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安磊

作品数:61 被引量:44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稻田
  • 22篇红壤
  • 21篇土壤
  • 15篇水稻
  • 14篇施肥
  • 12篇红壤稻田
  • 9篇物量
  • 7篇有机碳
  • 6篇双季稻
  • 6篇微生物
  • 6篇季稻
  • 6篇长期施肥
  • 5篇稻田土
  • 5篇稻田土壤
  • 5篇休闲期
  • 5篇水稻土
  • 5篇化肥
  • 5篇
  • 4篇生物量
  • 4篇施用

机构

  • 60篇中国科学院亚...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 6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宜春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湖北省水土保...
  • 2篇桃源农田生态...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湖南省环境保...
  • 1篇桃源县农业局

作者

  • 61篇陈安磊
  • 45篇谢小立
  • 29篇王卫
  • 23篇魏文学
  • 16篇陈春兰
  • 12篇张文钊
  • 11篇侯海军
  • 10篇王凯荣
  • 10篇秦红灵
  • 9篇尹春梅
  • 6篇盛荣
  • 4篇李雁勇
  • 4篇王飞
  • 4篇吴小红
  • 4篇刘毅
  • 3篇童成立
  • 3篇肖和艾
  • 3篇周萍
  • 3篇吴金水
  • 3篇赵志刚

传媒

  • 5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方式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相同紫云英绿肥播种量与不同化肥配施对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站试验场设置8个不同处理分别进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NPK配施可以明显有效地增加紫云英产量,在施化肥的基础上增施紫云英绿肥可显著提高水稻生长及经济性状指标,且紫云英与化肥配合施用,可获得稳定、高产的早稻产量,同时可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赵志刚王凯荣陈安磊王卫谢小立
关键词:早稻化肥经济性状
施肥制度与养分循环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被引量:70
2005年
以红壤性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化肥配施条件下,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微生物量C(MB-C)、N(MB-N)、P(MB-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田土壤能维持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②化肥N、P、K先后引入农田生态系统对土壤MB-C、MB-N、MB-P没有显著的影响;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C;在施化肥NP或NPK基础上实行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土壤MB-N和MB-P,而在不施化肥或只施化肥N的基础上,有机养分循环利用虽也能提高土壤MB-N和MB-P含量,但提高的幅度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随着NPK肥配合程度的提高,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土壤MB-C、MB-N、MB-P的提高幅度有上升的趋势。③土壤MB-C与有机C的年际投入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分别与土壤有机C、土壤全N、速效P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有机养分循环利用可大幅度提高微生物对N素和P素的固持量,提高土壤MB-C、MB-N、MB-P占土壤全量C、N、P的比例。
陈安磊王凯荣谢小立
关键词:施肥制度养分循环红壤性水稻土
一种南方休闲期稻田固氮减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休闲期稻田固氮减排的方法,包括生物措施和生物量提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其中生物措施包括本地优势杂草培育、稻茬再生两个步骤,生物量提升管理包括田间水分分段管理、磷肥调控、田间管理、春耕时期调控四个步骤。本...
陈安磊陈春兰张文钊侯海军刘毅刘飞盛荣秦红灵
一种南方冬季稻田固碳减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方冬季稻田固碳减排的方法,步骤是:A、冬季稻田绿肥种植:在晚稻收割前采用撒播方式套播绿肥;B、冬季稻田稻草覆盖:水稻收割后稻草原位覆盖还田,替代稻草焚烧方式;C、排水通畅的水分管理模式:整个冬季通过开排...
陈安磊陈春兰王卫涂成谢小立魏文学
文献传递
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1
2007年
通过15年的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对土壤有机碳和磷素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红壤稻田有机碳源的长期投入和土壤有机碳的逐年升高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维持在较高水平(>800 mg.kg-1),是稻田土壤MB-P(>16.0 mg.kg-1)提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不施磷肥条件下,土壤全磷含量与试验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土壤有机磷含量平均提高了29.3%;土壤亏损的磷形态主要是无机磷(Al-P、Fe-P、Ca-P和O-P),其中Al-P含量处于最低水平(平均0.5 mg.kg-1).另外,长期不施磷肥土壤的MB-P远高于Olsen法提取态磷(Olsen-P)(<7.0 mg.kg-1),而稻田土壤MB-P与Al-P呈显著相关(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对稻田土壤Al-P、Fe-P、Ca-P和O-P的利用是促进其向有效磷方向转化的关键途径.磷肥配合有机养分循环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壤磷库的积累,而且通过土壤微生物的活化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磷的有效性.
陈安磊王凯荣谢小立刘迎新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土壤有机磷土壤无机磷
稻田大型原状土柱渗漏水收集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大型原状土柱渗漏水收集测量方法及装置,其步骤:A、根据土柱的底面积确定渗漏液标准收集面积;B、在土柱安放下垫面的中间位置低于下垫面埋入圆锥过滤器,对圆锥渗漏过滤器底面面积内的土柱渗漏液全部收集;C、利...
陈安磊谢小立魏文学秦红灵王卫
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镉柱还原法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使用改进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校正因素法)和基于镉柱还原的流动注射分析法(镉柱还原法)测定了中国10种不同类型土壤的NO3–-N含量,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差异性及其适用性。统计分析表明,改进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镉柱还原法测定的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测定样品的准确度介于89%~104%,具有可比性。在浓度适用上略有差异,对NO3–-N含量极低的土壤样品,采用镉柱还原法可提高精确度;对于NO3–-N含量高的土样选用紫外法可提高测定精确度,测定结果变异性低于镉柱还原法,且紫外法测定值都要高于镉柱还原法。从仪器操作及校准角度来看,紫外法测定操作过程简便,影响因子较少,对NO3–-N批量快速测定更为适用。
涂成黄威陈安磊宋歌陈春兰王卫谢小立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仪土壤硝态氮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氮的影响被引量:23
2012年
土壤活性有机碳、氮是土壤有机碳、氮中最活跃的组分,在土壤碳、氮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湖南3个长期定位试验点(桃源、宁乡、桃江)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表层土壤MBC、MBN、DOC、DON,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氮(MBC+DOC,MBN+DON)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及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含量。与对应的无肥处理(CK)相比,长期单施化肥(NPK)使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的提高幅度分别为3.3%~21.0%和3.3%~27.1%,长期有机肥施用提高幅度分别为48.7%~84.8%和17.9%~105.8%,且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含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3个试验点活性有机碳大小顺序为桃源〉宁乡〉桃江。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SOC)的累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SOC的含量关系不大。桃源土壤粘粒含量较高可能是土壤SOC累积速率快的主要原因;宁乡和桃江的粘粒含量和有机碳投入量相差不大,桃江较高的初始SOC水平影响了SOC积累速率;桃源和宁乡试验点的土壤活性氮含量相差不大,约是桃江的1.8倍。与土壤全氮(TN)相比,全氮的积累速率与土壤活性氮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
黄威陈安磊王卫谢小立童成立刘守龙苏衍涛
关键词:长期施肥活性有机碳稻田土壤
促进南方红壤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季节性降雨分布严重不足,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措施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制约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桃源站")建站以来,系统开展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建立区域农业综合发展的技术体系与优化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耕地地力提升和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支撑。通过系统分析南方潜育性和次生潜育化水稻土的形成原因,为我国潜育性水田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力与系统健康的协调机制,为稻田生态系统持续、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系统解析驱动稻田N2O和CH4排放关键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系统解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细菌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分布格局和主要驱动因素,为大尺度刻画我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机构及生态功能奠定基础;研究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提升我国科学养猪水平和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明了多年蔬菜连作对土壤氮素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调控措施,为蔬菜土氮素的调控提供强有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养分流失特征及影响因素,构建丘岗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氮磷拦截与生态消纳模式和稻田流失氮磷生态湿地消纳技术,为防控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构建南方丘陵区坡地种草养羊与农牧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开展示范推广,服务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桃源站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指导下,将为区域农业可持续
魏文学谢小立秦红灵李凤娜陈安磊张文钊盛荣陈焱国陈焱国侯海军尹春梅陈春兰刘毅刘毅
关键词:南方红壤水土流失耕地退化温室气体排放可持续发展
施用稻草对酸性红壤活性铝的动态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酸性红壤区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变化,对作物生长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用不等量稻草对酸性红壤水溶性有机碳、pH值和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机络合态铝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在第一天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直至趋于平衡。土壤pH值在前10天内快速提高,添加的稻草量越大,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之后缓慢下降至第30天渐趋平衡;土壤交换性铝则是先降低,10天后逐渐增加至稳定状态。有机络合态铝在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的联合作用下,先增加而后降低。在稻草分解的前10天,土壤水溶性碳、小分子化合物和土壤pH值对铝形态的影响均较大,而到实验后期,土壤pH值发挥着主导作用。
吕焕哲王凯荣谢小立陈安磊
关键词:水溶性有机碳土壤PH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