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莎 作品数:9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67例药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近5年来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及其类型的关系。为临床防治药疹提供参考。 方法 对267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剂、中成药、抗癫痫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最为常见,其次为多形红斑、荨麻疹和固定红斑型等。 结论 临床医生在诊治患者时,应详细询问其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袁定芬 陈丽莎关键词:药疹 致敏药物 皮疹类型 药物不良反应 复方倍他米松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荨麻疹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比较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得宝松组50例,得宝松1mI肌肉注射1次;地塞米松组50例,地塞米松5mg加入25%葡萄糖20ml中静脉推注,一日1次,连续注射3天。用药后第1、第4和第7天记录疗效。结果 得宝松组第7天临床痊愈率100%,地塞米松组第7天临床痊愈率88%。结论 得宝松治疗急性荨麻疹安全、迅速、方便、有效。 陈丽莎 袁定芬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 地塞米松 急性荨麻疹 病历资料 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飞顿一号复合彩光仪对25例女性患者的双侧腋部进行脱毛治疗。治疗波长650~950 nm,能量密度13~17J/cm2,脉冲宽度30~50 ms,疗程为2~5次,治疗间隔为8... 陈丽莎 袁定芬关键词:强脉冲光 脱毛治疗 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飞顿一号复合彩光仪对25例女性患者的双侧腋部进行脱毛治疗。治疗波长650~950 nm,能量密度13~17 J/cm2,脉冲宽度30~50 m s,疗程为2~5次,治疗间隔为8~9周,末次治疗结束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脱毛率。结果2次治疗后的脱毛率为(21.83±5.52)%,3次治疗后的脱毛率为(56.47±15.29)%,4次治疗后的脱毛率为(73.90±7.73)%,5次治疗后的脱毛率为(89.77±3.62)%,不同治疗次数间脱毛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患者治疗局部皮肤即刻出现潮红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和疼痛,可自行消退,无1例出现水疱、瘢痕、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结论强脉冲光祛除腋毛安全有效,并且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相关。 陈丽莎 袁定芬关键词:强脉冲光 308nm准分子光对白癜风豚鼠模型Treg和Th1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308nm准分子光的疗效及对Treg、Thl7细胞的影响,探讨紫外光疗机制中的免疫学通路。方法:通过文件检索使用化学脱色法制备白癜风豚鼠模型并筛选造模成功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另选取相同数量的健康小鼠作为空白组,对实验组进行308nm准分子光的干预治疗,造模成功的对照组以及健康小鼠的空白组均不予以处理,10周后分别从肉眼复色程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中的改变、mRNA以及蛋白表达的水平观察IL-17细胞和Treg细胞在三组之间的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308准分子光对白癜风豚鼠模型达到治疗效果,经过10周治疗后,5只豚鼠达到完全复色。在组织病理中,白癜风模型组豚鼠皮损中表皮黑素细胞减少,伴随真皮淋巴细胞浸润。治疗后,从组织学水平观察到,黑素细胞的增多,以及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皮损中IL-17标记可见,造模成功组中真皮层可见阳性结果的出现,此模型可用于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对皮损中IL-17及Foxp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定量检测发现,模型组IL-17表达升高,Foxp3表达降低,治疗后IL-17表达水平降低,Foxp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308nm准分子光疗可以通过降低豚鼠白癜风皮损中Th17细胞水平,升高Treg细胞水平调节皮损中Th17和Treg细胞的平衡紊乱。 陈丽莎 袁定芬 蔡亚文 白梅 黄亭一 李育胜 林佳音关键词:TH17细胞 TREG细胞 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d,肌肉注射,1次/d,连续15d)治疗2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疗效。结果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后1个月,24例显性梅毒患者均临床治愈。2年随访结束时,88.46%的患者达到血清学治愈(23/26);11.54%的患者为血清学固定(3/26)。一期梅毒TRUST滴度在治疗后3个月内下降最显著(P<0.01);二期梅毒TRUST滴度在治疗后9个月内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治疗后6个月内下降最显著(P<0.01)。结论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有效。 陈丽莎 丁徐安 袁定芬关键词:普鲁卡因青霉素 早期梅毒 强脉冲光与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0年 【目的】比较强脉冲光与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双侧面部均有脂溢性角化皮损的患者共15例,左侧皮损使用强脉冲光治疗,治疗间隔为4~5周,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右侧皮损使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治疗间隔为4~5周,疗程为1~12次。患者和医生根据照片对每次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强脉冲光治疗3次后的疗效与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1~2次后的疗效经患者和医生评价差异均无显著性(S=-5,P〉0.05;S=-4.5,P〉0.05)。强脉冲光治疗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Q-开关倍频Nd:YAG激光(P〈0.0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水疱、瘢痕及色素减退。【结论】强脉冲光和Q-开关倍频Nd:YAG激光均能有效地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在使用Q-开关倍频Nd:YAG激光治疗时应适当降低能量密度,以防色素沉着的发生率。 丁徐安 袁定芬 邓辉 陈丽莎关键词:激光 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效果。方法:采用飞顿一号复合彩光仪对25例女性患者进行脱毛治疗。疗程为2~5次,治疗间隔为8~9周,末次治疗结束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次治疗后的脱毛率为(21.83±5.52)%... 陈丽莎 袁定芬文献传递 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强脉冲光祛除腋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飞顿一号复合彩光仪对25例女性患者的双侧腋部进行脱毛治疗。治疗波长65050 nm,能量密度137 J/cm2,脉冲宽度300 ms,疗程为2次,治疗间隔为8周,末次治疗结束后... 陈丽莎 袁定芬关键词:强脉冲光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