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亚芳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模式
  • 1篇溶栓
  • 1篇溶栓治疗
  • 1篇评分
  • 1篇脑梗死溶栓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斑块

机构

  • 3篇常州市第四人...

作者

  • 3篇陈亚芳
  • 1篇韩助兰
  • 1篇李考仙
  • 1篇徐雪芬
  • 1篇成涛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脑梗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积极开展针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防尤为重要,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文收集了脑梗死与非脑梗死患者各75例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陈亚芳成涛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彩色多普勒超声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研究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常州市肿瘤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SS评分、ADL评分及其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接受治疗前及治疗后7 d,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及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的第14 d、第21 d和第90 d,治疗组患者的ESS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使用常规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能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王立安徐雪芬陈亚芳李考仙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ESS评分ADL评分
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9例ACI行溶栓治疗患者根据就诊奇偶序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预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吞咽障碍[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VGF)]、并发症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GF、SAS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CI溶栓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和吞咽功能恢复,缓解其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韩助兰陈亚芳赵露露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优质护理心理状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