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现代测试技术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4年
- 对电子显微技术、衍射技术、谱学技术及热分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指出:综合使用各种不同的分析和结构表征方法,可对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有效研究,从而指导其应用。
- 陈玉萍徐甲强方少明
- 关键词:纳米材料电子显微技术热分析
- 氧化铟纳米粉体的微乳液合成及其气敏特性被引量:13
- 2005年
- 用微乳液法合成了纳米In2O3粉体,浸渍法制备了5%(inmass)La2O3掺杂In2O3。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静态配气法对氧化铟气敏元件的气敏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合成的氧化铟经600℃,5h煅烧后,颗粒尺寸约为30nm,且分布均匀。氧化铟气敏元件对汽油、酒精、甲醛等有机蒸气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选择性不好。氧化镧掺杂后,不同温度工作时,氧化铟分别对汽油、酒精有较好的选择性,且响应恢复快。
- 徐甲强李惠萍沈嘉年陈玉萍
- 关键词:氧化铟纳米材料微乳液气体传感器
- 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制备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04年
- 综述了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的主要方法,即固相法(固相热分解法、高温固相化学反应法、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法)、液相法(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溶剂热法、辐射合成法)、气相法等.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指出了金属氧化物纳米微粒制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徐甲强陈玉萍王焕新
- 关键词: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纳米材料
- 纳米气敏粉体的制备技术被引量:11
- 1999年
- 气体敏感材料的纳米化是提高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灵敏度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控制材料的颗粒尺寸可控制材料的气体敏感程度。本文介绍了常见气敏材料的纳米化方法,技术工艺与颗粒控制。
- 徐甲强陈玉萍田志壮李金凤
- 关键词:纳米材料气敏材料气体传感器
- 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锡气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利用硝酸氧化法、化学沉淀法合成了纳米SnO2及贵金属掺杂SnO2材料,并对合成材料进行了物相表征和气体灵敏度测量.结果表明:在400℃~900℃热处理温度范围内,SnO2的平均晶粒度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均<40nm;纯SnO2材料的气体灵敏度随平均晶粒度的增大而减小,主要受尺寸效应控制,而贵金属掺杂SnO2的气体灵敏度受尺寸效应和催化效应共同控制;通过控制掺杂和热处理温度可改善SnO2的气敏性能。
- 陈玉萍
- 关键词:氧化锡纳米材料气敏材料传感器
- 贵金属催化剂对氧化镍气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 1997年
- 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氧化镍(NiO)气敏微粉,利用浸渍法对氧化镍材料进行了掺杂,用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材料的陶瓷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材料为颗粒状非晶体,颗粒尺寸<1μm;该材料为P型半导体材料,对C2H5OH具有较高灵敏度,Ag的掺杂能提高NiO的气体灵敏度,Pd,Pt,Au,Ru,Rh的掺杂不能有效地提高其气体灵敏度,但可改善NiO的气敏选择性.
- 徐甲强田志壮陈玉萍秦建华杨中智
- 关键词:氧化镍气敏材料贵金属气敏元件催化剂
- 一维纳米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5年
- 评述了目前一维纳米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单根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带或纳米线制作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在室温下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漂移小的优点,但由于制作成本高昂、检测条件苛刻,离实用还很远。将氧化物一维纳米材料用于制作旁热式气敏元件,在保持其高灵敏度的同时提高稳定性,有助于解决旁热式气敏元件实用中存在的稳定性差的问题,将成为目前实用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 徐甲强陈玉萍李亚栋沈嘉年
- 关键词:一维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金属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