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南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改性
  • 3篇聚酯
  • 2篇共聚
  • 2篇共聚酯
  • 2篇合金
  • 2篇改性PET
  • 2篇PC合金
  • 1篇动力学
  • 1篇对苯乙烯
  • 1篇亚麻油
  • 1篇液晶聚酯
  • 1篇脂肪族
  • 1篇脂肪族聚酯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树脂
  • 1篇酸酯
  • 1篇碳酸酯
  • 1篇微球
  • 1篇无皂

机构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作者

  • 5篇陈正南
  • 2篇陈瑞珠
  • 2篇李仙会
  • 1篇吉海燕
  • 1篇汪建敏
  • 1篇胡杰
  • 1篇李元杰
  • 1篇袁新华
  • 1篇邵美秀
  • 1篇陈敏

传媒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β环糊精对苯乙烯无皂乳液聚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以苯乙烯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了β环糊精对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糊精的引入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单体转化率,并且反应速度随环糊精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环糊精的引入能够减小制得的聚合物微球的粒度分布,使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大小更加均匀,而对粒径的影响不是很大.动力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环糊精可以提高单体的反应活性.当环糊精/单体比例增大到0.2时,单体反应活性是空白体系的3.3倍.
胡杰李元杰吉海燕陈正南
关键词:环糊精聚合物微球动力学
摩阻材料用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合成了亚麻油改性酚醛树脂(PF),FT—IR谱图说明亚麻油成为PF分子结构的一部分。综合热分析表明改性PF在320℃~600℃间失重53.11%,普通PF失重73.51%;普通PF热分解峰为400℃~425℃和540℃~600℃,而亚麻油改性PF热分解峰在440℃~470℃和600℃~660℃。亚麻油改性PF作基体的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改性PF的粘接性和韧性均得到提高,摩阻材料摩擦系数大,摩擦性能稳定,磨损率低.冲击强度大,硬度适中,改性PF可作为高性能摩阻材料基体。
袁新华陈敏邵美秀汪建敏陈正南
关键词:酚醛树脂亚麻油改性摩阻材料
CHDM改性PET共聚酯的合成及其与PC合金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采用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合成共聚酯,测定了共聚酯的特性粘度,研究了1,4-环己烷二甲醇含量对共聚酯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熔点的影响。结果发现,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1,4-环己烷二甲醇含量的增加而上升,而熔点则下降,达到低共熔点后又上升。研究了该共聚酯与聚碳酸酯合金体系的相容性,测试了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
陈正南李仙会陈瑞珠
关键词:CHDM改性PC合金1,4-环己烷二甲醇
改性PET共聚酯的合成及其与PC合金的研究
由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代替部份乙二醇(EG)合成出的共聚酯称PECT;由间苯二甲酸(IPA)代替部份对苯二甲酸(PTA)合成出的共聚酯称IPET;由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代替部份乙二醇(EG),间苯...
陈正南
文献传递
聚酯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3年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聚酯共混改性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分类介绍聚碳酸酯/半芳香族聚酯、聚碳酸酯/脂肪族或脂环族聚酯及聚碳酸酯/液晶聚酯等各共混体系,讨论了各体系的相行为、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光学性能等。而脂肪族或脂环族聚酯共混改性聚碳酸酯是提高其综合性能的一条好途径。
李仙会陈正南陈瑞珠
关键词:聚酯共混改性聚碳酸酯脂肪族聚酯液晶聚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