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提高高危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将4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对干预组的高危儿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干预。各组均在3月、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的测评。结果①3月时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②6月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高危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4个能区的DQ无差异(P>0.05)。③1岁时高危干预组各能区的DQ均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能区的DQ无差异(P>0.05)。结论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能赶上正常儿童,有效减少残障的发生。
- 朱华彭珉娟杨涛毅李桦张彤陈先辉程建
- 关键词:神经行为发育早期干预高危儿发育商
- 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足背屈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6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带电刺激的肌电反馈治疗(Est-EMGBFT)。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胫前肌徒手肌力测定(MMT)及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I-ROM)测定,治疗组患儿同时经表面肌电图测定肌电积分值(iEMG)及均方根值(RMS)。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儿肌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EMG及RMS增加(P<0.05),主动关节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Est-EMGBFT疗法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足背屈功能康复有明显疗效。
- 陈先辉程健朱华张希玲余丹兰华
- 关键词:肌力均方根值脑性瘫痪痉挛型双瘫
-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更新模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儿保更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将同期出生的46名正常新生儿和46名高危儿随机分为新模式组和对照组,新模式组的正常儿和高危儿除常规模式儿保外,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对照组只做常规模式儿保。各组均在3、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的测评。【结果】1)3月、6月和1岁时,高危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逐步提高,到1岁时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已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生后3月时,正常新模式组的DQ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6月和1岁,正常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纳入常规儿保中的更新模式,可以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利于儿童早期发展。
- 朱华彭珉娟杨涛毅李桦陈先辉程建张希玲陈敏周霞
- 关键词:儿童保健神经行为发育早期教育早期干预发育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