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兴
- 作品数:23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论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
- 2015年
- 主体性批评是关于叙事文本的意识形态批评之重要维度,它力图在对叙事形式的分析中把握文本建构接受者主体性的内在机制。贝尔西、詹姆逊和西弗曼分别在文学批评和电影批评中展示了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的理论路径,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叙事形式的主体性批评理论在逻辑起点、推演过程、对象定位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但无论是对于叙事批评还是意识形态批评来说,都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创新之路。
- 陈然兴
- 关键词:叙事形式意识形态批评
- 论路遥作品中“单子”叙事的困境及其意识形态解决被引量:1
- 2016年
- 路遥作品写出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农民向城市无产者转化之际产生的精神苦难。社会主义改革促使农村青年在思想上激烈地反抗自身的小农意识,同时又因找寻不到新的意识形态认同而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这种创伤型"单子"在文类规约和意识形态两个方面为作者设置了难题。路遥的苦难哲学作为一种准宗教的意识形态,为中国式"单子"提供了一种超阶级的认同,但因其对劳动的完全抽象的救赎,也使它在30年后的今天,日趋成为一种道德-审美的奇观而不复有介入现实的力量。
- 陈然兴
- 关键词:叙事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批评与文学批评——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
- 2015年
- 我们以往对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思路与对象性质之间的错位。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论是在意识形态批评的层面上而不是文学批评的层面上进行的,其研究对象不是托尔斯泰的作品,而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意识形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的命题不能理解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而应该正确地理解为'托尔斯泰主义是反映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的镜子'。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政治实践,它不仅不会把文学政治化,相反,它可能通过揭露和批判各种意识形态性的批评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保障文学自身的价值。
- 陈然兴
- 关键词:意识形态批评文学批评
- 论审美时间与商品时间
- 2020年
- 从康德、席勒、伽达默尔到马丁·泽尔,现代美学把审美时间设想为一种抽象的"独特现在"时间。这个"现在"是从日常时间和历史时间的连续性中掉落出来的一环,它充盈自足,并且内在地具有一种在量上自我扩充的冲动。审美的"独特现在"时间与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时间有着深刻的相似性。结合詹姆逊和索恩·雷特尔的分析,可以看到,商品的价值形式是由发生于抽象"现在"时间中的交换来实现的,商品生产因此具有一种消灭过去时间的物化特征,它制造了"资本主义现在的永恒处女性"的幻象。对审美时间与商品时间相似性的分析表明,发生于美学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抽象事件正是对主导生产方式内在逻辑的无意识反映。
- 陈然兴
- 关键词:美学意识形态
- 腐草为萤与儒道调和——《聊斋志异·连琐》新解被引量:1
- 2017年
- 《聊斋志异·连琐》是对"腐草为萤"典故的小说化敷演。用结构主义叙事学分析方法解读全文,可以看到,《连琐》的深层结构表现为征用发源于《易经》的"气变"学说和佛家"色空"观念调和儒家道德与道教阴阳思想之间的矛盾,从而将阴阳学说纳入儒家道德形而上学之中。
- 陈然兴
- 关键词:聊斋志异结构主义叙事学
- 意识形态与叙事——以“阿尔都塞式效应”为中心的考察
- 2010年
- 通过对"阿尔都塞式效应"的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伊格尔顿、沃伦、萨莫斯等人指出,意识形态话语有其本质上的叙事性,意识形态把个体插入叙事结构中,将其质询为表面上的无矛盾的主体,掩盖主体在认知上的条件性,制造出自由主体的幻觉,从而使个体自愿地成为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代理主体。对意识形态叙事维度的揭示,为叙事的意识形态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陈然兴
- 关键词:意识形态质询叙事
- 节制的悲悯 深沉的移情——评黄朴长篇小说《如我》
- 2024年
- 黄朴长篇小说《如我》聚焦农村女性进城的历史主题,书写了以王思然为代表的农村女性与男性主导的城市文明冲突碰撞的过程,以及她们被欺凌、被损害的命运。作者通过精心营构的动物隐喻体系不仅“移情于物”地揭示了人物精神世界的隐秘风景,还寄托了对“鸟”性凋零、“鱼”性升腾的时代状况的忧思,极大地拓展现了实主义小说的意义纵深。作者采用了“如我在诉”的审美立场,在移情与悲悯的巨大张力中塑造了一个具有中国式悲情意味的艺术世界,时代病痛、灵魂迷失、文化坚守三股思绪在小说中纠缠激荡、浑莽淋漓,体现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 陈然兴
- 关键词:移情
-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演变被引量:1
- 2015年
- 文学艺术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最为关注的问题。从这种批评流派产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被尖锐地提了出来,并且成为测度“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否可能”的标准。伊格尔顿在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史时,曾明确地把自卢卡奇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称作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第三次浪潮”(前两次分别是以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和恩斯特·费舍尔为代表的人类学批评,以及第二国际时期以列宁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政治批评),认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批评模式。“因为它的理论着力点是探索什么可以称为形式的意识形态”。[1]这种批评诉求同时避开了关于文艺作品的单纯形式主义的研究和庸俗社会学的研究,而把形式研究和语境研究结合起来。在伊格尔顿看来,一种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批评话语应该“以一种寓言的方式同时讲到艺术手法和整个物质历史,叙事的转折和社会意识的形式”。[2]我认为,这种总结是非常恰当的。
- 陈然兴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批评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形式伊格尔顿普列汉诺夫
- 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文本和语境
- 2012年
- 后现代理论话语对历史之文本性的过分强调造成了对历史概念的误解,这在文学批评领域表现为对文本—语境二项对立的质疑和批判,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合法性遭遇危机。以詹姆逊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给予了有力的回应,重新确定和巩固与文本相对应的历史和语境概念的内涵及其有效性,这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 陈然兴
- 关键词:语境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批评
- 结合、领导权与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共同体的建构
- 2022年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结合”思想旨在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以实现党在文艺领域的领导权。作为领导权范畴的“结合”,体现了党领导文艺活动的独特方式,指明了知识分子“有机化”的现实途径,确立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性地位。“结合”扭转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权理论中的精英主义路线,代之以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把民族文化形式作为领导权建构的积极因素,正确解决了“文化革命”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结合”思想还开创了通过建构文艺创作共同体来建立文化领导权的独特范式。中国当代文艺发展表现为“结合”之道的展开:延安文艺时期,中国作家与人民寻求情感/政治的结合;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与人民寻求认知/社会的结合;在新时代,中国作家要与人民寻求理想/文化的结合,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陈然兴
- 关键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领导权共同体文艺创作中国气派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