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幼然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4篇症状
  • 4篇护理
  • 3篇强迫症
  • 3篇强迫症状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伴强迫症状
  • 2篇社区精神分裂...
  • 2篇社区精神分裂...
  • 2篇住院
  • 2篇自杀
  • 2篇精神病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因素
  • 1篇循环法
  • 1篇夜查房
  • 1篇致残
  • 1篇致残率
  • 1篇质控

机构

  • 9篇汕头大学
  • 1篇汕头市第四人...

作者

  • 9篇陈幼然
  • 4篇刘少文
  • 4篇陈平周
  • 2篇郭少玲
  • 1篇巫妙君
  • 1篇王佩丹
  • 1篇王汉婵
  • 1篇洪镇花
  • 1篇陈克佳
  • 1篇李映素
  • 1篇汤妙玲
  • 1篇吴泽敏
  • 1篇朱治启
  • 1篇林勇强
  • 1篇陈树桥
  • 1篇许晓红

传媒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信息(西...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精神科护士长夜查房存在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06年
陈幼然陈树桥
关键词:护理问题科护士长精神科夜查房护理差错事故
精神分裂症患者混合性别住院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01年
为了探讨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住一个病区对疾病的影响 ,将 5 1例 (男 33例 ,女 18例 )患者安排于混合性别病区 (实验组 ) ,5 8例 (男 2 8例 ,女 30例 )安排于单一性别病区 (对照组 )。治疗、护理方法两组相同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于入院第 3天、第 2 1天对两组患者进行测查。结果实验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因子分增加值大于对照组 ,精神病表现因子和总消极因素分减少值小于对照组 ,实验组男性患者社会能力因子分增加值大于对照组 ,女性患者精神病表现因子分减少值小于对照组。提示混合性别住院不会导致患者病情激化 。
王佩丹林勇强陈幼然王汉婵巫妙君汤妙玲洪镇花陈克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性别因素精神病
住院精神病患者及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从反馈的信息分析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的竞争力。方法根据医院护理质量考核内容,自行设计住院精神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医疗环境四个方面22项,每项采用"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或类似的五级回答,分别以5~1记分。于2008年1~6月,每个病区随机调查患者15人,家属4人,共调查76人次。调查的患者要求住院2周以上、病情相对稳定、无沟通障碍。结果护理服务平均综合满意度为94.37%,满意率较低主要为服务态度:分别在沟通周到、热情主动、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结论护理部应加强精神科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护理理念教育,深入细致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客观分析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改进,并将患者满意度与个人"绩效考核"和科室护理质量考评相结合。护士要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陈幼然吴泽敏郭少玲
关键词:住院精神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临床与护理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从精神症状、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等方面研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原因,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ANSS、HAMD、SSRS、Family—APGAR等量表,对42例自杀未遂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组的精神病症状、抑郁症状、精神残疾度等明显高于非自杀组。结论:精神病症状、抑郁症状、社会支持以及家庭关怀程度差,是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
陈幼然陈平周刘少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杀家庭关怀度护理
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强迫症状评定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32例强迫症和38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进行评定分析,用氯丙咪嗪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强迫症组的Y-BOCS、HAMD、HAMA等总分明显高于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组(P<0.01);治疗后各量表总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强迫症的强迫体验、抑郁、焦虑等较明显,氯丙咪嗪疗效明显;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可联合用药。
陈平周陈幼然刘少文
关键词:强迫症精神分裂症
自杀未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与社会支持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陈平周陈幼然刘少文
关键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精神症状迁延不愈康复工作
三级质控法和PDCA循环法在病案质量控制的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为不断提高病案质量。方法把三级质控法和PDCA循环法进行整合,对病案进行质量控制,与原来三级质控法进行比较。结果病案质量不断提高,各项指标比单用三级质控法有显著的变化。结论三级质控法整合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质量控制比单一的三级质控法效果更好。
李映素朱治启陈幼然
关键词:PDCA循环病案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38例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维思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早,起病隐袭,病程迁延,以阴性症状为主,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Y-BOCS、HAMD、HAMA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
陈平周陈幼然张强刘少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用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显效率(72.2%)明显高于对照组(36.1%)(P<0.01);研究组PANSS、Y-BOCS、HAMD、HAMA、NOSI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疗效。
陈幼然郭少玲许晓红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状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