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东

作品数:38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管
  • 17篇造影
  • 16篇血管造影
  • 15篇血管造影术
  • 15篇造影术
  • 15篇X线
  • 15篇X线计算
  • 15篇X线计算机
  • 15篇16层螺旋
  • 13篇16层螺旋C...
  • 12篇成像
  • 9篇动脉
  • 9篇血管成像
  • 9篇体层摄影
  • 9篇体层摄影术
  • 7篇脑血
  • 7篇脑血管
  • 6篇减影
  • 5篇多层螺旋CT
  • 5篇脑血管造影

机构

  • 24篇暨南大学第三...
  • 9篇珠海市人民医...
  • 5篇暨南大学
  • 1篇珠海市妇幼保...

作者

  • 37篇陈海东
  • 26篇彭秀斌
  • 25篇毛俊
  • 21篇杜中立
  • 14篇孙放
  • 13篇刘玉涛
  • 11篇林丽娟
  • 10篇何虹
  • 9篇肖万宏
  • 6篇罗云辉
  • 6篇龙雪银
  • 6篇陈敏
  • 5篇陈加源
  • 4篇袁小梅
  • 4篇黄楚昌
  • 4篇王建明
  • 3篇王艳萍
  • 3篇程光森
  • 3篇李伟
  • 2篇许卫国

传媒

  • 6篇中国CT和M...
  • 4篇放射学实践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与DSA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成像技术、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肝实质期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分析MIP、VRT、SSD3种血管重建方法对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显示,并与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0例肝癌DSA共检出肿瘤供血动脉115支,MSCTA检出110支,符合率约95.6%,两者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71)。其中MIP、VRT显示较佳,SSD显示较差(45/115,39%)。DSA显示70例均存在瘤内肿瘤血管,其中MSCTA检出65例,两者表现相似,其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69)。MSCTA、DSA分别检出门-肝静脉癌栓36支、27支,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4),DSA对较小分支癌栓显示不佳;DSA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29例,MSCTA检出27例(符合率93.1%),两者表现一致。MSCTA检出肝动脉解剖变异22例(31.4%),共中9例变异肝动脉参与肝癌供血,与DSA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期肝血管造影可全面、准确评价原发性肝癌并发的肿瘤血管性病变,与DSA检查有很高的符合率,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罗云辉陈加源何虹彭秀斌刘玉涛陈海东孙放林丽娟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MSCT一键去骨法对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一键去骨后处理血管成像技术对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脾动脉瘤患者MSCT常规腹部增强扫描,按是否行一键去骨后处理血管成像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轴位图像;B组为常规轴位图像加一键去骨后处理图像。通过盲法采用?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动脉瘤的检出情况。测量所有动脉瘤瘤体横径及瘤颈宽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6例脾动脉瘤患者中单发10例,多发6例(共23个瘤体),18个呈囊袋状,5个呈梭形,其中6个瘤壁钙化,1个合并血栓形成。脾动脉瘤体横径与瘤颈宽度相关(r=0.731,P<0.001)。A组检出率为(34.78%,8/23),B组为(91.30%,21/2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SCT辅以一键去骨血管成像能显著提高脾动脉瘤的检出,对其筛查、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加源王建明彭秀斌陈海东毛俊
关键词:脾动脉动脉瘤
16层螺旋CT颈部CTA低剂量减影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颈部CTA低剂量减影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28例患者行颈部CTA减影成像检查,平扫毫安量采用50 mas,增强扫描毫安量为160 mas,其他扫描参数不变,将增强前后图像进行减影,去除骨结构,进行血管三维重建,与非减影三维重建图像相比较.结果 减影图像能整体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18例清晰显示颈内动脉和椎动脉,10例因颈部移动,未能去除骨结构,成功率64%.重建时间减少5 min,平均增加患者辐射量3.90 mgy.结论 与常规颈部CTA相比,低剂量减影技术操作简单,稍增加辐射剂量便可以得到类似DSA血管减影图像.
刘玉涛陈海东黄楚昌彭秀斌杜中立毛俊
多层螺旋CT编辑减影去骨技术在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编辑减影技术在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疑颈部动脉病变患者,行低剂量CT平扫和颈动脉CTA扫描,采用小剂量对比剂预注射技术确定动脉期延迟时间,利用object editor后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减影去骨处理,完成颈动脉血管的去骨成像。结果:本组30例颈部动脉CTA共发现梭形动脉瘤4例,动脉局限性狭窄12例,钙化斑块共计71处。按骨骼完全去除、少许残留和残留明显等不同程度对图像进行评分(1~3),其中3分10例(33%),2分15例(50%),1分5例(17%)。结论:16层螺旋CT常规软件objecteditor能够快速、自动的去除颈部动脉CTA中的骨结构,直观、全面显示颈部血管,同时能快速去除充盈致密对比剂的头臂和上腔静脉影的干扰,并可选择性保留或除去血管壁钙化斑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海东毛俊彭秀斌杜中立孙放何虹
关键词:血管成像颈动脉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减影成像的可行性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脑动静脉双期减影去骨成像(DP-BS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DP-BSCTA的117例患者病历资料。其中50例(A组,无血管病变)未行DSA检查;67例(B组)行DSA检查。按去骨程度、血管显示与污染程度分别对A组双期图像进行评分(1~5分),并计算后处理时间。用双盲法比较B组DP-BSCTA与DSA。统计两组辐射剂量。结果 A组:51个期相(51/100,51.00%)完全去骨(5分),其他辅以手工后完全去骨。软件双期去骨时间及辅以手工时间分别为(2.97±0.29)min、(2.22±0.96)min。45个(45/50,90.00%)动脉期及41个(41/50,82.00%)静脉期图像4~5分,37例(37/50,74.00%)双期评分均为4~5分。B组:阳性63例,其中动脉瘤29例,血管畸形11例,烟雾病3例,静脉窦血栓3例,动脉狭窄病变17例(34处);阴性4例。DP-BSCTA检出脑血管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两组剂量长度乘积平均(875.77±67.94)mGy.cm。结论 16层螺旋CT DP-BSCTA能快速去除颅骨,同时得到类似DSA的动、静脉期高质量图像,检出脑血管病变的能力与DSA相当,值得临床推广。
毛俊王建明陈海东彭秀斌杜中立程光森许卫国林丽娟邓志峰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30例MSCTA病例,行Test-Bolus测试确定脑动、静脉期延时扫描时间,按低剂量优维显(370mgI/ml)+生理盐水冲洗行MSCT双期扫描,评价CTA、CTV图像脑动、静脉血管显示及相互干扰程度。评分标准:按静脉或动脉基本无、淡薄、部分、大部分显影及等同强化分别评为5、4、3、2、1分。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为8.15±2.29秒。全颅扫描时间为5.17±0.20秒。动脉期延时时间为15.37±1.92秒,静脉期延时时间为27.54±3.07秒,对比剂平均剂量为45.07±2.91ml,生理盐水为39.93±2.96ml。CTA期29例(96.7%)脑动脉1-5段分支显示清晰,脑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为353.86±73.15HU,静脉干扰评分为:5分9例(30%),4分13例(43.3%),3分8例(26.7%)。CTV期27例(90.0%)脑静脉系统显影清晰,静动脉最大强化差值为299.51±90.09HU;动脉干扰评分为:5分4例(13.3%),4分18例(60%),3分6例(20%),2分2例(6.7%),双期均未见动静脉同等强化病例。结论:16层螺旋CT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结合小剂量测试,可得到大致类似DSA动、静脉期图像的CTA及CTV图像。
毛俊袁小梅陈海东林丽娟彭秀斌杜中立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16层螺旋CT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探讨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脑动脉造影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138例脑血管造影(CTA)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38例脑血管造影检查中,图像质量理想,均符合诊断要求,阳性检出率为29%。结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检查结果可靠,能够全方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它安全、无创、简便、快速,为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陈加源孙放陈海东
关键词:三维重建脑血管造影时间分辨率
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三种减影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16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3种不同软件减影法(Subtraction,Objecteditor及NeuroDSA)的图像质量与便捷性及临床应用差异。方法60例双期脑血管成像随机分成A组(同步扫描)与B组(非同步扫描);分别用3种软件减影,计算后处理时间及图像质量评分(1—8分),比较3种软件减影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其中行DSA检查15例,对比3种减影显示病变的差异并采用统计学t检验。结果3种软件减影时间,手工修饰时间及图像评分两组组内比较:Object editor减影时间[A组(2.52±0.37)min,B组(2.47±0.39)min]均最短(P〈0.05);Subtraction与NeuroDSA差异不显著。Subtraction减影手工修饰时间[A组(10.71±4.16)min,B组(14.34±3.75)miu]均最长(P〈0.05),动、静脉期图像评分(A组5.67±0.92,5.60±1.16;B组3.30±1.75,4.03±1.69)均最低(P〈0.05),Object editor与NeuroDSA差异不显著。3种减影组间比较:A组Subtraction减影动、静脉图像评分高于B组,手工修饰时间短于B组(P〈0.05),其余两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对比15例DSA检查,Object editor与NeuroDSA减影均能显示诊断所有病变,准确性为100%。Subtraction减影漏诊8处病变,准确性为53%。结论同步扫描是Subtraction减影成功的关键,对Object editor,NeuroDSA减影无显著意义,后2种减影诊断血管病变能力相当,但NeuroDSA减影操作更自动化,推荐为16层螺旋CT脑血管减影首选。
毛俊陈海东王建明陈敏王艳萍肖万宏林丽娟彭秀斌杜中立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图像质量
Bolus tracking技术在MSCT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应用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技术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选用不同阈值对血管质量的影响,评价其价值。方法:64例患者采用Bolus tracking技术,分别用100、130、160和190HU的阈值,比较四组触发时间、实际触发值、升主动脉强化值和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结果:64例均完成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100HU组130HU组在触发时间和冠状动脉血管评价上无明显差异,但160HU和190HU组有明显差异,四组的实际触发值均有明显差异,而升主动脉强化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Bolus tracking技术可以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提供理想的扫描延迟时间,自动触发阈值选择在100-130HU为佳。
刘玉涛彭秀斌杜中立何竟陈海东何红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SCTCA),先行冠脉钙化积分平扫,然后行冠脉增强扫描,选取一组质量最佳的薄层图像行冠脉三维重建,分析MS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并对冠脉支架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冠脉钙化积分与其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中度以上狭窄的冠脉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轻度狭窄,其间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01)。MSCTCA对诊断有临床意义的冠脉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约89.6%、93.9%、92.6%、86.7%、95.4%。MSCTCA对冠脉支架显示良好,检出5例9根支架,其中2根支架不通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安全、无创,对评价冠状动脉狭窄、支架开放及通畅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冠心病筛查的有效手段以及介入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手段。
罗云辉彭秀斌毛俊孙放肖万宏刘玉涛陈海东林丽娟龙雪银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冠心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