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冰

作品数:15 被引量:86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军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军事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农田
  • 6篇农田土壤
  • 6篇固碳
  • 4篇碳库
  • 4篇固碳潜力
  • 4篇城市
  • 3篇中国农田
  • 3篇土壤碳
  • 3篇土壤碳库
  • 3篇污染
  • 3篇面源
  • 3篇面源污染
  • 2篇地表径流
  • 2篇土壤固碳
  • 2篇农田生态
  • 2篇农田生态系统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污染特征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生...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15篇韩冰
  • 12篇欧阳志云
  • 11篇王效科
  • 4篇逯非
  • 3篇郑华
  • 2篇曹志强
  • 2篇邹德乙
  • 2篇段晓男
  • 1篇孙宏德
  • 1篇徐卫华
  • 1篇苗鸿
  • 1篇秦卫华
  • 1篇朱平
  • 1篇王智
  • 1篇蒋明康
  • 1篇赵娟娟
  • 1篇任玉芬
  • 1篇庄长伟
  • 1篇肖静

传媒

  • 5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西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效果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选取比较重要的40处自然保护区,对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对数增长的趋势,由此得到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2426种,为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6347种的38.2%;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为20965种,是我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30000多种的近70%。我国西南地区在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50万hm2以下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呈现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当总面积大于150万hm2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增加不明显,因此要增建扩建自然保护区,应从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角度考虑。在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119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6.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动物42种,保护比例为43.8%,保护的2级保护动物77种,保护比例为47.8%;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4.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植物29种,保护比例为56.9%,保护的2级保护植物109种,保护比例为53.7%。
韩冰欧阳志云徐卫华肖静蒋明康王智秦卫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物种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被引量:183
2008年
研究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建经验公式估算了不同管理措施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和潜力。通过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目前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增加的贡献分别为40.51、23.89、35.83 Tg.a-1和1.17 Tg.a-1,合计为101.4 Tg.a-1,是我国目前能源活动碳总排放量的13.3%。通过情景分析发现,提高化肥施用量、秸秆还田量、有机肥施用量和推广免耕,可以使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量分别提高到94.91、42.23、41.38 Tg.a-1和3.58 Tg.a-1,合计为182.1Tg.a-1。农田土壤总的固碳潜力相当于目前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的23.9%,对于全球CO2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
韩冰王效科逯非段晓男欧阳志云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秸秆还田免耕固碳潜力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其变化的模拟分析
大气CO(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浓度急剧升高与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最令人关心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土壤对全球大气中CO浓度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该研究以辽宁省为对象,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碳...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
关键词:农田土壤碳库
文献传递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及其固碳潜力被引量:101
2005年
在利用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估算中国分县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变化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分省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估算各省市自治区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固碳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笔者所得到的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可代表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田土壤经过耕种后所能达到的碳含量的平衡值,为农田选择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措施和施肥方式以固定更多的碳素提供依据。在分布上,中国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华北地区较低,以华北地区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递增。在1990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0.969 Pg。从单位面积的固碳潜力看,以西藏自治区最高,黑龙江省最低;从分布看,从南向北有逐渐递减的趋势。中国水田比旱田有更大的固碳能力。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
关键词:固碳潜力农田土壤旱田水田
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通过监测降雨径流水质,研究了北京市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地表径流水排入任何地表水体都会对其造成污染,且城市地表径流水的大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的三级标准,因此,我们对待城市地表径流水应该如对待污水一样处理。对于TN、TP、CODCr、BOD5浓度,路面径流要高于屋顶径流,而对于SS浓度,屋顶径流高于路面径流。总磷TP颗粒吸附态的污染物对总污染物的贡献最大,对于路面径流高达83.1%,对于屋顶径流为68.6%,其次是CODCr,总氮TN的颗粒吸附态的贡献较低。通过沉积或过滤去除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可以提高城市地表径流的水质。所有污染物随降雨过程变化的总体趋势为雨水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很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初期径流危害较大。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
关键词:地表径流面源污染城市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与物种保护效果研究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始于1956年,经过50年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我国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效果如何至今是不确定的,也是一个研究空白。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自然保...
韩冰
城市不同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污染被引量:137
2005年
当点源污染被有效控制后,面源污染成为城市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屋面和路面等不透水面以及绿地是城市的3种主要下垫面形式。当暴雨产生时,各种下垫面特别是屋面和路面上汇聚大量污染物质产生径流,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以文教区为例,对屋面、路面、草坪的径流水质进行了监测,指标包括pH、悬浮固体(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5)等。比较分析发现,3种下垫面类型的径流水质均较差,COD、TN、TP、BOD5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级标准。COD、TN和TP浓度与SS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可达0.85以上。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两个重要因素,雨强越大,雨水对城市下垫面的冲刷就越强;在相同的污染物累积量条件下,降雨量越大,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越低。
任玉芬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苗鸿
关键词:面源污染暴雨径流径流水质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被引量:109
2008年
按照2003年氮肥施用情况和农业专家对不同作物提出的推荐施肥量,设定了"氮肥施用现状"和"按推荐量施肥"两个情景,在搜集和整理全国典型的农业长期定位实验站数据的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4个农业区,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我国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同时根据我国生产氮肥的化石能源消耗以及施用氮肥的数据,采用国内以及IPCC提供的相关参数,计算了施用化肥导致的温室气体泄漏,并提出"有效固碳潜力"的概念作为评价固碳潜力有效性和固碳措施可行性的标准.我国农田土壤在两种情景下的固碳潜力分别为21.9和30.2 Tg C·a-1;但两种情景下生产和施用化学氮肥的温室气体泄漏量分别达到了72.9和91.4 Tg C·a-1,使两种情景下有效固碳潜力分别为-51.0和-61.1 Tg C·a-1;而"按推荐量施肥"还将增加10.1 Tg C·a-1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因此,施用氮肥在我国农田土壤不具备有效固碳潜力,作为固碳措施不可行.鉴于施用化肥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建议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氮肥利用率,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利于温室气体的减排.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段晓男郑华
关键词:农田土壤固碳氮肥
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被引量:104
2009年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有很多城市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呈较好的发展态势。就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并不高。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就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来看,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各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均处在较高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份的各城市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欧阳志云赵娟娟桂振华倪永明韩冰庄长伟
关键词:城市生态
中国东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库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被引量:31
2004年
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为对象,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碳库和痕量气体排放估算建立的反硝化分解(DNDC)模型,在建立有关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农业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分县数据库基础上,估算了中国东北地区农田土壤碳库储量,为1.27(0.92-1.62)GtC(1015g),平均为C63.57thm-2,是全国C平均值45.38thm-2的1.4倍,并发现东北地区农田土壤碳量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经过一年的耕种后,农田土壤碳总的变化量为-22.97(-35.57—-10.37)TgC,变化率为-1.809%,C平均为-1.36thm-2,是全国C平均变化量-0.731thm-2的1.86倍,也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北部减少幅度较大,西南部相对变化不大或有所增加。通过DNDC模型模拟研究发现我国东北地区经过耕种土壤碳损失量为0时,初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8.3gkg-1。这点是土壤碳经过耕种后增加或减少的临界点。并通过情景分析,提出了增加东北地区农田土壤碳储量的措施。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孙宏德朱平周宝库
关键词:农田土壤碳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