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培良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长江中下游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浆
  • 1篇岩浆发育
  • 1篇源区
  • 1篇铁矿
  • 1篇铁矿床
  • 1篇铁铜
  • 1篇铜矿
  • 1篇铜矿床
  • 1篇金成矿
  • 1篇金成矿规律
  • 1篇矿床
  • 1篇化学特征
  • 1篇发育
  • 1篇成矿

机构

  • 2篇中南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2篇戚学祥
  • 2篇陈培良
  • 1篇刘绍濂
  • 1篇旷宏伟

传媒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八五"地质...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2002年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侵入岩由扬子型燕山早期、扬子型燕山晚期和江南型燕山期三个系列组成。在△γ -△β图解上 ,前两个系列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均落入壳幔混合铅区 ,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铅同位素参数散布于壳源铅区。Rb -Sr同位素锶初始比值 (Io)的变化特点是扬子型燕山早、晚期系列侵入岩的Io分别为 0 .6 994~ 0 .70 92和 0 .70 43~ 0 .70 82 ,除个别小于 0 .70 4外 ,均在 0 .70 4~ 0 .710之间 ;江南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的Io为 0 .70 87~ 0 .7183,多数在 0 .710以上。在t-Io图解上 ,前二者均落入壳幔混合源区 ,属于I型或壳幔同熔型 ;后者均落入地壳源区 ,属于S型或地壳重熔型。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图解显示扬子型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大部分分布于镁黑云母区 ,与西昌基性 -超基性岩相同 ,具有壳幔混源特征 ;侵入岩中的黑云母则主要分布于铁叶云母区 ,具有地壳重熔型岩浆岩特点。稀土元素方面 ,扬子型燕山期系列侵入岩中钙碱性岩稀土配分模式特点相同 ,属轻稀土强烈富集的平滑向右倾斜型曲线 ,而晚期系列中的正长岩却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和弱到中等程度的Ce异常 ;江南型燕山期侵入岩为右倾斜率较小、分异程度差、Eu强烈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
戚学祥旷宏伟陈培良刘绍濂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球化学特征
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规律
陈培良戚学祥
关键词:铁矿床铜矿床成矿规律岩浆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