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Ω-3多不饱...
  • 2篇动作电位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室
  • 2篇心室肌
  • 2篇心室肌细胞
  • 2篇他汀
  • 2篇膜片
  • 2篇膜片钳
  • 2篇抗心律失常
  • 2篇肌细胞
  • 2篇二十二碳六烯...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保护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陈燕芬
  • 4篇王如兴
  • 4篇李肖蓉
  • 2篇吴小庆
  • 2篇蒋文平
  • 2篇来利红
  • 1篇谢国强
  • 1篇华嘉临
  • 1篇杨向军
  • 1篇宋建平
  • 1篇张滨

传媒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脂和非降脂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陈燕芬李肖蓉王如兴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非降脂作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心血管保护作用二十碳五烯酸PUFA
鱼油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鱼油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CD40水平的影响,同时比较高脂血症患者与健康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择2005-05/11无锡第一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高脂血症患者62例(高脂血症组),男44例,女18例。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且均对治疗方案和检测项目知情同意。选择2005-11/12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5名(正常对照组),男28名,女7名。将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32例和鱼油组30例。阿托伐他汀组:每天晚餐前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鱼油组:每天服用3次鱼油胶囊,1.0g/次,1次/d。两组均干预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和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胆固醇氧化酶法)、三酰甘油(酶法)、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免疫比浊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相测定法中的选择性反应法)、超敏C反应蛋白(胶乳法),以及CD40(流式细胞仪)水平。计量资料组间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方差不齐用秩和检验。结果:高脂血症患者62例和正常对照组3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血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高脂血症组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23±5.07)%,(7.93±4.12)%,t=2.289,P<0.05],超敏C反应蛋白虽然也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2.30±2.70),(1.68±2.03)g/L,P>0.05]。②阿托伐他汀及鱼油作用后血脂及炎症因子变化:两组用药前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和CD40相近。阿托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31.569,31.677,40.726,P<0.01),8周后三酰甘油和载脂蛋白A比治疗前也有明显下降(F=3.237,P<0.05;F=6.729,P<0.01),其他指标则在治疗前后均没有显著变化。鱼油组治疗4周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CD40与治疗前相近,治疗8周后三酰甘油水平与C
陈燕芬李肖蓉王如兴华嘉临张滨谢国强
关键词:鱼油阿托伐他汀超敏C反应蛋白CD40高脂血症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Sprag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瞬时外向钾离子流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Sprague-Dawley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和瞬时外向钾离子流(Ito)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获得大鼠耐钙心室肌细胞,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加入DHA10、20、40、60、80、100、120和200μmol/L后大鼠心室肌细胞AP和Ito的变化。结果(1)当DHA浓度大于30μmol/L时,动作电位时程(APD)逐渐延长,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当DHA浓度侄0-30μmol/L时,随着DHA浓度增加,APD延长不明显(P〉0.05);加入不同浓度DHA后,在5min内APD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延长,5min后APD基本同定。(2)加入不同浓度DHA后,随着DHA浓度增加,Ito逐渐降低,DHA对Ito呈浓度依赖性阻滞(P〈0.05)。DHA对Ito半效抑制浓度为58.3μmol/L。结论当加入不同浓度DHA后,APD随着DHA浓度增加而逐渐延长,Ito逐渐降低,DHA对AP和Ito的影响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之一。
王如兴李肖蓉来利红吴小庆陈燕芬宋建平杨向军蒋文平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动作电位膜片钳术二十二碳六烯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方法①在自制心脏灌流装置上,采用三步法行逆行主动脉灌流获得单个耐钙心肌细胞;②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加入10、20、40、60、80、100、120和200μmol·L-1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后大鼠心室肌细胞AP的变化。结果成功记录到大鼠心室肌细胞外膜、中膜和内膜AP。外膜、中膜和内膜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逐渐延长(P<0.05),其中外膜APD25、APD50和APD90分别为(3.6±1.2)ms、(10.3±2.1)ms和(46.3±4.8)ms;中膜分别为(6.4±1.8)ms、(14.7±2.4)ms和(69.4±8.3)ms;内膜分别为(13.8±2.1)ms、(45.3±10.2)ms和(152.1±33.4)ms;②DHA浓度在0~30μmol·L-1时,随着DHA浓度增加,APD延长不明显(P>0.05);当DHA浓度大于30μmol.L-1时,APD逐渐延长,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大鼠外膜、中膜和内膜心室肌细胞AP形态存在分层差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对AP的影响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之一。
王如兴李肖蓉陈燕芬吴小庆来利红蒋文平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动作电位膜片钳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抗炎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别比较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FAs)和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CD40/sCD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观察两者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并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
陈燕芬
关键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脂代谢心律失常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