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前列腺
  • 2篇增生
  • 2篇增生症
  • 2篇弱精
  • 2篇弱精子
  • 2篇弱精子症
  • 2篇少弱精
  • 2篇少弱精子症
  • 2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前列腺增生症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精子
  • 1篇电外科
  • 1篇电外科手术
  • 1篇血府
  • 1篇血府逐瘀
  • 1篇血府逐瘀口服...
  • 1篇氧化应激
  • 1篇胰激肽原酶

机构

  • 5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陈晓华
  • 3篇江岳方
  • 3篇殷金龙
  • 2篇杨伟
  • 2篇吴斌
  • 1篇赵虎
  • 1篇查振雷
  • 1篇姜彬
  • 1篇张立进
  • 1篇徐渊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他莫西芬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他莫西芬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确诊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服用Vit E,100mg/次,2次/d;治疗组服用他莫西芬治疗,每次10mg,2次/d,同时联合胰激肽原酶口服,每次120U,3次/d。两组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浆MDA和SOD)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在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浆MDA和SOD方面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在改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浆MDA和SOD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莫西芬联合胰激肽原酶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提高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数量和质量,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方案。
殷金龙陈晓华江岳方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他莫西芬胰激肽原酶氧化应激
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方面的荟萃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方面的差异。方法人工通过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靶向融合穿刺与系统性穿刺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的对比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16年10月,分别由2名评价员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同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两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检出率进行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临床研究,相关患者5 337例,其中靶向融合穿刺2 667例,系统性穿刺2 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靶向融合穿刺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显著高于系统性穿刺(OR=1.16,95% CI 1.04~1.30,P=0.007)。我们以Gleason评分7分为界,分别对两种穿刺方式对不同危险等级的前列腺癌检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Gleason≥7分的中高危前列腺癌中,靶向融合穿刺较系统性穿刺在检出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OR=1.37,95% CI 1.19~1.58,P〈0.05)。而在Gleason评分〈7的低危前列腺癌中,靶向融合穿刺较系统性穿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表现较差(OR=0.76,95% CI 0.65~0.89,P〈0.05)。结论靶向融合穿刺在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及Gleason≥7分的中高危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显著优于系统性穿刺,而在Gleason〈7分的低危前列腺癌中系统性穿刺则表现较好。
张立进吴斌查振雷赵虎杨伟陈晓华姜彬江岳方殷金龙
关键词:前列腺癌META分析
前列腺组织中5型磷酸二酯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初探
2011年
目的探讨5型磷酸二酯酶(PDE5)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PDE5表达,并探讨PDE5表达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残余尿、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表(IPSS)、最大尿流率(Qmax)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织PDE5表达极弱。BPH中PDE5高表达,但间质中表达强于上皮细胞。BPH组织中PDE5的表达与前列腺体积、IPSS、残余尿、PSA呈正相关,但与年龄、Qmax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E5在BPH组织中有较强表达,可能对BPH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江岳方杨伟陈晓华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型磷酸二酯酶免疫组化
十一酸睾酮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十一酸睾酮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确诊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80例)。对照组服用Vit E,100mg/次,2次/d;治疗组服用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每次40mg,2次/d,同时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0m L,3次/d。两组治疗3月后,分别检测精液质量(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子DFI)及妊娠率。结果:有140例患者完成了临床研究,治疗组在精液量、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子DFI方面较用药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并在改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精子DFI及妊娠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一酸睾酮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可显著改善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质量和妊娠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安全有效方案。
徐渊陈晓华殷金龙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十一酸睾酮血府逐瘀口服液微循环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TUVP)、经尿道等离子电切(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 60例高危BPH患者随机分为TUVP组和PKRP组,观察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情况。结果两组术后I-PSS、Qmax、QO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PKRP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显著少于TUVP组,P<0.05。结论 PKRP治疗高危BPH的临床效果优于TUVP。
陈晓华吴斌
关键词:电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