑动平均法为主要方法,从1951—2011年万荣县冬小麦产量中分离出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趋势产量表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增长迅速,但进入21世纪后产量徘徊不前。分析了气象产量与1957—2011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月资料和旬资料的线性相关性,并结合1981—2011年的冬小麦发育期平均值,找出相关性明显的关键气象要素,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气象产量预报方程。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有上年9—11月、2月中下旬和上年11月上旬的降水量和上年11月下旬的日照时数。并对2012年产量进行了预报。这些可为精确估产,合理安排灌溉、小麦生育期评价以及人工增雨服务小麦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依据,特别是抓住关键期进行人工增雨将会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张高斌郭建茂宁建东樊成岗
-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条件
- 基于作物模型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算法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定量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的综合影响,利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分析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通过对华北地区3个代表站点2007—2009年生长季的冬小麦进行生长模拟,并选取2007—2008年生长季的模拟结果作为标准,以其他年份同一生育期的生物量与标准的比值作为该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并与统计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作物模型计算得到的适宜度与产量之间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603,且通过了0.05置信水平检验,可用该方法对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进行估算。
- 王琦郭建茂郑腾飞施俊怡
- 关键词:冬小麦作物模型
- 宁南地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的遥感研究
- 本文在利用LANDSAT-7ETM+卫星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将地表分成5类,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别计算得出宁夏南部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各量的区域分布,并得出其各量的分布图和直方图,分类别讨论了其分布特征,...
- 郭建茂陆维松王连喜刘文泉刘建栋朱俊峰
- 关键词:地表辐射平衡遥感
- 文献传递
- 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生长模拟研究
- 准确的作物长势动态监测和产量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物模型在监测作物长势和预报产量方面是个强有力的工具,然而作物模型由单点模式发展而来,在区域应用上由于区域分异、田块分异等导致作物模...
- 郭建茂
-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分胁迫冬小麦
- 基于氮处理的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植被指数的关系被引量:7
- 2012年
- 基于201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小麦数据,利用Gamon,Penuelas等提出关于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反射植被指数的定义算法确定LUE和PRI的取值,使用氮处理的方法探究对不同生育期冬小麦LUE和PRI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2个不同生育期的冬小麦在3种氮处理条件下,LUE和PRI的值都有显著增加;2个生育期处于3种氮处理条件下的LUE和PRI表现出递增的相关关系,且由于抽穗初期比拔节初期接受更长时期的氮处理,所以同比吸收的氮量更多,相关性更大。
- 郑腾飞郭建茂于鑫王琦吴玮
- 关键词:PRI
- 基于WOFOST模型的河北省保定市冬小麦最佳灌溉方案研究被引量:18
- 2014年
- 利用WOFOST模型对保定地区冬小麦不同年型灌溉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佳灌溉量及灌溉时间,力争灌溉效益最大化,对缓解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匮乏的尖锐矛盾尤显重要。文章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应用WO)FOST模型对不同降水年型的2003/2004、2005/2006和2008/2009年3个代表生长季,分别进行一次灌溉、两次灌溉、三次灌溉的不同灌溉方案进行模拟,试图揭示冬小麦产量随灌溉时间及灌溉量的变化规律,选择最佳灌溉方案,为干旱缺水的河北省保定市小麦节水、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中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孕穗期和抽穗—灌浆期,这两个时期的灌溉对产量的贡献率最高。与此同时,总结出了既可以满足冬小麦生长又可以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两次灌溉及三次灌溉的最佳灌溉方案。
- 朱津辉郭建茂毛留喜
- 关键词:WOFOST模型冬小麦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