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琴
- 作品数:47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并辅以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12月,全面收集中文发表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使用系统评价质量评价工具AMSTAR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6篇,绝大部分研究类型(93%)为Meta分析;文献研究类型涉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其中以治疗类文献最多(89.1%);绝大多数文献(96.1%)发表于非循证医学类期刊上,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仅有30.4%;所有的文献均未进行后期更新;其AMSTAR量表平均得分(7.17±1.59)分(3~10分)。AMSTAR评价条目符合率达到80%的有5项,符合率在50%~80%的有3项,符合率小于50%的有3项。结论目前国内溃疡性结肠炎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各条目质量参差不齐,尚需进一步提高方法学质量。
- 苟亚妮金安琴史琳熊海芮韦丽娜田红岩黄晓俊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META分析
- 食管结核4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探讨食管结核临床特点、消化内镜下表现及诊治经过,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09年-2012年收治的4例食管结核患者,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表现为吞咽疼痛2例,哽咽感2例,伴有盗汗症状1例,4例均为隆起型病变,2例表面合并溃疡,3例反复内镜下活检确诊,1例EMR活检确诊,均予以抗结核治疗12个月,全部缓解治愈,随访10个月-3年,均无吞咽困难或结核病灶复发。结论食管结核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不适。注重病史,联合辅助检查,特别是消化内镜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抗结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冯洁黄晓俊金安琴杨桥兰刘子燕
- 关键词:食管结核消化内镜诊治
- 胆道金属支架治疗肝门部胆管癌47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放置胆道金属支架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胆道金属支架治疗的47例肝门部恶性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B超、CT、MRCP或ERCP检查。常规ERCP...
- 王祥黄晓俊许兰涛马力金安琴王伟
- 文献传递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应用ESD术治疗47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并进行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ESD平均时间84.72min,剥离病变平均直径2.76cm。术中5例患者出血量较大,术中穿孔患者1例。术后迟发型出血患者1例,术后穿孔患者1例。术后病检证实早期胃癌患者34例,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6例。病理活检准确率为95.7%。随访患者中早期胃癌复发1例,外科组术后44例患者复查内镜未发现复发患者。结论 ESD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新技术。
- 郝晋雍黄晓俊王祥樊红金安琴王伟
-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 EMR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附6例报道)
-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早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均行内镜检查、1.5%卢戈氏液染色、超声内镜、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食管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后,行粘膜切除术。术后10天、1月、3月、6月、1年...
- 黄晓俊金安琴南寿山王祥樊红
- 文献传递
- 内镜治疗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15例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内镜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EMR和ESD逐渐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我院采用EMR及ESD对15例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杨江华金安琴王伟刘子艳高峰鸿樊红王祥冯彦虎黄晓俊
- 关键词:食管早期癌内镜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设备ESDEMR
- 血清微量元素与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寻找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进行胃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胃癌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血清中某些微量元素和胃蛋白酶原(PG)在体内水平的变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胃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与PG的水平,可以对胃癌进行辅助诊断。该文着重阐述血清微量元素与PG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殷婷婷金安琴黄晓俊
- 关键词:胃癌血清微量元素胃蛋白酶原
- 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83例受试者均为疑有小肠出血患者,所有患者检查前均行胃镜、肠镜检查,其中26例行全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采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OMOM胶囊内镜系统进行检查并总结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8小时,检查失败,检查成功率98.8%。胶囊在小肠运行时间为252(70,483)分钟。共发现小肠病变59例,未见异常23例,阳性率72.0%。结论 OMOM胶囊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方便,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金安琴魏丽娜王伟刘子燕黄晓俊
- 关键词:OMOM胶囊内镜小肠出血
- 经内镜胆管刷检、活检及CEA、CA242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 目的:典型胆管癌通过超声、CT、ERCP、MRCP及PTC等影像学检查不难作出诊断,但胆管炎症、损伤、畸形、结石、结核等疾病与胆管癌可有相同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单凭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作出胆管癌的诊断有时是不可靠的。为提高对...
- 金安琴
- 关键词:胆管癌细胞学影像学检查
- 文献传递
- 影响诊疗性ERCP的关键因素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该文总结了 176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及 2 2例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结果 ,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以提高ERCP诊疗水平。方法 ERCP操作方法中采用推进法 2 4例 ;拉直法15 2例 ;EST治疗中 19例采用退刀法 ;3例行针切开窗术。结果 本组 2 3例插管未成功或未能确诊的病例中 ,采用推进法 6 0 .87% ,疑难ERCP2 6 .0 9% ,胆管下段癌 13.0 5 %。结论 拉直法、选择性造影技术、乳头旁憩室、胆管下段癌、单纯硬化性乳头是影响ERCP造影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只有在熟练掌握ERCP操作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好治疗性ERCP。
- 张锦华庄剑波金安琴缪国英缪连生袁菊霞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