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元堂

作品数:40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篇精神分裂症
  • 20篇分裂症
  • 12篇抑郁
  • 11篇多态
  • 11篇多态性
  • 8篇疗法
  • 7篇抑郁症
  • 7篇精神分裂症患...
  • 7篇基因
  • 7篇家庭功能
  • 6篇疗效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焦虑
  • 6篇伴发
  • 5篇焦虑症
  • 4篇患者家庭
  • 4篇婚姻
  • 4篇婚姻质量
  • 4篇防御方式
  • 4篇催眠

机构

  • 38篇西安市精神卫...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市中心医...
  • 2篇陕西省公安消...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杭州市第七人...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山东省精神卫...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河北省第六人...
  • 1篇重庆市精神卫...
  • 1篇天津市安定医...
  • 1篇山西省精神卫...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宿迁市公安局
  • 1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40篇陈元堂
  • 10篇张丽
  • 8篇吴瑜
  • 8篇行养玲
  • 8篇何长江
  • 8篇郭娟
  • 7篇敖磊
  • 5篇高成阁
  • 4篇雷莹
  • 4篇师建国
  • 3篇李悦
  • 3篇魏腊梅
  • 3篇王赞利
  • 3篇陈良梅
  • 2篇黄崇亚
  • 2篇余冰
  • 2篇杨亚妮
  • 2篇亢晓燕
  • 2篇李界兴
  • 2篇马军平

传媒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陕西中医
  • 3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安地区110例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自杀未遂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和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急诊科、病房新发生的110例的自杀未遂者资料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未遂者中,居住在农村、年轻人、文化程度低、已婚、女性、内向性格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采用农药方式自杀(70.9%);中、重度抑郁者所占比例41.8%。从自杀想法到自杀行为间隔时间〈5min者占28.2%,〈30min者占50.9%。结论加强农药管理,改善周围不良环境条件,早期发现,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雷莹师建国陈元堂
关键词:自杀未遂流行病学抑郁症
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已经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综合干预。干预前、干预第12个月进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与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第12月ENRICH总分、夫妻交流、角色平等性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FAD总分、沟通、问题解决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心理社会康复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质量和家庭功能。
钟意娟戴尊孝郭娟苏艳丽胥冰陈元堂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婚姻质量家庭功能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复杂、往往累及终生的常见精神病性障碍,需要长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均有一定疗效,目前已作为一线用药,但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有效治疗剂量及耐受性的差异仍较大。本文通过归纳总结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总的血药浓度或活性代谢产物血浆水平与疗效的关系,试图找到疗效最好且副作用最少的最佳血药浓度及药物剂量,实现个体化合理用药。结果表明各阳性结果之间有效血药浓度不一,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当剂量固定之后结果较稳定。目前仍更需大量设计严谨、大样本的研究来明确抗精神病药血药浓度的最佳水平来指导临床工作。
王萌陈元堂戴尊孝吴斌王惠民李伟师建国
关键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血药浓度
电针结合情志调理对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情志调理对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92例焦虑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别入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焦虑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电针结合情志调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焦虑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掩饰型因子分、消极应对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情志调理可以改善焦虑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
李界兴陈元堂
关键词:焦虑症电针防御方式情志调理
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诊断为焦虑症的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采用焦虑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催眠疗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与HAMA分成正相关(r=0.44,0.51,P<0.05).结论催眠疗法可以改善家庭功能,促进焦虑症状的缓解.
何睿哲刘飞陈元堂
关键词:焦虑症催眠疗法家庭功能
催眠疗法对抑郁症疗效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催眠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72例住院或者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催眠疗法和常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单纯采用催眠疗法为治疗组,单纯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治疗6周。在第0、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对第0、6周的组内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治疗组为(24.23±3.27)分、(14.51±3.76)分,对照组为(23.68±3.43)分、(13.12±3.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眠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何长江陈元堂张丽行养玲敖磊
关键词:抑郁症催眠疗法催眠
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rs384470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8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测定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结果TDT检验结果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McNemarX^2=4.21,P〈0.05),且等位基因T携带者,其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是c携带者的1.31倍(RR=1.31,X^2(RR)=3.96,P〈0.05);rs384470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关联(McNemarX^2=2.34,P〉0.05)。结论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陈元堂高成阁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多态性
心理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病例进行分类治疗,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每组各58例,治疗疗程共6周。在第0、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心理治疗组FINS、HbA1C、FBG、ISI四种生化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HAMD总分、SCL-90总分、焦虑、躯体化、抑郁因子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心理治疗组FINS、ISI、FBG、HbA1C4种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治疗组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心理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治疗组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41.4%)。结论: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患者的情绪状态。
亢晓燕焦宁波陈元堂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疗法抑郁症状自评量表
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关联性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按隔日加量法则,利培酮逐渐加至治疗剂量(2~6 mg.d-1),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平均治疗量(3.82±0.95)mg.d-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采取对症治疗、减量或换药治疗。观察6周,在第0,6周评定阳性与阴性量表评分(PANS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的rs69287125、rs137824326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利培酮疗效。结果 rs69287125和rs13782432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在男女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rs69287125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在三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rs137824326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3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存在关联。
高粉霞呼亚利雷莹陈元堂师建国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多态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入住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的166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别编入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83).对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改变和防御方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消极应对分、掩饰型因子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及防御方式.
雷莹魏腊梅陈元堂
关键词:抑郁症防御方式重复经颅磁刺激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