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自我感受及需求的肺癌化疗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构建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构建基于自我感受及需求的肺癌化疗患者个案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充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通过行动日记明确肺癌患者在入院后各阶段急需解决的主观症状及需求,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行动日记的方法补充修正并最终构建肺癌化疗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结果:患者入院诊断阶段主诉较多的心理体验为焦虑(85.71%),主诉较多的症状为咳嗽(67.86%)及疼痛(42.86%);化疗阶段主诉较多的是对化疗相关知识的需求(100.00%),主诉较多的症状为疲乏(92.86%)、食欲下降(82.14%)及恶心(53.57%);患者出院阶段主诉较多的是对出院须知获得的需求(82.14%)及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需求(71.43%),主诉较多的症状为睡眠不安(46.43%)及疲乏(32.14%)。结论:构建肺癌化疗患者的个案管理模式,为后期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确保肿瘤患者能获得全面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照护。
- 何晓华曾桂华柯熹骆惠玉丁云钦陈军邓雅梅
- 关键词:肺癌化疗
- 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对患者生活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对患者生活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方式加以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活和睡眠质量,随访3年统计对比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降低率11. 76%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8. 24%(P <0. 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观察组3年生存率5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 67%(P <0. 05)。结论: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胃癌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生活品质,值得推广。
- 聂铃陈军柯熹
- 关键词:胃癌化疗放疗睡眠质量
- 分组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通过分组分层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高年资护士的能力,有效促进低年资护士的成长,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其实施要点为以现有的护士资源,重组和细化职责与流程,将护士按主诊医师组同步分组分管患者,根据能级原则实施主责护士-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分层管理,同时,将分组分层管理结合APN排班,融入优质护理病房管理中。
- 何晓华吴美华高凤平陈军柯熹
- 关键词:优质护理APN连续排班
- 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口服卡培他滨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口服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13例肿瘤合并糖尿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致手足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13例病人中,痊愈10例,好转3例。[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手足综合征的症状,预防严重手足综合征的发生。
- 陈军柯熹何晓华
- 关键词:肿瘤卡培他滨手足综合征
- 步行运动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改善效果
- 2022年
- 目的评价步行运动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在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经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给予静脉注射甲钴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步行运动。比较两组神经毒性改善情况,耐力、力量及平衡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评估工具(CIPNAT)中症状体验、日常生活及总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IPNAT中症状体验、日常生活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6MWT)长于治疗前,1次可重复最大肌力(1-RM)、Berg平衡量表(BBS)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MWT长于对照组,1-RM、BB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行运动联合静脉注射甲钴胺治疗改善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较单纯静脉注射甲钴胺效果更佳,且耐力、力量及平衡功能均有提高。
- 陈军聂铃赵珅林榕波柯熹
- 关键词:甲钴胺胃肠肿瘤周围神经毒性化疗
- 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多数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对糖代谢及内分泌功能有不良影响,降低了机体抵抗力,影响患者治疗及康复[1‐2]。笔者对107例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以期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 林秀敏陈凤莲朱凯陈军
- 关键词:化疗患者睡眠质量肺癌临床护理工作内分泌功能机体抵抗力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应用自控镇痛泵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NRS),癌因性疲乏程度(PFS-R)、心理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质量(PSQI)、生活质量(EORTC QLQ-C30)情况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NRS、PFS-R、HAMA、HAMD、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ORTC QLQ-C3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应用自控镇痛泵晚期胃癌患者癌痛及癌因性疲乏,亦可减轻疼痛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聂铃陈军高晓艳黄琳娟林榕波赵珅
- 关键词:晚期胃癌针对性护理自控镇痛泵癌痛
- 应用品管圈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发生率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核查及标准化处置。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从89.3%降至63.2%(P<0.01),目标达成率为103.9%。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发生率。
- 何晓华骆惠玉林燕丁云钦高凤平陈军柯熹
- 关键词:品管圈癌痛便秘护理质量
- 基于晚期癌痛患者主观需求的临终个案管理框架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构建基于晚期癌痛患者主观需求的临终个案管理框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临终服务补充依据。方法:对2018年11月1日~2019年5月1日52例晚期癌痛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晚期癌痛患者临终护理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以患者及家属行动日记的形式,补充修正并最终构建晚期癌痛患者个案管理框架。将2019年6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第一阶段52例认为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不接受临终护理患者16例(30.8%),愿意接受临终照护患者36例(69.2%),在36例中94.4%患者对存在症状改善提出强烈的需求,主要包括:改善疲乏88.9%、食欲缺乏88.9%、睡眠紊乱83.3%,对改善疼痛者仅有28.3%。情感支持及心理疏导患者91.7%、饮食指导88.9%、家属陪伴83.3%、灵性需求或宗教支持55.6%。第二阶段,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患者主观需求的癌痛患者临终个案管理框架,实现了评估、计划、照护、协调与监控为一体的健康照护管理系统,提高患者满意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柯熹林云月聂铃陈军汤忠秀林娇张娟朱虹玉骆惠玉
- 关键词:癌痛临终关怀
- 糖尿病伴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病人化疗的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对10例糖尿病伴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化疗病人给予基础护理、营养支持、输液护理、血栓预防、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10例病人均得到有效的护理,无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刘玉云何晓华高凤平陈军
- 关键词:糖尿病肺癌上腔静脉综合征化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