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栋发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采用美容切口切除颜面部的皮下良性肿物
- 2003年
- 【目的】为了避免手术后在颜面部遗留切口瘢痕,保持原有的美观。【方法】对于颜面部的皮下良性肿物设计各种相应的美容小切口进行直接切除,或者经切口通过皮下遂道进行挖取切除。切口皮下用3-0丝线逐层修复减张缝合,皮肤用3-0~5-0丝线或眼科专用缝线进行缝合;部分切口用5-0可吸收缝线皮下缝合。切口减张、术区适当加压包扎。【结果】额部肿物36例,眼睑肿物5例,颧弓及面颊部肿物45例,鼻部肿物8例,口周肿物19例,全部肿物切除彻底,无1例复发。。颜面部无明显切口瘢痕。【结论】对于颜面部的皮下良性肿物均可采用美容切口进行切除,手术美容效果良好。
- 邹升帆黎炽彬黄淑娟钟栋发曾运泉林大鹏周小燕
- 关键词:颜面部切除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探讨
- 急性胰腺炎(AP),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且凶险的急腹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30%-40%),其治疗方案目前仍是医学界争论的话题。本文现收集某院1995年4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SAP162例,其...
- 袁文谋朱德锋钟栋发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急腹症
- 文献传递
- 外伤性舌形薄皮瓣的急诊处理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对外伤性舌形薄皮瓣进行急诊回植。方法:外伤性舌形薄皮瓣用细针细线直接将其缝合回植于创面,薄皮端打包加压包扎,厚皮端适当包扎保持血运,术后6~8天打开包扎观察皮瓣成活。结果:皮瓣完全成活占88%,大部分成活占95%,大部分坏死5%。结论:外伤性舌形薄皮瓣在急诊中按照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和原则直接回植,皮瓣成活良好,可直接进行创面的修复,避免创面的延期愈合、皮肤缺损后植皮或创面瘢痕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 邹升帆钟栋发林大鹏黄敏志
- 关键词:外伤性回植
-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机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 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回肠组织Bax、Bcl-2、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电镜下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回肠组织凋亡明显。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是上调回肠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
- 钟栋发钟娃黄子通蒋龙元姜骏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回肠凋亡
- 小儿自发性脑出血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发性VitK缺乏症是小儿自发性脑出血首位病因(72%),脑血管畸形次之(18%)。结论:小儿自发性脑出血在临床表现、诊治方法上均与成人有显著区别。提高对小儿自发性脑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将有助于对本病及时有效的救治。
- 徐招柱钟栋发黄秉钦温伟珍石佳泉
- 关键词:小儿自发性脑出血VITK缺乏症回顾性分析脑血管畸形
- 心包剥离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16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钟栋发钟佛添
- 关键词: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炎慢性心包剥离术
-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对过去10年该院治疗的11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1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出血原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等。检查方法中结肠镜使用次数最多,占62.4%,血管造影阳性率最高达70.0%。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较重要,首选结肠镜检查,在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急诊手术探查。
- 袁文谋钟栋发曾远达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
- 多发伤95例救治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救治的95例多发伤病例临床。结果:治愈78例(82%)、死亡15例(16%)例、致残2例(2%)。结论:多发伤伤情重,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急诊科应力求早期准确诊断,采取确切抢救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 钟栋发钟娃蒋煜青
- 关键词:多发伤救治休克
- 352例小儿急性中毒后神经系统异常变化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后神经系统异常变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2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后神经系统异常变化的发生率为26.3%,其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异常组(P<0.01)。结论重视小儿急性中毒后的神经系统异常改变,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 徐招柱钟栋发袁文谋刘德忠石佳泉
-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神经系统
- TRFIA技术定量检测HBV-M两对半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在定量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学标志物(HBV-M)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WallacVICTOR2-1420型多标记分析仪对539份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为方便表述,以数字序号1、2、3、4、5分别代表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以检出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文病例乙肝两对半的标记模式根据临床应用的实际可分为大三阳(135)组,小三阳(145)组,其他阳性的少见模式组和恢复期组,全部病例共检出18种模式。其中"135"组和"145"组占全部病例的48.40%;恢复期组以"25"和"245"模式为主,占全部病例的29.9%。结论血清HBV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的表现模式较为复杂,除了检验误差外,产生少见模式的检出主要是TRFIA这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技术,可以检出血清低水平阳性的HBsAg、HbsAb,有助于乙肝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避免漏诊、临床合理用药、动态综合评价疗效,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 钟兴祥郑吉祥钟栋发
-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