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英

作品数:86 被引量:2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9篇黏膜
  • 16篇正加速度
  • 13篇胃黏膜
  • 10篇溃疡
  • 10篇肠镜
  • 9篇胃电
  • 9篇小肠
  • 8篇胃溃疡
  • 8篇模拟失重
  • 8篇老年
  • 8篇大鼠胃黏膜
  • 6篇心理
  • 6篇双气囊
  • 6篇胃肠
  • 6篇小肠镜
  • 6篇功能性消化不...
  • 5篇电子小肠镜
  • 5篇心理语言
  • 5篇语言
  • 5篇肉毒

机构

  • 52篇空军总医院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航天医学工程...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8篇陈英
  • 59篇杨春敏
  • 26篇唐合兰
  • 23篇杜斌
  • 20篇毛高平
  • 18篇李静
  • 17篇范勤
  • 14篇王建昌
  • 11篇韩全利
  • 10篇贾敏
  • 9篇邱杰
  • 8篇刘庆森
  • 8篇曹传平
  • 8篇唐杰
  • 7篇宁守斌
  • 7篇颜伟
  • 7篇刘昊
  • 6篇邵颖锬
  • 6篇张映辉
  • 6篇周平

传媒

  • 16篇胃肠病学和肝...
  • 9篇世界华人消化...
  • 6篇空军总医院学...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3篇胃肠病学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3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理语言及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协同改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电紊乱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心理语言及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CTPAG)同步协同治疗方法改善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电紊乱。方法门诊选取80例难治性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药物组(38例)和CTPAG组(42例),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电参数中的差异。结果与口服药物组比较,CTPAG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疗效显著率明显升高;正常胃电节律明显增加,胃电紊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G可通过改善胃电节律紊乱的途径来治疗难治性FD,其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口服药物,是FD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陈英杨春敏范勤杜斌唐合兰张洪领贾敏于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语言穴位刺激胃电起搏胃电非药物治疗
心理语言、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协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感觉功能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心理语言、穴位刺激、胃电起搏协同治疗方法(Coordinated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language,Acupuncture pointstimulation and Gastric pacing,CTPAG)治疗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选取80例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药物组(n=38)和CTPAG组(n=42),比较两组受试者在症状评分、临床疗效、胃感觉功能中的差异。结果与口服药物组比较,CTPAG组中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疗效显著率明显升高;胃的初次饱足阈值和最大耐受阈值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语言、穴位刺激和胃电起搏协同治疗(CTPAG)可能通过增加胃的可耐受容积,降低内脏敏感性,达到改善早饱、腹胀、进食少等疗效;并且CTPAG组优于常规口服药物组,是难治性FD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陈英杨春敏颜伟杜斌唐合兰范勤韩全力李静贾敏张洪领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语言胃感觉功能
Peutz-Jeghers综合征诊治体会(附31例报告)
2009年
目的加强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总结3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胃肠道息肉行内镜下切除,较大无蒂息肉手术切除,辅以术中内镜检查。结果31例患者口唇、口腔颊黏膜、手指脚趾末端均有散在分布的黑/褐色斑,29例有阵发性腹痛,伴腹胀,无排便、排气、血便。息肉分为无蒂、亚蒂、长蒂息肉,表面呈分叶状或菜花状,部分息肉表面黏膜糜烂,伴溃疡形成。术后第3天发生便血4例,小肠穿孔行手术修补治疗1例。病理证实错构瘤29例,十二指肠黏液腺癌1例,空肠黏液腺癌1例。结论胃镜、结肠镜、小肠镜是Peutz-Jeghers综合征重要的治疗手段,≤3cm息肉行镜下切除,>3cm无蒂或亚蒂息肉或可疑癌变倾向的患者宜手术治疗,术中辅以内镜检查进一步切除小肠息肉是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的重要补充手段。
周平毛高平唐杰曹传平杨春敏宁守斌陈英王建荣赵瑜
关键词:息肉临床诊治生活质量
二氧化碳灌注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舒适度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背景:常规空气灌注式结肠镜检查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等不适,探求更好的结肠镜检查方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评价二氧化碳(CO2)灌注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方法:9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组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分别以空气或CO2为注气媒介,辅以或不辅以镇痛药行结肠镜检查。以直观模拟量表(VAS)评价检查中和检查后5、10、15、20 min腹痛、腹胀情况。每组分别随机选取8例患者,8例于检查后10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另8例于检查后60 min拍摄腹部X线平片评价肠管扩张程度。结果:CO2组和CO2+镇痛组各时点腹痛、腹胀VAS评分以及检查后肠管扩张程度评分分别显著低于空气组和空气+镇痛组(P<0.01),CO2+镇痛组检查中腹痛、腹胀VAS评分显著低于CO2组(P<0.05)。四组间各项结肠镜操作参数以及动脉血pH值和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O2灌注式结肠镜检查用于老年患者安全、有效,舒适度较空气灌注式结肠镜检查明显提高。
陈英杜斌杨春敏范勤韩全利李静贾敏于妍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二氧化碳随机对照试验
模拟失重对大鼠小肠运动和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科研项目,也是世界上国与国之间科技与军事实力较量的具体体现,因此载人飞船设备的不断改进以及在外层空间失重状态下航天员的人体安全,其生理、病理变化也就成了当前航空...
陈英
关键词:模拟失重小肠超微结构胃动素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老年人下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探讨肠镜检查中减少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行结肠镜检查的81例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81例大肠息肉患者男69例,女12例。腺瘤性息肉占76%,直径<1.0 cm内息肉占80%,息肉分布乙状结肠最多占35%。所有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所有大肠息肉应尽量内镜下切除。内镜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可减少并发症。
陈璐李静唐和兰韩全利陈英杨春敏
关键词:老年人大肠息肉结肠镜
老年冠心病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的影响因素
1998年
王淑琴刘爱华李前铎陈英
关键词:冠心病肺静脉血流老年人
体表胃电活动能反映胃的收缩吗?
毛高平杨春敏张秀荣高映辉陈英
文献传递
正加速度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CGRP-mRNA表达和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正加速度(positive acceleration,+Gz)暴露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RNA,CGRP-mRNA)的表达及胃黏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对B、C、D组大鼠采用乙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造模3 d后加速度处理大鼠,B组地面捆绑5 min(相当于+1 Gz恒速暴露),C组+5 Gz旋转5 min,D组+10 Gz旋转5 min,隔日1次,共4次。1周后麻醉大鼠并固定,用MoorVMS-LDF2型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定GMBF;采集胃黏膜组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定量测定胃黏膜CGRP-mRNA含量(2^-△△ct)。结果胃黏膜CGRP-mRNA的含量,B组(3.090±0.154)较A组(0.966±0.089)升高(P<0.05);+Gz暴露后,B组>C组(2.262±0.116)>D组(1.096±0.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MBF量,A组(432.919±11.598)pU>B组(367.602±10.133)pu>C组(303.925±16.417)pu>D组(246.750±22.815)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大鼠(B组、C组、D组大鼠)+Gz暴露后,CGRP-mRNA表达和GMBF量存在正相关(r=0.807,P<0.05)。结论 +Gz暴露导致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延迟合,其可能与+Gz条件下胃黏膜血流量减少及胃黏膜CGRP-mRNA的表达改变有关。
赵锟陈英李静范勤唐合兰杨春敏王建昌
关键词:正加速度胃溃疡胃黏膜血流
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小肠黏膜光镜及电镜的形态学改变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 以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小肠黏膜的改变. 方法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对照(con)、尾部悬吊14 d(sus-14 d)和尾部悬吊21 d(sus-21 d)大鼠小肠绒毛的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光镜下sus-21 d组和sus-14 d组大鼠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降低、宽度增加、隐窝变浅,与co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94.24、60.05、328.63,p<0.05);电镜下sus-21 d组和sus-14 d组大鼠小肠黏膜的微绒毛高度减低、表面积缩小,微绒毛间的间距增宽,微绒毛糖衣厚度减小,与co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34.90、138.07、104.69、195.35,p<0.01). 结论 模拟失重14 d和21 d,光镜和电镜结果 均提示小肠黏膜可出现绒毛和微绒毛的变稀少,变短、变宽,表面积减小等改变.本工作还提示小肠黏膜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是造成航天员在航空飞行中出现腹泻、腹胀等消化和吸收不良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英杨春敏王萍毛高平任力
关键词:失重模拟小肠黏膜光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