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传亮

作品数:52 被引量:595H指数:13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文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1篇卒中
  • 16篇脑卒中
  • 15篇针刺
  • 11篇卒中后
  • 9篇吞咽
  • 8篇吞咽障碍
  • 8篇颈椎
  • 7篇中医
  • 7篇夹脊
  • 7篇夹脊穴
  • 6篇针灸
  • 6篇经络
  • 6篇颈椎病
  • 6篇放血
  • 5篇血流
  • 5篇膀胱经
  • 5篇超声
  • 4篇医经
  • 4篇针刺颈夹脊穴
  • 4篇针刺疗

机构

  • 50篇泉州市中医院
  • 7篇福建中医药大...
  • 6篇福建省中医药...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作者

  • 52篇阮传亮
  • 25篇庄垂加
  • 18篇周文强
  • 16篇苏稼夫
  • 12篇黄聪阳
  • 11篇武志鹏
  • 6篇林海利
  • 6篇黄梅
  • 5篇张永树
  • 5篇林惠琴
  • 4篇刘德桓
  • 3篇林求诚
  • 3篇曾丽蓉
  • 3篇胡翔龙
  • 2篇张学君
  • 2篇杨冬岚
  • 2篇吴强
  • 2篇黄志强
  • 2篇陈炬烽
  • 2篇王培霞

传媒

  • 11篇中国针灸
  • 6篇福建中医药
  • 4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福建中医学院...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1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太阳膀胱经阻滞机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验证"外周阻断"的观点,为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59例患者在针刺昆仑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承扶、肾俞、膈俞,以压迫3穴旁开1cm处作为对照组,采用TCD观察压迫前后及解除压迫后...
阮传亮
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基于成对关联刺激理论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对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经颅直流电组和联合刺激组,3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组取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针刺治疗;经颅直流电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治疗;联合刺激组在行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同时针刺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疗。在首次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3组患者进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以及盆底肌电评估分析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电电生理改变。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电快肌、综合肌、慢肌收缩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ICI-Q-SF评分明显降低、I-QOL评分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组间快肌纤维快速收缩波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肌纤维收缩波幅变化比较:联合刺激组较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刺激组ICI-Q-SF、I-QOL量表分值变化明显大于针刺组和经颅直流电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经颅直流电组比较,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足运感区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盆底肌肉的耐力和协调性。
庄竞翔陈晓彤阮传亮黄梅林子涵曾丽蓉
关键词:卒中尿失禁排尿障碍
苏稼夫主任医师学术经验撷萃被引量:2
2010年
苏稼夫主任医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临证上他重视经络辨证,强调以通为用,认为应掌握经脉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病变规律和特点,以指导针灸治疗;针法上他强调操作的关键是掌握好提插、捻转、守神三要素,做到补泻无形,手法在心;治疗上他重视泻血疗法,从泻血的方法、患者反应、出血量、出血时的动态等方面论述泻血的重要性,并强调痛证泻血有特效。
阮传亮庄垂加
关键词:名医经验刺法刺血疗法经络辨证
苏稼夫老中医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功能与电生理评价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苏稼夫老中医通咽利窍针法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康复组及针刺加康复组,每组各3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及表面肌电图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电生理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加康复组更能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治疗后洼田氏饮水及藤岛吞咽疗效评价均优于治疗前,并能提高吞咽相关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G)和中位频率(MF)。结论:通咽利窍针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有效的,该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阮传亮苏稼夫庄垂加黄梅黄志强林海利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刺吞咽训练
足太阳膀胱经阻滞现象机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针刺结合压迫阻滞对经脉的循经性、可阻滞性、效应性进行观察,以阐明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的实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对301例患者在分别针刺昆仑穴和委中穴的同时按实验要求依次压迫跗阳-飞扬等15个经线穴点及其对照组非经线穴点,采用TCD观察压迫前后及解除压迫后对椎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针刺同时压迫经线穴点可明显阻断针效,而压迫非经线穴点则不能阻断针效,P均<0.01。结论压迫膀胱经不同段的经线穴点均可阻断针刺的效应,且这种阻断效应只有施加在经线上才能表现出来。提示针刺过程中外周确实可能存在某种“循经行进的实质性过程”。
庄垂加胡翔龙黄聪阳武志鹏阮传亮张永树苏稼夫
关键词:膀胱经多普勒
针刺夹脊穴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7
2001年
武志鹏苏稼夫黄聪明周文强庄垂加阮传亮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夹脊穴脑血流速度
应用肌骨超声观察电子灸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咽侧壁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观察电子灸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针刺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电子灸,取穴为廉泉、天突、天鼎和扶突,每次治疗30 min。两组均每周5次,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行肌骨超声检测咽侧壁活动度,并观察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咽侧壁活动度增加、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P<0.01,P<0.05)。观察组咽侧壁活动度增加幅度、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电子灸能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受损吞咽功能,重建正常吞咽过程。
阮传亮林子涵黄梅陈若蓝
关键词:环咽肌失弛缓症电子灸
脑卒中的辨证分型与临床定量评定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采用临床定量评定为衡量指标 ,利用量化后的临床分型研究各证型与中风病人伴发疾病的关系 ,用以研究各中医证型的差异 ,了解各证型之间的运动变化规律。
周文强林惠琴阮传亮刘德恒林求诚
关键词:脑卒中
苏稼夫应用放血疗法经验
苏稼夫主任医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治疗上他重视放血疗法,擅长应用放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文从放血的方法、反应、出血量、出血时的动态等方面对苏主任应用放血疗法进行总结。
阮传亮庄垂加
足太阳膀胱经整体性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 观察足太阳膀胱经不同节段上穴位的针刺效应 ,客观评价足太阳膀胱经的整体性功能 ,并为足太阳膀胱经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相关疾病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和检测指标。方法 按随机法将 35 9例患者分为经穴组、经线非穴组、经线旁开对照组 ,采用TCD观察针刺前后经线上穴位、非穴位与经线旁开对照组分别对椎 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的影响。结果 针刺经穴组、经上非穴组对受试患者的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显著的影响 ,与旁开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TCD参数Vp、Vm、Vd比较 ,P值均 <0 .0 1或 0 .0 5。结论 足太阳膀胱经不同节段上的穴点有着一致的临床效应 ,其经脉功能具有整体性。
黄聪阳胡翔龙阮传亮苏稼夫庄垂加
关键词:膀胱经经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