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雷
- 作品数:53 被引量:61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近53年辽宁雾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析被引量:43
- 2006年
- 利用1951-2003年辽宁12个代表站的雾资料。分析了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夏形成条件。结果表明:辽宁年平均雾日地域分布呈现两高三低的形势。雾日的年际变化曲线较平稳,雾日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17d。沈阳与大连雾日变化相反,大连呈下降趋势,沈阳则在平稳中略有上升。辽宁大雾每个月都可形成,但沿海地区和内陆又有所差异,沿海地区主要出现在5~8月,而内陆地区主要出现在8-11月。雾日的天气形势可分为5~7种类型,其中以倒槽型、锋面气旋型、地形槽型、冷高压前部型最为典型。
- 陈传雷蒋大凯孔令军
- “070304”东北特大暴雪的分析被引量:67
- 2011年
- 对2007年3月3—6日东北地区百年不遇的暴雪及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背景分析,并对非地转湿Q矢量的贡献、降水相态变化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范围广、强度强的偏南急流不仅是水汽的强劲输送带,而且是低层锋区和低值系统加强、移动的必要条件;次级环流的强迫作用在暴雨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强弱与降水强度有直接关系。云系的高低与下落过程中的层结状态、低层锋区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面降水的相态。深厚强锋区、北上江淮气旋、低空急流、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上升支的强弱和位置与降水的强度、落区关系密切。
- 孙欣蔡芗宁陈传雷贾旭轩乔小湜
- 关键词:暴雪暴雨天气学分析湿Q矢量
- 辽宁长历时局地特大暴雨的维持机制及中尺度特征分析
- 针对2010-2011年发生在辽宁的3次持续时间长、局地性强、强度大的长历时局地特大暴雨过程,利用常规观测、NCEP/NCAR1°×1°、FY-2E红外0.1°×0.1°云顶黑体亮温(TBB)等资料,对强降水触发和维持的...
- 陈传雷陈力强贾旭轩陆井龙张楠李玉鸣
- 关键词:暴雨过程环境特征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辽宁内蒙古AMDAR资料统计及个例预报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利用2005年1~6月AMDAR资料,根据天气预报业务需求,对辽宁、内蒙古地区具有业务应用意义的逐日数据进行遴选和统计,揭示了资料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2005年5~9月实时接收的AMDAR资料进行了个例预报业务试验,结果表明AMDAR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尤其是在临近预报中具有参考价值。
- 袁子鹏陈艳秋陈传雷张皓宇
- 2010年汛期辽宁6次暴雨过程副高及急流特征分析
- 利用辽宁2010年6~8月逐日降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1976~2010年110~130°E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等资料,从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副热带高压特征指数及高低空急流等方面对2010年辽宁6次暴雨过...
- 陈传雷孙欣卢娟李玉鸣赵明
- 关键词:暴雨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高空急流
- 辽宁长历时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选取发生在辽宁的3次典型长历时暴雨过程,利用NCEP/NCAR 1°×1°再分析、FY-2E黑体亮温TBB、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降水实况、天气形势背景、卫星红外云图、雷达回波的结构和强度变化的代表性特征。结果表明:辽宁长历时暴雨是在有利于产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异常稳定的形势场导致冷暖空气在某一地区长时间相互对峙而形成的。该型暴雨的降水实况具有雨强变化小、强降水无明显阶段性特征和雨强变化大、强降水具有明显阶段性两种特征。一般性对流云团、暖云和深对流云团均可造成该型暴雨,其中一般性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变化幅度小,在-47~-36℃,暖云的云顶亮温在-8~3℃,深对流云团的云顶亮温-68~-50℃且强降水发生在云顶亮温低值中心偏向温度梯度大值区一侧。该型暴雨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强回波质心较低,表现为上游回波同一方向连续移入形成的"列车效应"、本地生成回波并不断加强以及不同方向的强回波先后移入影响三种类型,小时平均回波强度及其变化对降水强度和趋势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需要特别关注副热带高压西侧低层高能高湿、凝结高度低、整层近乎饱和且又具有局地地形抬升触发条件地区的暖云强降水的分析和监测。
- 陈传雷管兆勇管兆勇肖光梁贾旭轩贾旭轩
- 关键词:暴雨雷达对流云团中尺度特征
- 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被引量:17
- 2014年
- 利用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165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对近51 a来≥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气候变暖对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1 a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气温增暖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32℃/10 a(P<0.001),且与各项热量资源指标相关显著。随着气候变暖,≥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显著增加,其气候倾向率分别在(30℃·d)/10 a和2 d/10 a以上;2000年以后亚热带北界和暖温带北界在华北、东北地区均出现北移,以亚热带北界移动幅度更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年两熟制种植北界在山西和辽宁两省明显北抬,平均移动幅度超过1.5个纬距。华北、东北地区≥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增加是受起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延后共同影响,≥0℃前者比后者的影响更明显,≥10℃两者作用相当。
- 张立波景元书陈传雷
- 关键词:热量资源积温气候变暖
- 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3
- 2008年
- 介绍了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平台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数据库、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子系统、信息产品编辑子系统和服务信息反馈子系统进行了概述。平台的建设有效地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可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为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 卢娟唐亚平陈传雷
- 关键词:专业气象
- 辽宁中部城市群大气污染现状及相关气象条件分析
- 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5个城市,是我省重化工业高度聚集区,城市之间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有的“城市群”污染,整个经济区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
由于...
- 陈传雷
- 关键词:辽宁中部城市群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污染潜势预报
- 文献传递
- 辽宁3种旱涝指标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8
- 2004年
- 根据 1 973~ 2 0 0 2年辽宁 53个台站的月降水量资料 ,选取 8个代表站 ,对降水距平百分率、湿度指标和Z指数 3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
- 孟莹卢娟陈传雷
- 关键词:旱涝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